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提示:专题>>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历史回眸

焚后150年:圆明园的风雨沧桑路 

http://www.hebnews.cn 2010-10-21 15:10 新华社
订阅河北手机报,新闻天气早知道!详情 http://mobile.hebnews.cn

    而20世纪50年代末的圆明园,却愈发变得热闹。大量百姓涌进园内。圆明园村、挂甲屯、福缘门村里很快住满。除了稻米、养鱼,人们还办起了马场和养猪场,大规模植树绿化也同时进行。

    热闹过后,拆除再次开始。1970年代的园内,历史梦魇般的场景重新显现:“人们一次拉走582车石料,一次拆掉800多米围墙,一次砍伐1000多株树木。圆明园遗址的围墙被拆得一干二净,建筑基址被掘地三尺,山头被平掉十分之四。”

    1976年,从西北旺骑上自行车,少年张立国抵达圆明园需要20多分钟。没有道路,也无需门票,大水法的石头就躺在荒草间,兔子和黄鼠狼从他身边一窜而过,不到黄昏,园内已没有了声息。

    “这么大方砖,这么大石头。”现在已45岁的张立国用手比划着砖块的大小,“当时只要人能搬动的,全没了。”

    也正是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正式成立,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林设施逐渐从无到有。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1984年12月,福海整修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1985年,绮春园山形水系开始整修,至次年初夏完成。

    “70年代末的大水法和现在一模一样,从南边流着一点水,和小溪似的。”直到参军后回家探亲,张立国才看到圆明园比以前热闹了一些。“园内的灯展很漂亮。”他说,“那是1985年的中秋节。”

    而当音乐人周云蓬第一次走进圆明园时,已经是10年后的春天,他最先在福海边见到了四川诗人张建之。“他当时在园子里很活跃,简陋的屋子的门上挂着一个牌子,上写‘废墟编辑部’。”多年后,周云蓬笑着说:“当时,自己也像废墟一样。”

责任编辑: 赵耀光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