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

善美家风故事 │侯遵泽家庭:“做好人,做好事”

2024-03-14 10:32: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我的母亲赵德凤是一名小学教师,她一生向真向善向美、爱党爱国爱家。“做好人,做好事”,是她一生的行为准则,也是对我们下一代的言传身教。

母亲慈祥善良、和蔼可亲,凡是接触过她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母亲提倡正面教育,在我的印象中,她总是和颜悦色,对我们姊妹四个从没发过怒,对我们好的一面及时表扬鼓励,对不好的方面极有耐心地引导疏导。母亲对她的学生也像对我们一样,充满了热情和关爱,几十年过去了,她的学生提起母亲,无一不充满感激之情和赞誉之声。

母亲爱结交朋友,她走到哪里——无论是济南、青岛,还是北京、廊坊,都有很多好朋友。母亲爱学习、爱积累知识,她的理念是“开卷有益”。书报期刊杂志样样她都喜欢看,还有摘录的习惯。

母亲喜欢研究中国文字,她汉语拼音非常好,对汉字结构、偏字怪字、字词的多义性以及成语的运用,都有较深的探究。母亲常年坚持写日记,也喜欢摘录一些生活常识、裁剪一些报刊好文,记录国家大事和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等。她还擅长速记,速记功夫十分了得,现场两个多小时的讲话内容,她能完整地记录下来。

母亲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她能歌善舞,能作词编曲,会弹奏伴奏;她风趣幽默,常常说出令人捧腹的话,以致于她的两个外甥都想整理出一部《姥姥语录》。

母亲的事业心、责任心极强,她爱岗敬业,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她白天上课,语文、数学、音乐多科都教,还担任班主任,从早到晚不得闲,晚上不是备课就是做家访,或者主动为因请假等原因缺课的学生补课。在赵村小学的那些年,有些学生的家与学校隔着一条河,当时河上没有桥,只有用石头搭起的石板路,每当雨季河水上涨时,母亲每天放学都亲自护送这些学生过河。母亲说:“每个学生都是我的亲人。”

20世纪70年代,母亲曾经在范家小学一人担任五个年级的所有教学课程,还带领学生养蚕养兔,在路边种植蓖麻。除了每天的忙碌之外,带领学生自编自导排练文艺节目也成了她生活中的内容。母亲排练的节目有三句半、舞蹈、大小合唱、喜剧等等,内容十分丰富。缺少乐器,母亲就唱着伴奏,本村人、邻村人都来观看,评价极高,公社把范家小学当成了典型,不仅表扬、推广,还多次组织汇报演出。

母亲深明大义、热爱祖国。1985年至1988年期间,面对我承担的科研工作与出国的矛盾,母亲的观点是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奉献事业、为国效力;1990年,我在北大读研究生,面对出国潮流,母亲嘱咐我不要随波逐流,应该多学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多做贡献;1997年我博士毕业后,面临很多可以去的地方或单位,这其中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薪水很高的外企,当我做出决定、应聘到武警学院时,母亲表示坚决支持,她认为是党和祖国培养了我,不能只考虑个人安逸和私利,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刚到武警学院的那些年,由于种种原因,我连续6年没有回家过春节,母亲不但没有一句抱怨,反而安慰我,还多次来看望我们。

母亲热爱生活,朴实无华,她有很多正确的理念和真知灼见。母亲善于以激励的方式引导我们进步,培养我们的自信和成长意识。每当我们取得一点成绩或进步,她都极为愉悦,祝贺鼓励,大加赞扬。她常说,“要我学”不如“我要学”,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学生,母亲历来注重的是培养“我要学”的理念。

母亲非常随和,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心态极好。她到了哪里,哪里就有欢声笑语。所有人都喜欢对她吐露心声,围着她转。在晚年,生活、出行,别人怎么安排她都高兴地接受,在她身上找不到“别扭”二字。母亲对我们极少要求,从来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她对我们的唯一要求是让我们“做好人,做好事”。她的幸福感极强,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与人谈话都说自己很幸福,甚至在病重期间都在说自己很有福、很知足。

母亲具有仁爱真诚的做人准则、上善若水的人品特质、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勤劳善良的优秀品格、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这一切都是母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为拥有这样一位母亲而感到自豪!

母亲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活在我们的生活里。母亲在温暖着我们,一天又一天,一代又一代……

(作者:侯遵泽,工作单位:省委统战部)

【“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2023年河北省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专题】



责任编辑:孙明霞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