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为什么又“热”了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9-18 15:46:37  责任编辑:张娜

    “校训是什么?”近来,中央电视台关于校训的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很多网民纷纷晒出自己母校的校训,在考校中溯源,在品鉴中感慨。一时间,经由校训,相关的思考也越来越开阔、深入。“经世致用”;“止于至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至诚至坚,博学笃行”……这些智慧、灵动的校训,穿越历史的风霜,应和着时代的律动,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唤起人们的仰止之情。

    能够成为校训的文字,寥寥数语传递出来的,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规训,往往也是一所学校、众多校友身体力行的一种理念、价值。某种程度上讲,校训是愿景也是现实,更是一种普遍遵从的共识。以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例,这一孙中山先生摘自《中庸》的校训,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虽历经时代风云变幻,却一直未曾改变尊德问学的本色。师生的德行彰显于前,学术的血脉绵亘于后——这十字校训已经成为中山大学及一众校友的内在气质。

    而河北大学“实事求是,笃学诚行”的校训,同样挟带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实事求是”几个字也高悬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为普天下笃志问学的仁人志士的共同遵从。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校训并不只是一个个孤立、割裂的汉字,而是学术共同体的精神血脉。文字刻在门楣、石头上,而训词则早已由表及里、内外交互,融入广大师生的精神血液。

    校训的力量,不只作用于某一所具体的学校、某一群确定的师生;校训的“好”,恰恰“好”在它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资源。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个健康、积极的社会,往往有着更高的价值追求,而校训作为学术机构的理念,自然会产生某种“溢出”效应,倡导、引领整个社会的文化风尚,从而蔚成风气,“再使风俗淳”。

    另一方面,校训在塑造一代代校友人格的同时,也会经由遍撒各地的“种子”,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比如,人们见到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生,往往不但会想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一训词,而且会联想到更多的体现这一品质的人与事,于风流蕴藉之中,顿生向往、追慕之情。因为这样的品质正是每一个有理想、求上进的人共同的追求;因为我们都知道,人生于天地之间,惟有以坚忍之精神发愤图强、以博大之襟怀容载万物,方才能够“不废江河万古流”,成就一番事业。

    事实上,很多备受公众喜爱并引以为箴言、座右铭的校训,无不有着类似的精神指向和教化作用。这样的校训,内化于心,外接于物:既是对师生行为的规范,也影响着社会的价值取向;不仅能使人们从中习得修德为学之道,而且也能够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心向学,“为社会福,为邦家光。”校训既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全社会的一种精神资源。期待“校训热”能够持续升温,以让更多的人熟知、品悟、恪守、践行这些语句隽永、内涵深邃的训词。如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能再添一鲜活载体和有力抓手。(河北日报 胡印斌)

相关新闻

挖掘“大学校训”里的精神富矿

2014-08-01 08:44:15

“校训是中国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一个缩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宣部、教育部、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大学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7月28日举行。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