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跟着古籍游河北

2023-09-18 11:07:28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泱泱华夏,生生不息,人文厚土,无穷魅力。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壮大的演进历程中,古籍,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那些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世代相传的家风家训、钩深致远的古代哲学,都被记载下来,构成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这是一座属于中国人的巨大的无与伦比的文化宝藏,也蕴藏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

河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各类古籍中不乏对河北的描写、记载。今天,让我们翻开古籍,了解古人笔下的美丽河北,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230945.jpg

山海经里的河北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是一部展示远古文化,记录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的奇书,内容包含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堪称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选段来自“西山经”部分,大意是皇人山再往西三百里,就到了中皇山。中皇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黄金矿石,山脚下则长满了茂盛的蕙草和棠梨树。

中皇山就位于邯郸市涉县清漳河左岸,“中皇山”的名称源于上古时期三皇治世的传说。

三皇是指天皇伏羲,人皇女娲和地皇神农。在三皇中,女娲排在第二,在三皇中居中,故此称之为中皇。据传上古时代女娲氏发祥于此,故名曰“中皇山”。

当地的黎民百姓敬仰女娲,很早的时候就在中皇山修建了庙宇,供奉香火,顶礼膜拜。后来北齐文宣帝高洋为了便于往返邺城至晋阳,便在此修建了一所离宫——娲皇宫。

作为我国建筑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祀奉女娲的古建筑群,娲皇宫被誉为“华夏祖庙”,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构筑严谨,雄伟壮观。

北齐摩崖刻经是娲皇宫古迹之精髓,刚劲有力、挥洒自如,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

尚书中的河北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尚书》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选段内容出自《夏书》部分的“禹贡”,这是我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

文章中详细记载了大禹在冀州治水的路线,当时的冀州是“九州之首”,至少包括今天河北古黄河西北的部分、山西全境以及河南黄河以北。

编撰过《释名》的东汉刘熙认为,“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也许在上古帝王心中,河北就是一片被寄托了太平、兴旺美好愿望的土地。

“冀州”,这个大禹命名的地名,历史上许多朝代设置行政区划时继续沿用,并逐渐落在了河北。

现在,“冀”是河北省的简称。

沿用了“冀州”这一名称的地区,现在位于河北衡水。衡水市冀州区面积878平方公里,辖6镇4乡382个行政村,人口35万。

冀州区历史文化厚重,始建于汉代的冀州古城遗址已被打造为集古城墙遗存展示、历史文化阐释、科普教育、研学旅游等于一体的遗址公园。包含禹贡九州图地雕、城墙文化集中展示区、汉代市井生活、城墙夯筑技艺体验区、考古营地体验区、光影展示等特色节点。置身于古城遗址展区内,如同穿梭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品味古城墙历经的沧桑与辉煌,领略冀州文化,感受厚重历史。

20230946.jpg

战国策中的河北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选段出自《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描述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不畏强暴的勇气、节义和牺牲精神,被千古传诵。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也成为河北大地上最重要的地域精神之一。

“易水”发源于河北易县西部的太行山地,东流不足百余公里即汇入拒马河。如今想要感受易水文化、饱览易水风光,易水湖是最好的去处之一。它上连“拒马奔涛”,下启“易水寒流”,南望“郎山竞秀”,北界“云蒙叠翠”。山势雄奇,空气洁净,湖水清澈,林木繁盛,现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区建设了养生岛康养小镇、老子峰3100米临水栈道、高端度假湖景酒店、易水山谷、水上运动等业态项目。

水经注中的河北


扶柳县东北有武阳城,故县也。又北为博广池,池多名蟹佳虾,岁贡王朝,以充膳府。《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的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作者郦道元是河北涿州人,曾任冀州长史,经常乘工作之便和公余之暇,进行实地的地理考察和调查,对河北这片土地钟爱有加。

选段出自《水经注》卷十浊漳水部分。文中提及的博广池,便是如今的衡水湖。着墨此处时,他一改主记水系河流,少叙风物特产的体例,把衡水湖的丰饶物产呈现了出来,成为较早的中国人“吃贡蟹”的记载。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京津冀最美湿地”。随着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这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成为众多鸟类栖息的天堂。

衡水湖物产丰饶名不虚传,这一点,从衡水湖“全鱼宴”中便可见一斑。木柴火炖衡湖大鲤鱼、鱼肉饺子、金牌嘎鱼、烤鱼串……30多道以衡水湖鱼制作的特色美食,足以让您用味蕾感受不一样的衡水湖、爱上这个鲜美异常的“博广池”。

20230947.jpg

梦溪笔谈中的河北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著的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由于涉及门类学科甚广,价值非凡,被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选段出自《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是沈括在真定(今石家庄市正定县)任河北西路巡访按察使期间,巡访周边各地记载的一处内容。他认为太行山山崖的岩石间夹杂的螺蚌壳、鹅卵石,表明这里曾是昔日的海滨,大陆是由重浊的泥沙积淀而成的。他用敏锐的观察,得出沧海、桑田可以互变,自然界存在侵蚀、搬运和沉积现象的结论,可以说十分超前。

如今在太行山区,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奇观。既有类似黄山奇峰的花岗岩地貌,像平山县王母观山、唐县大茂山古北岳等,也有跨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广袤的石灰岩地貌,所以,太行山区有三分之一的县域有石灰岩矿山,作为烧制石灰和用作水泥原料,还留下了沕沕水、天桂山、阜平天生桥等以岩溶地貌景观而闻名的景点。

最令人称奇的是古老的红砂岩地貌。1972年,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郭康,将这种跨越三省几百平方公里的红石岩地貌命名为嶂石岩地貌。它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三大砂岩地貌,也被列入世界五大旅游地貌之一。

徐霞客游记中的河北

癸酉七月二十八日出都(即今北京)为五台游。越八月初四日,抵阜平南关。山自唐县来,至唐河始密,至黄葵渐开,势不甚穹窿矣。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按日期记述了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它是系统考察我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描写细致、文笔优美,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较高的价值。

其中卷一下的“游五台山日记”,留下了徐霞客出京都,经阜平,入五台山的记录,也成为书中他对河北山川的唯一记载。

一路上,他经黄葵(阜平王快)抵南关(阜平南街)、舍大溪(大沙河)、饭于太子铺(阜平镇色岭口行政村塔子铺自然村),经圣水(色岭口村)、逾鞍子岭(天生桥镇不老树村)、过万年桥(龙王庙村)、望五岩寨(龙泉关镇平石头村五崖寨),遇崩崖(三箭山)、驻龙泉关、登长城岭,最终抵达五台山。

行程中,有一处扼守咽喉之地的古代关隘——龙泉关。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冀晋咽喉要道。明清时,龙泉关是北京去往山西的必经之路。

如今的龙泉关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不仅有龙泉关古城门、明代古长城遗址、明万历石碑等古迹,还有晋奉战场遗址、晋察冀军区旧址、藏兵洞等近代遗迹。毛掸子会、舞会、大鼓、秧歌、霸王鞭、社火等传统民俗,在这里完整地传承着。顾家台骆驼湾旅游假区里有诱人的香菇宴、火爆的美食街、硕果累累的果树园,在这里,脱贫攻坚结出累累硕果,乡村振兴渐开灿烂新花。黑崖沟村森林覆盖率85%,空气清新、生态优越,下辖的东坪自然村更是被艺术家打造为“猫村”,成为爱猫人士必游的打卡点之一。

20230948.jpg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责任编辑:赵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