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

善美家风故事 │刘维家庭:家风无言 润物无声

2024-03-14 11:33: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家风是一种无形无声的力量,滋养着我们,引领着我们。

我的父母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毕业于河北轻化工学院。他们是同窗,也是知己,用现在流行的话讲,是“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在那个年代,没有酒席,没有婚房,没有彩礼,拍一张在毛主席相下的合影,就是“结婚照”;单位的宿舍就是他们的婚房,两张单人床一拼就是婚床,给同事们发发喜糖就算结婚了。但这一点不影响他们的感情,几十年来,他们互相尊重,相濡以沫,携手到老,直至父亲去世。

父母教导我们勤俭持家。

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们勤俭持家的习惯,一家四口虽然生活不富裕,但父母仍拿出每月工资的一半赡养老家的祖父母。父母从来没有因为出钱赡养老人的问题红过脸、拌过嘴,也没给我们讲过任何大道理,只觉得这是本份。

小时候,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夏天坐在院子里,等父亲下班回家,给我带来爽口的橘子味冰镇汽水,那简直是人间美味。但我长大后才知道,那个汽水是父亲单位因为天气炎热发给他们防暑降温的,他自己舍不得喝,永远拿回来给我喝,自己喝口凉水解渴,还总是笑呵呵地跟工友说:“我家姑娘爱喝这个。”

父亲的衣服也是一穿就是好多年,洗得都褪色了,还在穿,但永远都是干干净净。他还时常打趣地跟我们说:“毛主席还穿打补丁的衣服呢,我这个已经很好了。”父亲就这样勤俭了一辈子。小的时候不懂事,总觉得父母办事不够大方,不理解他们经营这个家的不易,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

父母教导我们尊重知识。

学生出身的父母对书籍格外爱惜,会把家里的每本书进行编号,小心珍藏。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衣柜都是特别稀有的“大件”,更别提书柜了。书柜的价格让父母望而却步,他们就自己动手打书柜、做写字台。父母买来木料,请教木器厂的师傅,两个人一起动手,给两个女儿一人制作了一个写字台,这是他们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这张写字台至今还摆在我的家中,这是父母对我们满满的爱啊。

20世纪90年代,订图书是件很时髦的事。每个月初是我最期盼的时刻,就是从信箱里取出一本本父母给我订阅的心爱书籍。对幼时的我来说,那是比什么都好的礼物,比蜜还要甜。当然,我也成了无数小朋友羡慕的对象。我在书的世界里徜徉,真是感觉幸福无比,被大大的满足感包围。

对于书的珍惜让我现在都受益匪浅。没有包装纸,就用报纸做书皮,把书包起来;看书之前要先洗手;看完书后,平平整整地放进书柜。我想,这可能就是对于知识的敬畏吧。

父母教导我们宽厚待人。

父亲常跟我们说要“宽厚待人”“吃亏是福”,遇事别太计较,能伸把手就帮帮别人。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他对自己要求格外严格,对家人、朋友却是慷慨大方。他生病住院期间,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工作,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往返于家与医院之间。家人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去,无私地帮忙。同事、朋友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难处,都愿意到家里来找他谈谈心,他也总是耐心地倾听、开导,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大家。父亲在生活和工作过的学校、部队、单位,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

家风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家风是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家风是一条漫漫长路,伴着我们走向远方。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无论什么时候,勤俭持家、孝敬老人、重视学习、宽厚待人这个家风,都会在我们家永远传承下去。

我相信,有家风,家人才会心不散,才能有力量。父母的一辈子虽然平凡普通,但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是他们人生经历磨难和挫折后的积淀,这些质朴的品质也是对下一代最好的教导和引领。

(作者:刘维,工作单位:河北建工集团)

【“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2023年河北省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专题】


责任编辑:孙明霞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