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

善美家风故事 │张晓豪家庭:不忘军人使命 传承红色家风

2024-01-05 11:41:5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家,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梦想的启航地。好家风、好家训是标杆、是示范,更是一份信念和职责。中华民族历来推崇良好家风,注重在言传身教中塑造一家人、一族人的优秀品性。保定涿州市东城坊镇宁村就有这样一家人,退役军人张晓豪就是其中一员,在保定市涿州遭受洪灾之际,一家人挺身而出、奋战一线,书写出一个个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彰显出平凡人的力量和温情。

退伍不褪色 几天“长”在“垃圾山”上

张晓豪今年25岁,2019年1月退伍,这次涿州市突发大水,灾情蔓延到宁村,他没来得及想什么,立即开着铲车去村里救人。铲里一次最多“端”七八个人,铲车来回走了30多次,大约救了200多人。他先救老人、妇女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再去救年轻人。他说是军营锻炼了他,退伍不褪色,能救一个是一个。

洪水退去后,村里到处是淤泥和生活垃圾,需要拉到村北临时垃圾存放地。张晓豪将铲车换为挖掘机,主动承担了垃圾临时存放点的“撺掇”工作(就是把临时存放的垃圾一点一点撺高,腾出地方,方便垃圾继续倾倒)。在高达五米、恶臭无比的“垃圾山”上,他一天工作七八个小时,但是毫无怨言,只为能让自己的家园尽快恢复原貌。

灾情过后,最重要的就是重建家园。看到一辆辆物资车开进村子,他又立刻报名做了志愿者。“我就想把物资尽快发下去,让村民尽快有吃的。”张晓豪如是说道。

“60年前你们救我 60年后我救你们”

张连是张晓豪的大伯,现任东城坊镇宁村村委委员,今年60岁。张连出生于1963年农历六月,出生后的第二天,涿州突发大水,是乡亲们在第一时间救了他。

那年水很大,三四个人登上墙头,把他的母亲举过去,又将襁褓中的张连递给他母亲,将两人送上房顶,才躲过一劫。

时隔60年,老乡们的救命之恩,张连一直铭记在心。大水发生后,作为宁村的一名村委,他第一时间做出决定,带领兄弟子侄,用铲车、冲锋舟等救援设备到一线救人。

他说:“我出生时,大家救我;60年后,我有能力,一定救村民。”说起当年乡亲们的救命之恩,宛如昨天,张连的眼眶不禁湿润。他有一个朴素的心愿,就是希望村民都能平平安安,重新振作精神,将自己的家园早日建好。

“救人为先 老乡都是我的亲人”

张营是张晓豪的父亲。大水发生后,他在第一时间作出决定,留在家乡与家人共同作战。“那天情况太危急了,水流特别冲。”张营回忆说。

当时,能进去的地方,张营就和儿子用铲车“端”人。后来水深了,铲车进不去,他们十几个人就在村口接应皮划艇。因为水流太急,已经过腰,他们就组成“人墙”,避免工具被冲走,一直到天黑。第二天早晨六点多,他们再次来到村口对接,将救出的孩子抱走,撤离到安全地方。他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是救人为先,因为村里的老乡都是他的亲人。

“奶奶教我这样做 这就是家风传承”

张晓柳是张连的儿子、张晓豪的叔伯兄弟,是一名共产党员。灾情发生后,他主要负责救援、转移、安置村民的工作。洪水肆虐时,父亲告诉他不能走,“村里还有很多人没有出来,一定要把乡亲们救出来。你还是村里的民兵,灾难到来时,必须冲到第一线。”

张晓柳说,自己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源于奶奶的言传身教。他说,20世纪60年代,奶奶在村里的大食堂工作,当时很多人吃不上饭,奶奶经常救济别人。是老人的善良和家风深深影响了他,艰难时刻,他不能放下自己的父老乡亲。

退役军人张晓豪一家人,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到来之际,始终秉承着热爱家乡、传承家风的优良传统,挺身而出,就像夜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星,照亮我们生命里的黑暗。面对洪灾,张晓豪一家人迸发出守望相助的温情,筑就一道冲不毁、泡不烂的“精神大坝”。

(作者:张晓豪,工作单位:保定涿州市东城坊镇宁村)

【“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2023年河北省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专题】

责任编辑:孙明霞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