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与中国梦相适应的眼光

来源:解放军报  2013-11-10 19:22:29  责任编辑:张娜

    访问过延安的美国著名记者谢伟思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当时,我常常向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高级领导和朋友们打听他们的想法,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成为公认的领袖?回答总是一样的,简言之,就是一句话:“他目光远大!”今天,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作为担当“火车头”使命的领导干部,必须有高人一筹的素质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远大而深邃的眼光。

    首先要有世界眼光。世界眼光是在全球化视野下正确定位自身坐标的“望远镜”,增强的是眼光的高度。“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眼光有多远,就可以看多远走多远。井底之蛙不会“一览众山小”,鼠目寸光不可能“横看成岭侧成峰”。一百多年来探索复兴之路的近代史显示,先进的中国人都“具有世界眼光”;改革开放的实践昭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党的执政历程启示,“具有世界眼光”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涵,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当今时代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今日之中国已与世界融为一体,形成互动互融建构,正确判断大势,走在时代前列,都要求领导干部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具全球视野,更会“睁眼看世界”,把中国放在世界这个大体系中去观察和思考。世界眼光提升思维层次。胸怀的宽度决定成功的大小,视野的广度决定思想的深浅。领导干部要从根本上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度、执行力,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谋划工作,立足现实有所有为,就必须有面向未来的胸襟气度、宏观前瞻的战略思维、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既善于立足世界看中国,又勇于跳出中国看世界,这一切都离不开世界眼光。

    其次要有历史眼光。历史眼光是辩证认识昨天与今天的“后视镜”,增强的是眼光的深度。浩浩历史长河中,多少王朝的兴衰更替,多少政权的成败得失,它们犹如一座内涵丰富的知识宝库,蕴涵着无数的前人智慧与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探究、借鉴、学习和汲取。欲知大道,必先治史。历史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些规律,既要靠自身的探索和实践,更要善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思考和借鉴,努力达到视接千载、思通万里的境界。从古至今,大凡有深远历史眼光和深邃洞察力、预见力的人,无一不善于“以史为镜”。同时,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历史也必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在看待昨天、今天和明天的问题上,更加全面、客观、准确,不极端,不教条,不人云亦云。比如,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房价居高不下、生态环境恶化、党内消极腐败、党群干群矛盾等问题,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引导人们正确看待主流与支流、一时和长远,带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满怀信心推进改革实践,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有了历史眼光,才会站在历史的高度,在继承中创新,在选择中扬弃,在借鉴中转化,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使工作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事业注入蓬勃活力。当然,历史眼光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来自于对中国历史、党的历史、军队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政治、历史、哲学、文化、社会等各种知识的学习,努力把历史素质的基础打得更坚实更深厚。

    第三要有群众眼光。群众眼光是领导干部做决策办事情的“反光镜”,增强的是眼光的宽度。社会发展,千秋功罪,谁人最能评说?人民群众。一个班子,一个领导干部,谁最有资格评价?还是人民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毫无疑问,群众眼光也应该是政策制定者、工作决策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眼光。一方面,“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本质反映,是每个领导干部想问题、做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领导干部必须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时刻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并将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惟一的检验标准。另一方面,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推进发展的巨大能量。要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这方法那方法,依靠群众是最高明的方法,因为群众对热点难点问题如何解决,对领导者的决策是否符合实际,知之最深,察之最准,感之最切,也最有发言权。领导干部只有老老实实当好群众学生,迈开双腿到群众中调查研究,听民言,纳民智,集民计,才能使老百姓看到干部就说好,想到共产党就感恩,从而为我们党赢得支持和拥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赢得人心、凝聚力量。

    (作者单位:第二炮兵某基地政治部)

    ■毕永军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