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

善美家风故事 │樊建英家庭:做城市文化记忆的传承者

2024-01-14 16:25: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起伏沙冈一郡环,唐藩成德汉常山。西包恒岳千峰峭,南截滹沱百道湾……”在儿时老家正屋的北墙上,悬挂着一幅清朝容丕华的《正定府》,这是父亲最喜欢的诗,也是在我尚未识字时他教我诵读、从儿时起我就熟记于心的一首诗。 

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曾在企业、乡镇和县直部门工作。我的爷爷是一名老革命军人,作为军人子弟,父亲有着无比深厚的家国情怀,常常给我讲起爷爷参加攻克太原、解放大西北、四川剿匪、抗美援朝时的故事。父亲从爷爷那里传承了红色家风,以实际行动启迪着我感党恩、跟党走、爱国家、爱家乡、做好本职工作。

父亲是正定县古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正定人,他对家乡怀有无比深切的热爱,多年来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挖掘、传承、弘扬正定历史文化。

父亲说,热爱家乡要知晓、了解家乡历史。1981年,父亲写家乡古迹的第一篇文章《正定仅存的一座石牌坊》刊发,由此至今,他挖掘传承正定历史文化已40余载,被赞誉为正定的“百科全书”。

从小,父亲就给我讲正定古城“三山不见、九桥不流”的传说和赵佗、赵子龙等人物故事,讲古城墙瓮城、月城的历史和军事作用,讲开元寺唐代钟楼的精妙设计,讲早年间傍晚时分古城内一声声悠扬的乡音叫卖,讲北城门外曾有“镇州荷花一万柄,正对城门是酒家”的荷花池,讲1933年梁思成考察时盛赞“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的阳和楼,讲我县文物遗存“九朝不断代”和“古建筑艺术宝库”的美誉……在他的口中,正定古城的每一处珍宝文物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每一段典故和传说都回味悠长。

父亲传承古城文化不辞辛劳,数十年如一日。家中书房贴墙而立几个大书橱,里面摆满了各色书籍,其中有《正定府志》《二十四史》《正定古圃》……儿时记忆中,父亲常常伴随着一盏夜灯,深夜还在掩卷沉思或伏案奋笔;闲暇之时,他又不辞辛苦地走街串巷、往复史馆,或咨询拜访专家,或搜集查访史实资料。

2002年,在搜集整理《正定俗语方言》时,父亲走访、查阅、收集了石家庄及周边23个区县的方言情况。在考证府前街、府文庙两牌坊上的题额时,他走访了近百位耄耋老人,还托人将电话打到台湾查找线索,终于寻找到老照片,考证出“河山生色”“圣德同天”的牌坊题字。

父亲还用近三年时间编撰了一部30万字的《阳和楼》。为了搜集阳和楼史料,他不畏夏日酷暑,奔走于省市县图书馆及档案馆。

父亲认为,“正定城内的每一处名胜,都应该有自己的一部专著”。近年来,他还主编、参编了《王士珍》《正定古圃》《正定历史文化丛书》《国学经典导读》等书,撰写正定历史文化考证文章100余篇,为传承乡愁及县域发展建言60余篇。

父亲高度近视,常年佩戴眼镜,有时视力不好,手持放大镜也要坚持看书钻研。为了更便捷地写作整理,父亲还自学了电脑打字,从开始的“一指禅”,慢慢到双手打字。用这“三角猫”的打字功夫,他敲打审核了一份又一份文稿、一部又一部书籍。研究和写作起来,父亲往往废寝忘食。有时,我忍不住心疼地劝说父亲注意身体。父亲说:“若能让更多人了解正定今昔诸多事,我是深感欣慰和快乐的。”

八月十五中秋夜,我们一家人随着拥挤的人流登上巍峨的阳和楼。一轮明月低悬在城楼之上。向南望去,南城门遥遥相对、城墙绵延,历史文化街区商铺林立、人潮涌动,处处流光溢彩、一派繁华……登高望远,临风赏月,我们一家对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父亲一手拉住我家老大,一手抱起我的小儿子,说道:“《西游记》中有‘唐王游地狱’的故事,正定剧团从前有一出戏叫做《十万金》,写的就是唐王游地狱时向正定杨和借钱的故事……”小儿子连忙抢着说:“我知道、我知道,姥爷你要讲杨和卖水的故事,他可勤劳啦!我还知道‘道夹庙,庙夹道,阳和楼前五条道、五条道‘……”

(作者:樊建英,工作单位:石家庄市正定县纪委监委

【“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2023年河北省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专题】


责任编辑:孙明霞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