天津三个普通家庭普通人话家风(图)

来源:天津日报  2014-03-28 11:32:01  责任编辑:张娜

    王桂儒:

    绝不让孩子图现成的

    父母身上既有农民的朴实、热情,又有军人的忠诚、刚强与坚韧。他们的影响潜移默化,塑造了我的性格和奋斗精神……

    我们家有7个子女,我是大女儿,下边有3个弟弟、3个妹妹。除了我和大弟弟没上山下乡,剩下的5个,全部上山下乡了。我1961年考上河北大学中文系,在上大学。大弟弟是因为身体有病不能下乡。以父亲当时在部队的地位,足以让自己的孩子,不必上山下乡。但是,他认为,不能为自己牟私利,不能走后门。要响应党的号召,让孩子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体验艰苦,你才能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父亲生活十分简朴,上世纪50年代军衔制时,发给他的呢子军服,一直到去世,还在箱子底儿放着,没怎么穿。只有在重要场合、参加重要活动的时候,才偶尔穿一次。平时,布军服总是洗得白白的,破了的地方,母亲给垫块布缝上。父母吃饭非常俭朴,放假或过年我带着孩子回家,孩子很不理解,怎么姥姥、姥爷给我们吃这些东西?儿子上小学,还不太懂事,他跟去爷爷、奶奶家比较,孙子来了,爷爷、奶奶总是尽力做好东西给他吃。论经济条件,姥姥家比奶奶家好,怎么吃饭差别这么大?他不理解。每天早饭,一碗粥,或者稀饭,一碟咸菜,馒头或者窝头,直到父亲去世,早点就吃这个。父母这么节俭,省下的钱哪儿去了?不给子女留钱。只要你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有什么困难,自己去解决,他不在经济上帮助你。但是,对于老部下,他寄钱给买缝纫机,那是“三大件”之一呀。农村家庭能有缝纫机,了不得……不管哪个老部下遇到困难,他都慷慨解囊。我们从小就看着父亲这样关心帮助别人。

    我上大学当班干部,同学送个绰号:“王善人”。怎么来的?父母平时对我们要求很严,不给我们钱。我上大学了,品格已经养成,知道钱应该怎么用了。父母每月给我40元的生活费。这在当时可以作为普通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呀。我用这些钱,帮助班里很多从农村来的同学,资助他们吃饭,帮助他们看病,谁有困难我都帮助。在班里,我是经济条件较好的,但也是生活很俭朴的学生,吃饭低标准、穿补丁衣服。钱都用来帮助别人。

    父亲的收入在当时算高一些的,但父母省下这些钱非常不容易,他们还要帮助双方的兄弟姐妹。我们回家,拌点儿豆腐丝,他认为就算改善生活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炖一盆肉,全家吃,才会买一条大点儿的鱼。平常吃饭,非常简单,偶尔吃点儿小干咸鱼就很满足了。人的胃口是有记忆的,这影响了我一辈子的饮食习惯,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爱吃小鱼小虾,大的我不爱吃。还爱吃咸菜、辣椒。早点必有一碟儿咸菜。吃辣,因为一辣解三馋呀。

    我的刻苦,是怎么养成的?学习上有了困难,父亲让我看《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书是父亲给我买的。他不给你办法,让你从书里,从别人身上找到战胜困难的办法和信心。他经常给我们买书,买很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我的英雄情结,保尔·柯察金那句名言,影响了我的一生……我现在还这样,就是觉得每一天的时光都不能虚度。

    从小我们就习惯了,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自己解决,别指望父亲能帮助你……他对隔代人也这样。我父母家有几个能够折叠的木制小马扎,是父亲自己做的。我儿子很喜欢,说拿回家洗脚挺舒服的,姥爷给我一个吧。你猜怎么着?不给。他说你要学着自己做,像姥爷这样。他不给你现成的东西。他让你自己去长这个能耐。不让孩子图现成的。

    父亲的这个思路和做法,给了我教育的智慧。这么多年,我带后进生能探讨出一套办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启动孩子“我要学习”的自我动能。让他们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一步一步解决问题,自己去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我从来不给答案,让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想要得到,就要自己去努力。拿别人的、拿现成的,不行。一般来说,后进生的智力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他不知道怎样学习。是在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上有差距。给面包,不行,单纯地给猎枪也不行,应该让他知道猎枪怎么使用,而且坏了还会修理,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变先进是顺理成章的过程。我是给学生补这一课。

相关新闻

习仲勋家风严到“不近人情”:教女儿“夹着尾巴做人”

2014-03-28 11:13:48

习仲勋经常教育孩子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鼓励子女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正是由于习仲勋的严格教育以及家庭的耳濡目染,他的子女都自立、自强,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