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千载莲池院 荷韵伴书香 ——走近保定莲池书院

2023-08-04 14:43:08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作者:李新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文学博士,现为保定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河北省诗词协会校园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国学教育中心导师、保定市作协副秘书长。

202307修改后35.jpg

在河北省燕赵大地的中部,在“关山带河,联络表里,控扼燕蓟,四达之冲”的千年历史名城保定的市区中心,坐落着一座依水而建、因园得名的书院,这就是在中国古代教育史、园林史乃至文化史上,都享誉盛名的莲池书院。

莲池书院,位于古莲花池内,其占地面积约24000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多达7900平方米,古莲花池本为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汝南王张柔镇守此地时所建,初名雪香园,因池中荷花繁茂,故又名莲花池。莲花池历经明、清两代多次扩建和重修,一度成为皇家的行宫。园内有水心亭、寒绿轩、藻咏楼等“莲池十二景”,池中央即为水心亭,园内其他景物皆环池而设,秀丽的宛虹桥、曲桥、白玉拱桥,参差在假山奇石、山石障壁、亭台楼榭、林木荷塘之间,构成了一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布局严谨、错落有序,优雅别致,颇具江南园林风格,素有“城市蓬莱”之誉和“小西湖”之称,是华北平原上的一颗古代园林明珠,位居“全国十大园林”之列。

每逢春末夏初,整个莲池掩映在一片绿树丛林之中,一池莲花,迎风摇曳,婀娜多姿;园林内假山石刻引人驻足,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它仙境般的景色,不为虚言!走进古莲花池的大门,一座翠嶂假山,迎面而至,一如四合院中之影墙,使园中之景藏而不露,让游者心中的期待视野油然而增,名曰“春午坡”,数百株牡丹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芳香。由此向前,就是濯锦亭,取唐代“诗圣”杜甫《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诗末句“濯锦江边水满园”之诗意而修建,相传在成都杜甫草堂旁边的浣花溪漂洗织锦,能使锦彩更加鲜艳异常,所以叫“濯锦江”。绕过假山,穿过一座古香古色的“古莲花池”牌坊,这才是莲池的主景区。

莲池园林以池为主体,临漪亭为中心,主要建筑有水东楼、藏书阁、藻咏楼、君子长生馆、响琴榭、高芬轩、寒绿轩及临漪、濯锦、洒然、不如、六幢、观澜等亭,宛虹桥、曲桥和元建白石桥等,构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使人领略到古典园林之美。

202307修改后36.jpg

乾隆十年(1745年),为了满足皇帝西巡驻跸的需要,直隶总督那苏图将古莲花池内的保定使馆改建为行宫,称莲池行宫。乾隆十四年(1749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增建亭台楼阁,景观焕然一新,建成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即:春午坡、万卷楼、花南研北草堂、高芬阁、宛虹亭、鹤柴、蕊幢精舍、藻咏楼、绎堂、寒绿轩、篇留洞、含沧亭,被誉为“城市蓬莱”。乾隆、嘉庆、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先后来莲池行宫驻跸,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皇家园林。

水心亭原名临漪亭,取其面临池水涟漪之意,重檐八角攒尖顶,高12米,底层围廊环护,亭内经旋转式楼梯可达顶层,凭轩远眺,园中荷塘、四面湖山,诸般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在莲池阔大三十亩的水面中区,共有南北大小两岛。北岛甚小,上有笠亭;而由宛虹桥与北岛连接的南岛面积却约有两亩之大,俯视池塘,两岛中分水面,使水由西渠过丽然桥注入池后,原来自西向东的自然流向分为南北两大股。北流直接向东,穿过曲径桥到水东楼前东渠出水口处;南流,自丽然桥向南,过课荣书舫,由西面环绕流过南岛,经南岛南侧的水塘,过东南渠穿含沧亭与北流汇合后,共出东渠。这样,池水形成了蜿蜒萦洄的态势,又保持了终年澄澈空明的效果;荷塘也因此一分为三,呈“品”字排开。笔者曾作赋赞之曰:

“亭台楼榭,曲水回廊,莲芳四溢,品字端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宋杨万里名句,于斯得见……” ——《保定赋》

水心亭南,有一座圆拱单孔宛虹桥,衔亭接岸,南岸为藻咏楼、寒绿轩。藻咏楼又名康乐厅,二层楼阁,面阔五间,四周庑廊环抱,前临莲花池假山、池水,借景咏对之处颇多,正是书院文人才子吟诗作赋的绝佳之所,故名“藻咏”。

寒绿轩前翠竹成林,随风摇曳,宋代诗人欧阳修有“竹色君子赋,猗猗寒更绿”的名句,故此得名;冬雪之时,满园银装素裹,书院才子临轩赏雪,对景赋诗,别有意趣,堪比《红楼梦》中的“芦雪庵联句”。由此向西,岸上有君子长生馆,坐西向东,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歇山式建筑,前有卷棚抱厦三间,四周庑廊环抱,隔扇门窗均为步步锦图案,苏式彩绘,雕梁画栋。门额题有“君子长生”匾额,寓意君子之德,与世长存,亦有教化书院学子修身进德之意。馆南北均有配房,南曰“小方壶”,北曰“小蓬莱”,乃取自传说中东海之仙山蓬莱、方丈之名,建筑典雅清洁,纤巧空灵,水色映帘,阁影浮波,俨然一幅天然风景画。

继而转向莲花池正北,就是两层楼高的高芬阁,取“高芬远映”之意,在高芬阁上可以一览莲池南部全景,南岸的绿树和楼阁清晰地倒映在水中,俨然又一世界。由此转向东南,可见园中最大的假山,由沟通南北两塘的东渠环抱,山上怪石林立,远看有的似玲珑宝塔,有的像仙鹤引颈,有的如猿猴搔耳,有的同骏马奔驰。山下有取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清篇留峡洞”诗意的篇留洞,由块石精叠巧筑而成,在灯烛照耀下,可见幻影迭生……

在此美妙的环境中徘徊踱步、讲经论学,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想当初莲池书院的学子们在学习之余,登楼凭栏眺望,广阔的莲池景观尽收眼底。微风吹过,一片片高低错落的莲叶舞弄着迷人的风姿,那荷叶的清香扑面而来,怎不令这些文人雅士们诗兴大发,留下了无数歌咏莲池名篇佳句……

笔者亦有诗曰:

向晓莲池院,今朝在眼中。长廊环秀水,碧荷映苍穹。

清帝亲临处,名儒教化风。寄言诸墨客,无忘托桃工。

建筑的美在于形式,园林的美在于它的山水楼台,然而更可观的是附着于这些建筑和园林身上的文化内涵。当我们真正进入古莲花池这样的文化场景中,书香、花香在莲花池流溢融合,历史便会很从容地穿透时代的喧嚣进入我们的视野,给我们留下强烈的震撼。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责任编辑:赵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