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儿子 无能的丈夫 神奇的李安(图)

来源:沈阳今报  2014-02-20 17:44:38  责任编辑:苑旭森

李安和太太林惠嘉走过奥斯卡红地毯。

    一部成本只有1400万美元的作品《断背山》为李安赢得了1亿多美元的票房,三分之二的全球重量级奖项,以及世界影坛的最高荣耀———奥斯卡小金人。

    然而这并不是李安电影生涯仅有的辉煌。从1991年的《推手》开始,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被世界各大电影节所青睐。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作品大多是小成本制作(除了《绿巨人》),却取得了数倍于投资的票房回报,成为华人导演中既能保持自我,又屡屡掀起电影风潮的传奇人物。

    耀眼夺目的光环背后,却是一颗寂寞多年的心灵。父亲和妻子,是他的心灵归属。

    【严父】

    李安祖籍江西德安,1954年出生于屏东潮州,父亲给他起名“李安”,一来是老家在江西德安,二来是他的父亲去台湾时所乘坐的轮船为“永安号”。书香门第的李家家教极为严格,甚至在逢年过节时还行跪拜礼。

    送惟一电影礼物

    父亲对儿子的希望是考上大学,成为诗礼传家的楷模。可是两度联考落榜,让父亲对他的人生前景非常忧虑。这种忧虑直到他凭《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还偶有流露。后来,李安考进了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二年级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台8毫米摄影机,这是父亲一生送给他的惟一和电影有关的礼物。他用这台摄影机拍了一部18分钟的黑白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正是这部短片帮助他申请进入了纽约大学电影系。1978年,李安做了一个让父亲十分愤怒的决定:报考了美国的戏剧电影学校。父亲很无奈,他不能接受儿子竟然想去从事没多大出息的娱乐业。父亲认为是有损颜面,李安成为家庭话题的禁忌。1980年,李安拿到了戏剧学学士后,就转读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的想法征询父亲的意见。经过一阵抗衡,父亲同意了,并且帮助他解决了一部分学费和拍片经费。

    迟来的临终鼓励

    然而后来所取得的电影成就,在李安看来,并没有给父亲带来观念上的改变:或许他一生都没有接受过儿子已经成了一个电影导演这个事实。他们的互相冲突和妥协,却使李安获得了对中国父权文化、亲情纽带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而这一切在李安所拍的“父亲三部曲”中体现得最为深邃。

    在李安第一次独立执导电影《推手》中,老拳师的形象几乎可以视为李安与父亲的混合体。而《饮食男女》中的父亲面对3个不听话的女儿,他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被彻底打乱,这是对父亲权威的微妙和善意的嘲讽。

    据李安回忆,父亲虽然看过这些电影,但都没讲过什么,他始终不知道父亲对他的电影的真实态度。实际上在《喜宴》获得金熊奖之后,父亲仍然希望儿子改行。

    2004年,电影《断背山》准备阶段,和李安对峙了一辈子的父亲去世了。李安仿佛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虚空。他忍住悲痛,远赴加拿大牧场,全心投入《断背山》的拍摄,希望能抚平自己内心的伤痛和疲惫。支持他继续献身电影的,是父亲临终的遗言:“你不应该放弃,应该继续拍下去。”

    这是李安此生惟一一次听到父亲这样鼓励他。

    【贤妻】

    李安的太太林惠嘉是美国伊利诺大学的生物学博士。他们1978年在一次留学生的聚会上相识,1983年,两人举行了一场中西合璧的婚礼,这场婚礼成为后来《喜宴》的灵感来源。

    女主外男主内

    林惠嘉是一个个性很独立的女人,大儿子出生时,太太居然没有通知李安,让医院误以为她是一个弃妇。二儿子出生时,她也把李安赶出了医院。李安的《喜宴》获得金熊奖时在柏林给太太打电话,她为从睡梦中被吵醒感觉很不爽,怪李安小题大作。2001年金球奖颁奖典礼上,李安幽默地调侃道:“我的惊喜之情难以形容。我要感谢我强悍的太太,她是《卧虎藏龙》里除了碧眼狐狸之外所有女角的典范!”

    1986年1月,林惠嘉毕业后找到一份药物研究员的工作。与此同时,李安拿着剧本,开始跑影片公司。最终毫无结果。

    此时李安已过而立之年,可是,一家人只能靠林惠嘉微薄薪金度日。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包揽了所有家务,每晚他就和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这常常令林惠嘉觉得很温馨很感动。

    坚信丈夫成功

    林惠嘉也有过绝望的时候,但她仍然坚持不让李安做无谓的糊口工作。有一次,李安偷偷地开始学电脑,希望能比较容易地找一份工作。没过多久,被林惠嘉发现了,她很生气地说:“学电脑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林惠嘉知道,李安真的只会拍电影,别的事情不会也不感兴趣。她对丈夫的才气十分肯定,她相信丈夫一定会成功的。

    回忆起这段难熬的生活,李安至今仍然十分痛苦:“我想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李安窝在家中当了6年的“家庭主男”,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就连丈母娘都夸奖:“你这么会烧菜,我来投资给你开馆子好不好?”

    【李安】

    1990年,李安可以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当时他在银行的存折只剩下43美元,又赶上小儿子出生。走投无路的李安将两个剧本《推手》和《喜宴》投给台湾相关部门主办的优良剧本甄选。结果,他的两个剧本双双获奖,得到了40多万的奖金。

    崛起

    6年的煎熬,李安终成正果。1991年4月10日,《推手》开拍了。这是李安的第一部长片,他一下子兴奋异常。“第一次有人叫导演,拿个木盒给我坐,飘飘然满过瘾的,也更坚定了拍电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的信念,以后我就这样过日子了。”

    这部通俗、温暖的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最终摘取当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评审团特别奖3项大奖,在票房上也创造了奇迹。“推手”一词,从此成为台湾社会的一个流行话语,作为“推动”、“促成”之意。所有人都称赞这个突然杀出的青年导演,而李安此时已经37岁了。

    《推手》的成功,使台湾电影公司决定投拍题材比较敏感的《喜宴》。该片带给李安一座“金熊奖”,同时,全球票房达到3200万美金,超出投资成本(75万美金)数十倍。接下来的《饮食男女》将李安多年练就的烹饪手艺发挥到寓言的高度。该片获得了一系列大奖,同时,也获得了199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帮助李安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

    追寻

    李安开始寻找转变的契机,试图闯入好莱坞,实现更大的电影梦,他开始尝试拍摄英语片。

    第一个计划是《冰风暴》,但是剧本尚未动笔,《理智与情感》又找上门来。剧本看到一半,他就进入了状态,认为他之前的几部电影无非就是理智与情感的冲撞,有共通的地方。《理智与情感》(1995)最终成为李安作品中获奖最多的电影。

    1997年,他拍摄了反映美国家庭故事的《冰风暴》。这两部作品让他彻底了解了西方电影的制作体制。两部影片虽然艺术上值得称道,票房上却不尽如人意。

    此后,李安开始拍摄《与魔鬼共骑》,把触角伸向具有相当难度的美国南北战争。当然,李安眼里的战争,还是以家庭、人际关系为基调的。这部电影描述几个青年在战争前后的成长历程,从人际关系看战争,节奏徐缓动人,已经有美国影评人喻之为“史上最好的南北战争电影”。

    辉煌

    执导了几部西方电影后,他反而越发觉得自己是个东方导演。

    这时,他想起了《卧虎藏龙》。让他难以预料的是,《卧虎藏龙》会这么复杂,这么难搞,整整折腾了3年!

    首先是改编剧本。《卧虎藏龙》是一部报纸连载的长篇小说,枝蔓繁多,细节琐屑。最终,他决定抓住玉娇龙和俞秀莲两个女人阴阳混杂的灰色地带,让这部作品成为一部特别的、心理的、文人气的武侠片。其次是融资。习惯了独立制片的李安,没有寻求好莱坞的资金,而是和江志强、徐立功3人共同担保,通过自己的公司向银行贷款得到了拍摄资金。

    2001年,《卧虎藏龙》成为华人导演中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该片在全球引发了一股疯狂的中国武侠热。这一年,李安47岁,铺天盖地而来的荣誉和各种社会活动让他身心疲惫。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拍摄了一部科幻电影《绿巨人》,票房大热。但陈年的孤独也渐渐袭来。他终日自困在家,漫无目的地等时间流逝,心情跌至谷底,甚至萌发退出电影圈的念头。

    之后,就是《断背山》。这是一部解脱般的电影,纯净、虚空,仿佛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态。用李安的话来说,拍《断背山》是一种疗伤,还因为爸爸。


相关新闻

李安:文化差异给了我瓶颈 也让我与众不同

2013-02-26 10:07:17

李安凭借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笔者对话了李安导演,李安表示因文化差异曾在好莱坞遇到瓶颈,但是左脑是中国思考模式,右脑是美国思考模式,当两种思维方式并存,想法就一定与众不同。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