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应对天灾绝不可抱侥幸和取巧之心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3-07-16 16:17:15  责任编辑:赵耀光

“暴雨之后来看海”唤醒生态城市观

7月15日,遭暴雨泥石流侵袭的四川汶川县映秀镇灾后恢复正在全力展开。

    7月7日以来,四川盆地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地区中南部、黄淮北部、华南南部出现明显降雨过程,引发洪涝、风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因为暴雨和灾害天气而出现了人员伤亡等情况,固然与灾害的强度大有关,但这些年来,几十年不遇的灾难性天气发生频度不断增多,一向安居乐业的城市,因为暴雨天气,屡屡出现淹没汽车、吞噬行人的新闻。这就不得不将生态城市观提升到重要位置。

    所谓生态城市观,就是我们的城市管理和规划,一定要遵循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自然规律,一定要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本土生态,一定要多征询环保专家的意见,将城市原生态的呵护放在最高位置。如此,在各种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中,城市化解灾难的能力、自我排解的能力、抵御灾害的能力,才能保持在健康状态,才能为城市和民众提供最大的安全。

    这里有一个典型个案,能经受住汶川大地震的都江堰工程,就具有敬畏自然的生态和发展观:“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这些理念和做法,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借助自然力量完成、延伸了创造力和建筑智慧。

    反观我们现在的发展和规划理念,毁林开荒、填海造田、肆意征服、欲望无穷,城市的湖泊被填平了,一下雨就“看海”。不少城市的规划者和主政者更愿意用科技力量挑战自然、驯服自然。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区裕雄曾说过,几乎所有城市都在努力腾地建房,越来越多的河道被改造填埋,让位于城市建筑。“水塘在南京已几近绝迹,仅剩的几个小水塘也被圈起来改成公园,成为人工景观,失去了调蓄的功能”。再比如北京市的规划,积水严重的莲花桥,“这里本来就是原来的河网,是相对地势低洼地段,在这样的地势情况下还又向下挖了一个下沉式的桥,使此地成为逢雨必涝的场所之一”。

    城市生态被破坏了,城市自我排解通道堵塞了,自我洁净能力降低了,一个小小的暴雨和灾害,就会给城市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深而言之,在暴雨引发的事故中,不是灾害严重,而是城市生态的灾害抵御能力太弱了;不是防范措施不够严密,而是在漏洞百出的生态失衡面前,根本就防不胜防;不是人类的预警和防御智慧不够高,而是在不确定的灾害面前,我们根本就显得很笨拙。

    还是将生态敬畏感放在最高位置吧,我们要把城市原生态文化和需要放在首位,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融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终极发展和规划目标,让“暴雨之后来看海”带来的种种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燕赵都市报)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