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

善美家风故事 │裴瑞英家庭:母亲那“俗话说的好”

2024-04-02 15:12: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母亲不识字,口才却极佳,说话一套一套的。经典戏文、民间故事是她的语言基础,俗语俚语是她的语言资源。这些也构成了母亲的认知世界和道德观。

小时候,母亲教育我们时,开口必先来句“这俗话说的好呀”。我赶紧支起耳朵。因为母亲的下文经常是朗朗上口、生动有趣,还饱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我的作文里经常写娘说的“俗话”,每每博得老师的青睐与赞赏。

每年冬天,娘总把年迈的太姥姥接来,让她睡在我家火炕上。太姥姥闲不住,坐在炕头纺线。我心里直痒痒,也想学纺线,于是央求她教我。太姥姥拒绝:“现在的闺女谁还干这苦营生?好好念书去。”炕头上做针线的娘发言了,“这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纺线可不是闹着玩,看着容易做着难。”

我拧儿劲上来了,脖子一梗,夺了纺车就纺起来,自然是手忙脚乱,顾了摇车忘了抻线,不是断线就是拧“死疙瘩”,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娘见我快灰心了,鼓励说:“山是一步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桨桨摇出来的。一个人遇见点困难就泄气,成不了气候。”

我脖子又一梗,决定非纺成不可。太姥姥一看这情形,开始耐心地手把手教我。纺来纺去,手顺了,我纺的线竟然不输太姥姥。

记得那年暑假,弟弟跟同学趸了一篮甜瓜,沿街贩卖。娘为了奖赏他“发家致富”的行为,特意给他烙了一张葱花饼。不到中午,弟弟空着手哭天抹泪地回来了。原来,一篮甜瓜被邻村一个二流子骗了。娘给弟弟擦擦泪,说:“大小儿,头回上当,二回眼亮。这俗话说的好,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你以后多长个心眼儿。”随后,娘一溜儿小跑找到二流子家。只见篮子和甜瓜还在院里,娘㧟上瓜篮子扭身就走。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呱呱叫,还是闻名全校的“才女”,作文常常荣登学校黑板报。娘以此教育弟弟们:“男儿无志,钝铁无钢;女儿无志,乱草无秧。你俩要向姐姐看齐。”弟弟的作文十有八九是抄我的。娘知道了,揪着他耳朵说:“这俗话说的好,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抄别人的作文,就像吃嚼过的甘蔗。儿呀,人争气、火争焰,你得有大出息。”

夏末秋初,院里的树杈子疯长,四仰八叉的没有一点秩序。娘手执斧头砍疯枝子,边砍边说:“树不修不成材,人不修不成器。这俗话说的好呀,人靠心,树靠根;人怕没脸,树怕没皮……”树下捡树枝的二小(二弟)怯怯地说:“娘,我再也不拿小刀割树皮了。”我笑得前仰后合。

分了责任田。暑假,娘带我们去玉米地刨麦茬。一望无际的玉米苗闪着波光,美得如诗如画。才刨几垄,热得人汗水如溪,累得腰酸腿疼,诗意全无。二弟虽然身高马大,可是嘴勤人懒,没刨两下,就东张西望看风景。

娘说:“这俗话说的好呀,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俗话还说呀,老不歇心,少不惜力;力气是奴才,用完又回来……”二小面皮薄,经不住话刺打,抡锄猛刨起来,一人干了多一半。

孝老爱亲是娘最优秀的品质。姥姥家的所有针线,都是娘点灯熬夜来做。不辞辛劳,一针一线缝着亲情和温暖。

家里百年不遇改善包顿饺子,娘趁天黑,用布包一碗,绕小道悄悄给姥姥送去。姥姥儿孙一大群,都给吃不起,只能偷着孝顺。娘常常拿那些俗话给我们听:“敬老得老,敬禾得宝。家有一老,强似活宝;有了疑问,问了便晓。”一个“孝”字,就这样刻进我们的脑海。

当我们料理不当、计划不周时,娘说:“今日有酒今日醉,明天倒灶喝凉水。”

当我们萌发攀比奢侈之心时,娘说:“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

当我们铺张浪费时,娘说:“一天省一线,十年织成缎。”……

绵绵不绝、趣理一味的俗话,如歌如诗、如唱如吟,盘旋于耳畔,铭刻于心灵。

“俗话说”是我家最富特色的家训家教。“俗话说”是一味良药、是一个标杆,规范我们的为人处世。聆听着母亲的谆谆训教,我们人正品端,长大成人。

如今,娘已老迈,眼睛不太好使,记忆力却惊人,一套一套的“俗话说”依然信口拈来。她不会念“仁义礼智信”,也不会写“温良恭俭让”,但用自己的言行,把这十个闪光的大字诠释得无比透彻,践行得无比到位。

这“俗话说”让我们铭记岁月的艰辛,常怀感恩之心;让我们恪守孝悌忠信,常念家国诗书;让我们仁义温良,常怀天地正气。

这“俗话说”真好,洗涤心灵,启迪智慧,修正行为,端正家风,绵长家运。

(作者:裴瑞英系河北省作协会员

【“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2023年河北省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专题】


责任编辑:孙明霞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