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塞北 行走皇家“美食江湖”

2020-04-26 16:01:20 来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在河北,塞北美食堪称一座“美味高峰”。它以承德宫廷菜为代表,涵盖承德、张家口等地的美食,与过去的皇家贵族关联甚多。其原料以山珍野味、草原风物居多,技法独特考究,口味以香酥、鲜美、咸香为主,集纳着满、汉、回、蒙等民族菜点的精粹。代表菜品中热菜有烤全羊、改刀肉、烧南北等;冷菜有柴沟堡熏肉、坝上泡菜等。至今,塞北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和皇家有关的美食传说,为这些佳肴赋予了传奇色彩。

image.png

/烤全羊/

天下第一烤羊餐厅   坐标: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中国马镇

烤全羊是草原民族招待贵宾的传统佳肴,又称整羊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或招待贵宾时摆设。烤全羊成品的外皮金黄油亮,肉质绵软鲜嫩,肉香扑鼻,颇为适口,营养价值高,是最为大众熟知的草原美食之一。

据记载,清朝皇帝曾在避暑山庄以烤全羊招待蒙古贵族。如今,这里的烤全羊是让无数食客倾慕的对象,也是到访游客的必吃美食。

承德坝上曾是清代的皇家猎苑,产自这里的羊肉,品质也不同寻常,不仅味道鲜美、没有膻味,且营养价值很高——羊吃百草,百草入药,所以民间有“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之说。坝上的烤全羊,原料以草原放养的“小蒙鹿”“细毛羊”品种为主,整羊去皮、去头后用井水洗净,架在炭火上,一边涂刷孜然、胡椒等风味调料,一边转动炉架反复烘烤,使得各种配料慢慢浸于肉内,充分激发出肉与配料的香气。经过精心烤制,整羊的外皮变成金红色,泛着诱人的油光,取下一块放进嘴里,皮脆肉嫩,鲜香不膻,齿间久久留香。

传统的烤全羊有一套完整而充满民族风情的仪式,场面隆重有序。而在今天的坝上,则流行着一种更“接地气”的新吃法:所有食客围在刚出炉的烤羊周围,直接用手撕着吃肉。“简单粗暴”的吃法,让每一片肉更激发出充满原始的香味,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大快朵颐”。

/张家口莜面窝窝/

老张莜面   坐标:张家口市桥东区府街庭院南门8号

在塞外名城张家口,莜面窝窝当属“最得人心”的美食之一。它以本地莜面为原料,成品形似蜂窝,故得名“莜面窝窝”。它虽非山珍海味,却历来被张家口人视为珍馐,浓缩着来自塞外的淳朴人情味。

据说,张家口的莜面窝窝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受到过康熙皇帝的赞赏。有一次,康熙到塞外巡视后途经张家口,提出要品尝当地特产,厨师便准备了一笼屉莜面窝窝卷和一份口蘑炖羊肉汤。伴随着扑鼻而来的奇异面香,康熙吃得津津有味,食罢大加赞赏,称莜面窝窝是塞外美食、世上佳肴。

来到张家口,找一家杂粮馆坐下,点上几笼莜面窝窝,便能重温当年康熙皇帝的美食体验。笼中的窝窝热气升腾,晶莹剔透,香味扑鼻,再配上羊肉丁、蘑菇丁、黄花菜制作的卤料,诱人食欲。夹着莜面窝窝,饱饱地蘸上卤汁,送入嘴中,厚重、鲜香、筋道的复合口味,给人一种从胃到心的归属感。

张家口人吃莜面讲究“三熟”——加工时,要下锅煸炒再磨成面粉,是为炒熟;整形前,要用沸水和面,即是烫熟;和好的莜面趁热整形,用大火蒸熟后晾凉,做到蒸熟。

莜面不仅好吃,还养人耐饿。民间有顺口溜说:“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饿断腰”,就是说吃上一顿莜面,能走三十里不饿。也正因此,塞北农民把莜面当作一宝。

image.png

/平泉羊汤/

“平泉羊汤制作技艺”被列入承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子羊汤   坐标:承德市平泉市渝州中路(八沟大街)

平泉古称“八沟”,为古代塞北重镇。出自这里的羊汤,在许多食客心中有着非凡地位。

平泉羊汤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原来叫“八沟羊杂汤”。其以羊杂配以多种佐料制作而成,味香清而醇厚,汤汁肥而不腻,回味无穷,制作技艺至今不衰。

相传,平泉羊汤的来历,也和清朝皇家有关。一次,康熙皇帝在围场打猎时,偶然发现一间深藏林间的小店。品尝了店中清香可口、滋味绵长的羊杂汤后,康熙不禁赋诗一首:“喜峰口外远,塞北古道长。野鹿入柳林,八沟羊杂汤。”自此,八沟羊杂汤名声大震。

平泉羊汤的创始人,是清康熙年间平泉清真寺阿訇张宏业。其制作技艺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与别处的羊肉汤、羊骨汤制法不同,平原羊汤主要以羊杂为主料,与羊骨、羊头等共同熬制。在制作过程中,有着选料精、入锅细、汤要老、辅料全等特点。

平泉羊汤分清汤和肥汤两种。与熬制时加入羊油、口感肥腻香浓的“肥汤”相比,现代人更青睐“清汤”。这种清羊汤,色泽金黄鲜亮,切好的细肚丝好像根根竹笋,再根据口味加入细碎的香菜、辣椒油,配上刚出炉的烧饼,一口一口地慢慢品咂,口齿生津,好不舒服!

更多美食

/承德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宴席之一,形成于清代中叶,是清朝最高级的国宴。它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用料名贵且丰富,以清代满族人喜爱吃的猪、牛、羊、鹿、兔、鲈鱼等为菜肴原料,以汉族的烹饪技艺精制而成。全席包括大小菜肴共108件,南北菜各54件。

/柴沟堡熏肉/

始创于清乾隆年间,以肥瘦适中的剔骨猪肉为原料,经焖、煮、煨、炖、熏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成品肉皮焦红而柔韧,嚼之微“筋”有齿劲,肉松嫩而脂少,柏香馥郁,熏味馋人,久存不腐。据《怀安县志》载:柴沟堡熏肉特佳,名驰省外,以之分赠亲友,无不交口称赞。

/烧南北/

张家口传统风味菜肴,“南”“北”指的是此菜的两种主料——产自南方的玉兰片和产自塞北的新鲜口蘑。据说,这道菜是某位厨师在回锅剩菜时偶然发明的,却意外地将南北两大名味集于一盘之中,碰撞出绝佳的风味。

/拨御面/

据记载,乾隆皇帝有一次在木兰围场狩猎时,途经一地名为一百家子,品尝了当地拨面师姜家兄弟制作的荞麦拨面,大饱口福。此面以老鸡汤、猪肉丝、榛蘑丁和纯木耳做卤,洁白无瑕,条细如丝,被乾隆赞为“洁白如玉,赛雪欺霜”。从此,拨面改名“拨御面”,一百家子白荞面名声大震。

/平泉改刀肉/

平泉传统小吃,相传源自清朝宫廷之中,由退休御厨传入民间。此菜以猪肉和竹笋为主料,切丝翻炒,并辅之以鸡鸭汤、口蘑汤、酱油、绍兴酒、香油等配料。成品改刀肉外形犹如一座金字塔,笋丝柔韧,肉丝筋硬,味道鲜美,爽口而不腻人。


来源:
责任编辑:赵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