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燕赵·善美家风展示专题>>

​家里的老房子

2020-10-14 11:03: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段时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总是家里的老房子。之所以称之为老房,是因为那是1969年初建造的,到2019年已整整五十个年头了。2018年6月,村里很多农户进行了住宅翻建,年逾八十的父母也有了翻建老房子的想法,尽管家里其他成员从当时的状况考虑均持异议,但父母仍决定翻建老房,我们作为儿女也只能服从照办了。

 老房子是当时农村典型的土坯砖混结构,房屋的里墙由土坯垒起,外面由泥土烧制的蓝砖砌成,房屋木架是九檩搭建,算是当时比较好的农村住房了。虽然经历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波及,房屋东北墙角出现裂缝,但仍然居住在这里。

老房子承载着我太多的儿时记忆。最难忘的是1970年入冬后的一天夜里,刚刚出生一个月左右的弟弟感冒发烧、啼哭不断。夜已深了,由于弟弟高烧不退,而在外地任教的父亲又没有在家,母亲便叫我去找村里的赤脚医生。村医家在村西北居住,而我们的家在村东南,大约相距二三公里。夜深人静,6岁的我冒着刺骨的寒风一步一回头地向村医家走去。说明来意后,她便随我到家里给弟弟打针、拿药。

那个年代生活相当艰苦,家里过年也吃不上一顿饺子。那时母亲在家务农,奶奶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七八岁的我就承担了家里的很多劳动。喂养家禽、拔草做饲料、熬粥做饭是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任务。特别是到地里拔草,现在看来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那时几乎每家都要去田间拔草喂猪喂羊,庄稼地里的草非常少。加上贪玩,我有时是拔不满一筐的,这种情况回家后免不了挨母亲的责骂甚至体罚。那个时候还不知体谅父母的不易,更不理解父母的期盼。

 老房子记载着父母的艰辛,也记录着我们兄弟的成长。上世纪70年代,父亲在燕郊上班任教,母亲在家挣工分。有时为了不耽误挣工分,母亲还要把年幼的弟弟带到田间干活。十三四岁开始,我就要同母亲一起下地割麦子、掰棒子。记得麦收时,凌晨二三点钟就要下地干活。母亲性格是非常争气要强的,干农活也是如此,是一个不把活干完绝不回家的人。有时遇到麦垅较长的时候,甚至要干到下午一二点钟才能回家。记得十岁左右的一天,我突然全身浮肿,到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炎。当时输液找不到血管,只能用针头扎进胳膊里找血管,针在肉里拨动,那样的疼痛至今难忘。为了尽快治好病,父母用自行车载着我多次去30公里外的医院寻医问药,直至治愈。

说到老房子,必须要说到我的爷爷奶奶。爷爷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听父亲讲,爷爷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幼小的年纪就要靠给别的家庭干零活来维持生计。在我的印象中,爷爷勤劳朴实、与人为善、宽厚待人,这样的品质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影响我到如今。自我记事儿起,奶奶就是耳聋眼花,后来双目失明,原因是奶奶五十多岁时因病但无条件医治造成的。尽管奶奶是这样的身体状况,但她胸怀开朗、通情达理。父亲曾我和讲,奶奶年轻时非常好学,很多古书的段子都会讲。

 爷爷奶奶一生养育了父亲和三位姑姑。四人中父亲最大,今年已82岁,老姑也已70岁了。他们都传承了爷爷奶奶勤劳朴实、吃苦耐劳、与人为善的品质。不管走到哪里,不论在什么地方工作,他们都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称赞。

德养运、善养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如今全家十一口人和谐相处,幸福地生活,正是因为爷爷奶奶的善行善举,才有了后辈人今天的生活美好和家族的兴旺。

如今,老房子已成为历史,老屋记载的生活也已成为过去,但老屋承载的良好家风应该得到传承。宽厚待人、勤劳朴实、诚信善良、知恩感恩,愿这样的精神境界、道德品质在后辈们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作者:京台高速公路廊坊空港收费站  王凯平)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