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宽城背杆)

2019-11-04 15:27:19 来源: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项目序号:994 

项目编号:Ⅹ-87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河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    抬阁活动中由数名儿童扮作古装戏曲人物,根据剧情组成精彩的造型,固定在四方形阁子的铁柱和支架上,由人抬着行走。抬阁传统造型多取自《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白蛇传》、《西游记》、《昭君出塞》、《蓝桥会》、《黄鹤楼》、《打渔杀家》等剧目,造型高度在3至5米左右,阁子3层至5层不等,一般每层1人,也有的底层4人,中层5至6人,顶层1人。抬阁巡游时,一般用到4架阁子,多时可达6架甚至8架,每个阁子由4人或8人扛着前行。

  抬阁熔绘画、戏曲、彩扎、纸塑等艺术于一炉,造型优美,画面壮观,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民间盛行不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抬阁活动渐趋式微,农村中出现了抬阁制作技艺后继无人的状况,相关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宽城背杆俗称“背歌”,主要流传于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的宽城镇北村。据老艺人回忆,宽城背杆始于清代,兴盛于民国时期。 

  宽城背杆表演者众多,队伍庞大。传统背杆要求表演架次三天内不重样,演出的扭童一日一换。历史上庙会演出的背杆多由官、商、民三方联办,困难时期则通过商会集资和个人集款方式为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宽城背杆道具制作精细,上下角绑缚极其讲究,像《算粮登殿》中的算盘、《火洞天》中哪吒踩踏的风火轮、《麻姑献寿》中鲜红的寿桃等都制作得十分逼真,巧夺天工。宽城背杆的重量平均为26.5至27公斤左右,好背手一副架最多能扛顶三四名扭童,负重达一百多公斤。现在使用的架杆均为铁架,上下角以活动自如、安全可靠为前提,上下杆绑缚要求极高,必须尽量避免摩擦挤压。表演时打叉、挑凳者若干人紧随其后,各尽其职,责任分明。 

  宽城背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目前第十三代老艺人大部分已相继去世,仅剩年近八十岁高龄的一位老艺人传承背杆技艺,亟待保护。 

来源: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责任编辑:李为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