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非遗里的河北 凝于物与技中的文明智慧

2023-08-04 14:43:08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华夏雄风,燕赵古韵。7月1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首播,随即引发全网热议。节目中,伴随着非遗画卷的徐徐铺展,燕赵文化的质朴、敦厚、热忱,跃然现于观众眼中。

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积淀,连同先民们“矻矻人巧,开物成务”的卓绝匠心,孕育出燕赵大地上灿烂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当我们读起“大乐与天地同和”的长歌时,仿佛也能够感受到太行山下、大运河边的昔贤俯仰山川日月,塑造盛美风物时的坚定与浪漫。

历史长河无言,有些东西也随之流淌至今。它们是非遗,是一团团存续千百年而不熄的文明之火,亦是这片土地上智慧与汗水的承载。

82.jpg

■文/刘彦成 

京畿之地:京华所遗,在敬与精

《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拍摄于易县太行水镇,其西傍易水湖,南连太行山,以太行为名,以易水为魂,以小镇为形,融入到乡野自然中。其所在的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作为明清两朝直隶地区政治文化中心的它,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葬有清代帝王后妃80余人的清西陵于此建成,直隶总督亦在此地置府。由此,保定一带所传承至今的非遗,也多体现出敬天崇礼与不吝精雕细琢的皇家风貌。

在我国,对于龙的崇拜由来已久。龙,既承载着封建皇权的威严,又被当作吉祥的化身。人们相信它能够除恶辟邪、降妖伏魔,也能兴云作雨,使五谷丰登。

这种朴素的物象崇拜情结便深刻体现在保定一带的非遗之中。清苑绣球龙灯与易县摆字龙灯,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清苑绣球龙灯,因龙身是由绣球形节段组成而得名,起源于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当地,每当逢年过节或有重大节庆活动时,人们便会舞动巨龙,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项优秀的民间艺术,历经十几代人的世代相袭,流传至今,在冀中一带享有盛名。

在构造方面,绣球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身为十二节,象征一年十二月,每节由两个绣球状的双层圆球组成。两条龙共二十四节,寓意一年二十四节气,鲜明体现了燕赵先民顺应自然,承天应时的智慧。

在龙身结构之外,绣球龙灯的特点还体现在明灯上。在夜晚表演时,内层球中的蜡烛燃起,无论龙身怎样舞动,烛光始终保持向上,使得龙体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绣球龙灯的表演形式同样别具特色,其大致能够分为“踩街”和“撂场”两种,具体而言则有二龙出水、龙马献图、跃龙门、龙门阵、大过桥等多种样式。巨龙腾飞,灯影相随,二者并存共济,极具观赏性。

与之相似,易县摆字龙灯同样是一种携灯而起的龙舞。其发源地易县西陵镇忠义村位于清西陵周边,据传,最早的一套摆字龙灯是清乾隆年间由承德避暑山庄带到泰陵(雍正帝陵墓)衙门来的,而为体现雍正在位13年,其龙体也便有13节。在光绪年间,摆字龙灯又从泰陵衙门辗转到了泰妃陵衙门,这也就是现在的忠义村。

摆字龙灯由14人表演,除上文所述及的13节龙身外,还有一位手持绣球,被称为“蜘蛛”的领舞人。其表演常在晚上进行——光线暗淡的环境中,锣鼓镲铙的伴奏下,一条火龙矫然起舞,舞龙者身着红色或黄色的服饰,不断变换队形,组成“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立(利)见大人”“正大光明”等吉祥祝福的词句。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持龙尾的舞者可以单独行动,每个字的最后一笔均由龙尾完成,且每摆好一字,龙尾都要绕场一周,再到达应在的位置,使得整个演出过程显得自由舒展。

如若说龙灯文化是保定非遗所承载的“敬”的代表,那么易水砚、绞胎陶瓷、曲阳石雕等则是其中“精”的承载。

易水砚因材造型,以型定名,是名砚之一,在历史上素有“南端北易”的盛名。其以太行山区西峪山的水成岩为石料,经历选料、制坯、设计、雕刻、打磨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雕出的砚台精美古朴,保潮耐固,易于发墨,宜书宜画,不伤笔毫,是书画大家理想的创作工具。

绞胎瓷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绞胎瓷是指用红白两种泥料糅合在一起,拉坯成形,再入窑烧制而成的陶瓷工艺品,其技艺本于宋代“靖康之变”后中断,后在易县一带得到了复原。易县绞胎瓷不仅沿袭了古老绞胎瓷的传统技术,而且在色彩和设计上吸取了彩陶的长处,形体新颖美观,手感细腻柔和,是集观赏、收藏、实用于一体的传统艺术珍品。

曲阳石雕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自西汉始,曲阳地区的石工即用大理石雕刻碑碣等物。在此之后,曲阳石雕的技艺一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步。到了明、清时期,在皇家宫殿、陵墓和园林的营建中,曲阳石雕艺人们将他们精湛的雕刻技艺尽情发挥,几乎达到登峰造极之境。

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的曲阳匠人更是将石雕技艺铭刻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之上。其作品注重神韵,强调对描摹对象内心世界的刻画,线条结合等多种线刻技法,飞扬流动,独具一种空灵的空间感,具有深沉的文化内涵。

202307修改后44.jpg

大运河畔:千年古渡,沧海“江湖”


在本期《非遗里的中国》中,久负盛名的吴桥杂技再一次凭借其精绝的身姿技艺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喝彩。来自大运河畔的杂技传承者们不仅完美“复刻”了2023年央视春晚舞台上的精彩中幡节目《龙跃神州》,更是专门创排了一组新的秀演节目《绽·蝶变》,向观众展现了吴桥杂技的魅力。

杂技之乡吴桥,根系于大运河之畔的“沧海之城”沧州。同天津地区因“九河下梢”而盛行的码头文化一样,大运河也赋予了沧州如其一般的活力与多元。杂技在沧州的兴盛,便深刻体现出了属于中下层民众的“江湖”文化。

在古代,水灾频繁。吴桥县位于古黄河下游,西有大运河,东靠四女寺河,纵横河流占去大片土地,剩余土地则盐碱瘠薄,又是历代战乱之地,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人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打个跟头,变套戏法,耍耍大刀,玩玩猴子、巴狗之类的小动物,浪迹江湖,卖艺糊口。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两岸码头的兴盛,原本散落的表演团体也逐渐地自发组织起了成体系的杂技班,面对来往商客进行表演。同时,来往的客船货船也给了这片土地持续不断的接触到外埠新事物的机会,正因如此,吴桥杂技的发展日益规模化、多元化。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吴桥便成为当时的新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在国际相关赛事上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级的荣誉。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出访西欧十四国时,所到之处的吴桥杂技艺人更是得到了周总理欣喜称赞。

在今天,杂技依旧在吴桥有着重要的地位。“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要论耍杂技,人人会两手”的民谚依然在当地流传,王保合、于金生等老一辈艺人的绝技仍在舞台上持续上演,而新一代的工作者也时刻怀揣着先代的嘱托与期许,努力地为杂技艺术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同杂技一般,武术在沧州的兴盛发展同样是大河之畔“江湖”气息的现实显现。

自古燕国至明清,多代王朝皆建都于幽燕,沧州自身又毗邻渤海,故而是一直以来的畿辅重地,为历代兵家所必争。

据史籍载,早自齐桓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64年)以来,各朝各代均有多次战争发生于沧州一带。频繁的战事中,很多人意识到,只有掌握攻防格斗之技,方能自存。

明清以来,伴随国家政治中心的北移,京杭大运河连贯南北的作用日益显著。大运河纵穿沧州,京济、京大要道贯通南北,为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为官府巨富走镖要道,故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兴盛,各业相争,必须掌握高强武技才可立足。至清末,“沧州一带,最出镖师,高人尽多也”(万籁声《武术汇宗》)已成共识,“镖不喊沧”也成为南北镖行共同遵守的常规。

沧州武术起自陇亩,兴于镖行,虽也善用兵器,但看家功夫依旧是手上拳法,有劈挂、八卦、燕青、功力、查拳、太祖、八极、六合八大门派。

劈挂掌讲求“通备劲”,大开大合,猛起猛落;八卦掌穿缠敌身、游走如龙;燕青拳即为影视作品《霍元甲》中的迷踪拳,姿式优美,快慢有度,潇洒大方;功力门最重武德,并蓄双功,内功练气,外功练力;查拳风格独特,动作敏捷,注重腿法,技击多上下盘同步出击;太祖拳法相传始于赵匡胤,造诣纯正,套路严谨。

在这八大门派之中,八极与六合更是享誉海内。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拳”,讲求对头、肩、肘、手、尾、胯、膝、足8个部位的应用,八极之名便是要求本门弟子将这8个部位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其动作极为刚猛。特点是势险节短,猛起硬落,短促多变,爆发力极大,极富有技击之特色;六合拳以六合理论为中心,以东西南北上下为六合,追求阴、阳、起、落、动、静协调配合,并练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六合劲,最擅借力发力、以柔克刚,与八极拳并为“双壁”。

202307修改后45.jpg

边关脚下:通贯东西,柔情豪迈

节目中,一幅长达3米的巨幅蔚县剪纸作品《龙行天下》,一出场便以其精美的色彩与工艺得到了主持人的连声称赞。据国家级非遗项目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周淑英介绍,该作品的创作历经3年,过程中共计刻出200万刀有余。如此精绝的工艺,让全国的观众们清晰看到了属于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也让这一件承载着边关柔情的技艺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蔚县剪纸起源于明代,最早可追溯至成化年间,最早用于绣鞋花样、婚丧吉祥物和年节窗户装饰等,单色且不镂空,形象则相对较为古朴、粗拙。后来,蔚县的剪纸艺人借鉴年画和皮影的色彩,创作出了彩色剪纸。在清代咸丰年间,蔚县剪纸的创作者们又输入了武强木板水印窗花的一些创作技巧,开创了彩色缕空剪纸的先河。

此后,蔚县剪纸技艺便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成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根据市场形势变化,蔚县的剪纸艺人很少再刻制窗花,而是大力发展现代工艺品剪纸。蔚县剪纸在形式上也更丰富,出现了“双幅”“多幅”和用于展览的“巨幅”等多种形式。节目所展示的《龙行天下》,便是新时代蔚县剪纸“巨幅”作品的代表。

张家口既处边关之下,当地文化的所感所念除剪纸技艺所现的温存柔意之外,自还有着大量独属于塞上的英气豪情。赤城常胜战鼓便是这种豪迈情怀的承载之一。其兴于赤城长城脚下,起源自明代长城沿线的防御故事,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常胜战鼓,不仅有抵御外侮的家国情怀,也有振奋人心、团结民众的感召力,是赤城文化的一颗明珠。

常胜战鼓的曲牌共9系72套之多,大多由独立的锣鼓段子连缀组合而成。鼓队编制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由单鼓、大钹、小锣、串铃等打击乐器组成。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对敲,时而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时而似万马奔腾,所向无敌;时而又急转直下,像雨打芭蕉,欢快清脆。鼓槌飞舞,彩绸飘荡,振奋心神,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

从长城沿线设置军堡,大量南民北移开始,到隆庆和议后长城关口蒙汉贸易兴起、发达,张家口地区的商业交流活动日益兴盛,而这也使得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此交际。这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汇聚,同样为这个地区创造出了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左卫太平鼓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左卫太平鼓发源自明长城在张家口区域的一个重要军堡左卫镇,起自明朝,兴于清朝,相传原为满族的打击乐器,在明代传入关内,在周边地区广为流传。其既是乐器,也是舞具。表演时以太平鼓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有单人、双人和集体等多种表演形式,通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表达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

202307修改后46.jpg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责任编辑:赵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