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鼓励2.5天休假方式 如何落地引全民关注

来源:河北新闻网综合  2015-08-13 23:51:43  责任编辑:李莎

    8月12日,宁乡县旅游局官网发布《关于宁乡县旅游局试行夏季休周末两天半短假的通知》,宣告在全国率先试行夏季每周2.5天小短假。

湖南宁乡成全国“首尝螃蟹”者:多0.5天的价值

    “我们希望通过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带动更多的单位、企业来落实2.5天休假、带薪休假等其他政策。”宁乡县旅游局局长张超明表示,率先实施这一福利政策的初衷和落脚点,是希望起到带头作用。

    张超明认为,在当前高铁、飞机非常便捷的条件下,多出半天的时间,意味着800公里内的旅游都将大为方便。“周五买张高铁票,周六、周日可以玩两天,周日再返程,很轻松。”同时,2.5天的小长假能够实现对景区实现分流、对管理者、参与者而言,都是一个好政策,对促进地方消费和经济,也是一个好的推进。

    “希望越来越多的区域和企事业单位落实2.5天休假,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多时间到美丽宁乡来看看。”(红网)

难点:超六成网友认为小短假难落实

    今年以来,官方已至少五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报道认为,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带薪休假将成为鼓励旅游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法之一。

    新浪网就“小短假”推出了调查,当天超过4.3万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有超过81.4%的网友认为“可行”。有61.3%的网友可以享受每周双休待遇。但60.7%的网友对“周五下午+周末”小短假的落实情况持不乐观态度,认为休假难以实现。

    有专家认为,人力成本逐年上升,企业经营者通过减少员工休假节约成本;执法监督和处罚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还有部分企业职工底薪过低导致不愿休假。(扬子晚报)

“2.5天小短假”不能全国“一刀切”

    在北京工作的河北人陈刚说:“平时周末两天回家太赶,多半天时间就能‘常回家看看’,特别是炎炎夏日里,多半天假期是很好的福利。”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在“工作前途考量”与“请假成本”叠加之下,一些上班族仍有顾虑。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各地方、各单位请假程序大多繁琐,往往要经过多个环节审批。26岁安徽白领吴菁说:“根据公司规定,要先领请假表,再找领导层层签字报批,请4个小时的假,光签字都不止跑上4小时。”

    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伟强教授说:“要让小短假落到实处,首先需要对多出来的0.5天假期给予界定,如果定义为占用了工作时间,那么怎样去补,就要有明确政策。”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说,弹性休息等措施是要在不影响各单位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前提下,集中居民休假时间,释放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旅游消费增长。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是鼓励性和倡导性政策,非强制性政策,也不能全国“一刀切”,各地各单位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实施。

    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也表示:“对于2.5天的小短假,分析其三大关键词,‘鼓励’而非统一、‘夏季’而非全年、‘有条件’的单位而不是全部,也说明这项政策惠及的群体和人数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新华社)

相关新闻

任云肖:“2.5天休假”为何能激起千层浪?

2015-08-12 16:42:31

人们借对“2.5天休假”的支持,也表明了渴望出游的心,渴望改变目前出游困境的渴望。

朱俊达:规范2.5天短假,祛带薪休假之疾

2015-08-13 11:28:04

8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引起热议,被解读为鼓励2.5天休假模式。

周明华:强推“带薪休假”必须“带心”践行

2015-08-10 09:22:25

我们在强推带薪休假时,必须尽快拿出强推中小企业落实带薪休假的实施办法来,切实做大做强这股尊重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民本意识。

多地出台硬规定强制带薪休假:不休假不能评优

2015-08-09 15:35:10

今年以来,中国高层多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为推进政策落实,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细则。但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带薪休假已经开始趋于“强制性”,拟将休假情况与单位、个人的考核、评优等挂钩,这是制度善意还是矫枉过正,引发讨论。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