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鹿泉农村娃上学上演候鸟式“迁徙”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2-14 09:27:26  责任编辑:丁璨

  农村娃“带”家长进城

  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不断向城镇化转移,不少青壮年农民工的子女纷纷进入城市的学校就读,造成农村适龄孩童的大量减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显得“相对过多”,于是,农村学校撤并成为必然。但是,学校撤并,无疑增加了孩子奔波的路程。

  村里没有小学,是到邻村上还是到县城?在家乡,大多数有经济条件的农民,都选择了后者。屯头村和我们村相距约3公里,前者因村子小、人口少,十年前,村里的小学就取消了,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转到我们村上学。两村之间有一条直通土路,每逢下雨,道路泥泞不堪。但屯头村的孩子们,照样骑着比自己还高的自行车,每天穿梭于两村之间。然而,近两年,路上的孩子明显减少。据村里一位年长者说,不少孩子读到半路转学走了。“转到哪儿了”?“大多是城里。”

  “与其让孩子在并校后到较远的小学上学,还不如直接转到县城上学更放心安全。”这位年长者说。而有这种想法的人,在距县城不远的村落中,并不鲜见。

  “如果说几年以前,不让学生转学,主要是考虑城市学校饱和,没办法接受乡下学生。但这几年随着小学生数量减少,一些县办小学也有了接收乡下孩子的空间,再加上不少村民,都具备了把孩子送往县城读书的条件。所以,周围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转走了。”一位退休老师说。

  而实际上,在县城的小学,多数是没有寄宿条件的。这些农村来的小学生,经济条件好些的父母在城里买了房,全家搬过去,经济条件不好的,就像表哥一样,租一套房子让老人照顾孩子。而如果没有老人照顾的,就直接把孩子送进“小餐桌”。周一送去,周五接回来,按月缴纳食宿费。但如此一来,负担加重了不少。

  表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鹿泉县城一室、两室房屋的房租在500~800元不等,每月还要近60元的水电费和400元左右的伙食费,每月固定花费不下1000元,一年至少需要1万多元。这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讲,确实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记者采访中发现,有老人陪读的家庭花销相对少些,而家里没有老人带小孩,又不放心让孩子进“小餐桌”的,只能选择留下一个劳动力跟去陪读。相应的,家庭、孩子花销增多的同时,还减少了一个人的劳动收入,如此一来,三口之家只能靠一人打工维持生计,一年下来基本“存不下钱”。然而,即使如此艰辛困苦,没人喊“累”,用他们的话,“为了孩子,这一切都值得。”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