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斑马线上乱象丛生 “车德”仍需改进 访谈实录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7-03 18:03:38 责任编辑:国梁

石家庄:斑马线上乱象丛生 “车德”仍需改进

两位嘉宾做客直播间就“文明驾驶”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做客本网直播间,这里是河北新闻网《嘉宾访谈》节目现场,我是主持人杨强。

    据统计,河北省总计7300万人口,1470万驾驶人,1580.6万辆机动车,不知不觉间,河北省已驶入了汽车社会。但在许多地方,许多人的文明素质却没有相应提速。开车打手机、强行超车并道、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乱鸣笛、非机动车闯灯越线……日益凸显的不文明行车现象,一方面影响着社会的整体文明状况,另一方面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人无德不立,车无德难行。如何才能文明驾驶?怎样才能倡导行车公德和交通文明?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宣传处张华警官,和我们的热心网友马常胜先生与我们共同聊一聊行车公德与交通文明。

    张警官,刚才在节目中已经提到,我省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但是交通乱象也越来越凸显,您觉得目前的不文明行车现象主要有哪些?

    张华:近几年,特别是三、四年以来,我们的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处于一个井喷式发展的过程。以今年1月份为例,2014年1月份石家庄市的单月机动车上牌量就达到了36000辆,这个数字是以往的几倍,甚至让我们觉得是非常意外的一个数字。每个月考取机动车驾驶证的驾驶人在3万人以上,这个数字对于我们这个城市来说,对城市的交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客观地讲,从2013年11月份开始,省会石家庄交通拥堵的状况就凸显出来了,而且日益加剧。城区二环路以内,包括二环路,我们的交通压力都是日益增加的。导致交通压力的因素,应该说有很多。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的地铁施工等一些基础建设,给我们的交通带来了压力;包括刚才我们讲到的机动车的快速增长等等,这也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人为的交通压力是不是给我们的交通也带来了一部分压力,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呢?比如刚才我们说到的一些无车德或者叫不文明的交通行为,这些行为可以说是人为扰乱了城区的道路交通秩序,秩序混乱了,我们的交通必然不会顺畅。

    表现比较突出的,从机动车这方面来讲,闯红灯、随意的变道、任意抢行、加塞、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逆行等等这些行为在我们街头是屡有发生的。这样的行为一方面干扰了我们正常的出行秩序,另外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给我们已经日益繁忙的道路交通带来了更多的干扰和压力。

    主持人:的确,多因素导致现在我们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马先生,您平时出行时会经常遇见哪些不文明行为呢?

    马常胜:每天都要出行的,感觉遇上驾驶人不文明的行为是比较多的,最令人不能接受的就是下雨过后路上有积水,边上有行人,司机不减速,小汽车飞速而过,溅行人一身水,让行人深恶痛绝,很是恼火。我媳妇就曾经雨天被汽车溅过一身水,就是她在路边等公交车的时候。

    再一个我印象比较深的不文明行为是车行驶在路上随意变线、随意并道。本来大家都是很有秩序地在行驶,他就看着另外一个线(行车道内)空着稍微大一点地方,一踩油门就变过去了。这种行为非常不文明,也非常危险,实际他的车速也快不了多少,但(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要增加,这就是一种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再就是汽车与行人抢道,特别体现在路口和人行道。主干道上车满了,大家在等,看着人行道上好像有空,就从人行道上过,从自行车道上过,占别人的道路。在路口,特别是拐弯的时候,比如说右转,直行的行人还没有走完,(想)右转的车辆,(看见)右转的路口亮灯了,可以右转,就往行人堆里一插,与行人抢道。汽车是强者,行人是弱者,这样做是不文明的。

    再就是车辆的任意停放,特别是现在车辆也很多,刚才张警官说了,每个月增加这么多车,也就是说车满为患,这样就有了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在路上,在门口,在小区里,只要是有地就停车,不管影响不影响交通,这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还有一种就是鸣喇叭、鸣高音喇叭,特别是一些长途客车,咱们可能规定在二环以内不允许鸣高音喇叭。

    张华:对,禁止鸣笛,不单单是高音喇叭,在二环路以内的主要道路上都是禁止鸣笛的。

    马常胜:在二环以外实际上也是城区,也是住宅区,但是他们就非常大胆地鸣高音喇叭,有的是外地进市里的一些车,因为长途进到市区,还是有一种在思想上的惯性,看见人以后还是高音鸣喇叭,这样形成一种噪音污染,对环境、对城市影响特别大。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我感觉以上就是对人的影响比较大的,对秩序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方面)。

相关新闻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