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故事:藏北—野生动物的“天堂”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5-03-13 19:30:06  责任编辑:张昭

两只藏野驴在追逐嬉戏。(新华社记者 黄深钢 摄)

    那曲地区是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全国人大旁听人员、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德吉卓嘎表示:“这些年来,那曲地区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始终不遗余力。有35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包括150多种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其中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40多种,包括大家熟知的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驴、雪豹、黑颈鹤等。”

    那曲地区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德吉卓嘎介绍,为把藏北打造成野生动物的家园、乐园,那曲地区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着力为野生动物筑造“安乐窝”。大力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工程,在野生动物相对集中区域广泛建立自然保护区,让野生动物自由平静地生活在自己的“王国”里。目前,全地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7个、国际重要湿地1个、国家试点湿地公园2个,保护区面积占那曲地区总面积的55%。

    其次着力为野生动物建造“安全网”。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设施建设,大大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能力;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在全地区深入开展 “绿盾行动”、“绿箭行动”、“亮剑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实施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自2006年实施这项政策以来, 那曲地区已累计向农牧民群众兑现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1亿多元,增强了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

    再次着力为野生动物打造“安保员”。那曲地区从本地农牧民群众当中选聘了376名野生动物保护员,主要负责自然保护区日常巡护、野生动物日常活动和疫病疫源监测等工作。今年还将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专业管护试点工作,计划建设38座管护站,招聘380名专业管护人员,对保护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同时, 将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普法宣传总体规划,利用各类媒体,抓住一切机会,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人人都是野生动物保护员的责任意识。

    德吉卓嘎说,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那曲地区的藏羚羊从5万只增加到15万只、野牦牛从8000头增加到1.05万头,其他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

相关新闻

西藏四位普通人守望的“中国梦”

2015-02-07 23:12:38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2010年召开以来,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有效落实、有序推进。“门隅”在古代藏语中意为“隐秘乐园”,这个词几乎与“蕃隅(西藏)”同时出现,近现代以来专指“门达旺”地区。

西藏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 保护雪域高原山山水水

2015-02-05 17:30:40

(记者 白少波 赵延)记者5日从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获悉,过去的一年,该机构共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8起,2015年仍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西藏自治区官方还将制定多部相关地方法规办法,推动环境保护政府属地管理、部门齐抓共管体系建设,并建立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机制。

人民日报:包容性发展是西藏人权进步的主基调

2015-02-03 16:04:52

1月29日,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发布《2015年世界人权报告》,无端攻击中国的人权状况。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财政大力投入,在全国包括西藏在内的老少边穷地区,实施旨在改善人民居住生活条件的“安居工程”,广受欢迎。

西藏今年计划建设6万余套保障性住房

2015-02-02 19:23:53

记者从2日召开的西藏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西藏今年将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全年计划建设6.58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安排建设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3.2万套。 据了解,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中,除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外,还包括新建公租房1.1万套、维修改造周转房0.8万套,进行城镇棚户区改造1.2万户等。

中国聚焦:西藏迎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50周年

2015-01-23 11:09:34

在为期5天的会议中,参加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共提交322项建议,为西藏“十二五”最后一年成功收官和“十三五”的规划建言献策。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