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驾遊村 倾听幽深山居的低吟

2023-08-04 14:43:08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作者:米丽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爱好写作、旅游。  

202307修改后37.jpg

邢台市临城县西北角的驾遊村,与我的心理距离并不遥远。每逢年节,我常去小山村看望婆家老舅。它于我的印象,总是灯笼对联的新春暖,是耳畔萦绕的老乡音;有时,还有散灯点火、跑驴耍狮,“宋徽宗驾临小山村”的民间喜剧。

这些民间风俗,不过是驾遊文化一个微小的点儿;由此可牵扯出小村苍茫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传说掌故。

驾遊之魅,含山水,人情,更有岁月包浆下的人文内核。村名,其实便包含着错综迷蒙的历史演变。它最初的名字是“挟扭”,听起来拗口,古怪。但先人自有命名理由:一道沟里,挤挤扭扭,坐着村庄,流着小河,地势狭促,盘转错杂,挟扭这个名字,便很有点古味的直观了。

村里曾有一块大石碑记载,北宋皇帝宋徽宗曾驾临这里。干嘛呢?看荷花。

驾游村西莲花山,海拔1200米处,有野荷。原始次生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育得荷花叶大,茎粗,花瓣厚实艳丽。这塘沼之物,何以凌波微步,上了千米高山,谁说得清呢?只知宋以来,此地便有了爬山赏莲之风;后因宋徽宗的驾临,此风愈加浓厚。

宋徽宗喜画花草,尤爱荷花,闻天池奇莲一事,便在回老家涿县之际,两次顺路驾临,率人众前来游玩。小山村,便更名“驾遊”了。山下挟扭寺,由徽宗更名为白云寺。

驾遊,从历史深处走来,被岁月的烟云、风雨、雾岚围裹,拂之不去,混迷苍茫;然眼下那种温暖、清明、绵长的气质,却是明明白白的。让人领会所谓“可游可居”,其实还不是真正的山水意境、林泉高致,而是一种氛围。

驾游村,2005年入围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目前又是太行山森林步道所在地。这些因素,足以预测小山村的前景。

但站在驾遊老街上,入眼便是原色的旧,它没有借显豁的名声,加一层媚、甜、软的外包装,也就是说,它没有被打造成俗艳的景点。它还是冷的、硬的、骨气铮铮的:石头墙托起泥房顶,青石铺街、青石门阶,镂花小窗、题字门额,宛然已过百年历史。

驾遊,这是一枚古旧的老玉石扇坠啊。巍巍太行,几百里绵延,是它折折叠叠的扇面。山川胜景、战争旧事,在扇面上徐徐展开水墨画卷。

其实,传说中与宋徽宗一起打包的驾遊,在中国抗战史上,曾是一方摇篮似的土地。

八十多年来,它跟“冀西”两字紧紧联在一起。1938年后,冀西指挥部、冀西专署、冀西党校、冀西民训处等抗战时期的机关,都曾在驾遊暂居办公。平平常常的老石头房里,曾回荡抗战将领铿锵如鼎的指挥和辩论;而房外,也总有倚门坐着的老翁,游动着头扎白羊肚手巾的庄稼人,他们目光炯炯地勘察着四周的动静。

他们是站岗放哨的驾遊村民。

尚武大气、侠义刚勇,是驾遊村的气质。在村民李福财的讲述里,那个刀光火影的年代,缓缓溯越80余年光阴,与我相遇。

我似乎看见村人在村口竖起长杆、绑上柏枝,做报警的信号;我似乎看见武艺高强的白云寺僧人,尽心尽力传授技艺,带动起整个村子的习武、抗日风气;我似乎看见大襟、挽髻的女人们做军鞋,做棉衣,推碾子,轧麦糠,制造土雷;我也似乎看到,几位赫赫有名的将领,漫步驾遊老街,谈笑风生间将抗日的烽火点燃、壮大。

1942年,一个南方军官驻扎到村里。20多岁,瘦挑个儿,风吹树摇的样子;眼镜片儿,厚厚的,像瓶子底儿,他叫鲍夫。村里人,叫他“鲍青年”。老家安徽芜湖的鲍夫,从武汉大学投笔从戎,北上抗日。

我在史料中见到他的照片,鼻直口方,英姿勃勃,没一点杀伐之气。

次年,他任临城独立营政委并代理县委书记,多数时候,仍住在驾遊村。作为党的领导,他策划并指导了临城抗日的多个战役。1944年夏秋之交,鲍夫带两个班在白台峪与炉子沟之间,与日伪军遭遇,被敌人包围,激战中中弹牺牲。

相当长的时间里,英雄的遗骨,就埋在驾遊东山。逢清明,驾遊村不少人都自发前去扫墓烧纸,祭奠英烈。

历史远去,山山水水的车辙马迹远去,炮火硝烟远去。俗常之事,我们一边经历着,一边忘记着。可像这样的铁血英雄,总是触及心灵,被史册牢牢记载着,想忘都忘不掉。

春天杏花开,秋天苹果红。有花有果,就有先辈伟人的浩气在天地间流转;果园在,菜园在,千年老栗子树在,爱国的情怀,便不会削弱,哪怕跳出五行外,心在禅境中。

我们去村西的白云寺。

寺在高处,被一汪湛蓝包裹浸润。那蓝色仿若无形液汁,把小村、山峰和林子包含其中,成了琥珀。狗慵懒盘卧,牛低眉垂眼咀嚼,山居岁月如此深幽。

寂寥的早春枯树,寂寥的断墙残垣,还有与民居无二的寺院主殿。一切,都在阳光下勾写出几笔斑驳灰影;与静寂一起,酿成一种虚幻。

北大殿门口上方的牌匾,标明此处正是白云寺院遗址,1940年,这里兼做八路军129师兵工厂。碑文记载,白云寺建于唐代,元代、清代都重建过,清嘉庆二年大规模修缮一次。存留于历史深处的它,重檐斗拱、垂柱花篮、飞檐翘角,可叹如今只剩了几围断墙。一架老车床,在廊檐下有七八十年没挪动过;它曾是当年八路军制造枪弹武器的工具。

几块石碑,或立或倒,诉说着白云寺的变迁。一块一块看来,白云寺的由来,典故,曾经的盛况,重建的艰难,渐渐明晰起来。

门前是萌芽的春树,门里是寂寞的过往;周遭是尘世的暖,身后是历史的厚。太行深处弹丸之地,风云纠集的历史大戏,曾幕起幕落,如今烟消云散,一派清明。

白云寺西,是莲花山。如今,新辟的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由一道红石台阶起步,它贴一面山根而走,把人渐渐引入幽深的山肚子里去。左手边是壁立的峰峦,右手边是看不见水流却时时流水盈耳的溪流。溪流冲击的沟谷里,布满形状百变的石头,大如巨象横卧,小如燕雀蛰伏。两边青山相对出,一沟山色劈面来。流水地上地下、大小石块间穿梭。潺潺,淙淙,汩汩,哗哗,什么样的水声,以拦阻它的石头大小形状而定。

攀援4公里后,进入松木溢香的原始次生林。脚下石阶,也转换成木栈道;林木参天拥挤,林里晦暗幽深。它们将人挤压成豆子一样的一小粒一小粒。山顶风厉,鸟雀因此啾啾唧唧得小心,林木因此瑟瑟簌簌得急促,涧水因此呜呜咽咽得心碎。

小天池的晌午,天籁声声断断。

把天籁还给天籁,把安静交给安静,把原始森林的原始,呈现出来,这其实是莲花山的最大魅力。那如雷贯耳的天池荷花何在?莫急莫急,你看松林中间,木栈道尽头,漾漾晃晃一池水。水里,不是荷花是什么。

有人问我,驾遊,到底美在哪?我怎么说得清?美妙的事物,都是这样,悠然神会,妙处难与君说。因为,美不美的,总跟心息息相关。深刻的美,须用心感受,不可浮光掠影,不可絮絮解说。一说,就错;一浮,就永远错过了。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责任编辑:赵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