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雄关险隘说长城

2023-07-12 16:29:59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长城,河北最具代表性的人文符号之一。

从燕山一脉至太行山一线,河北现存长城近2500公里,全国长城保存最完整、建筑最雄伟、文化最丰富的地段,均在河北。

漫漫历史长河中,长城在深刻影响沿线的人及其生活的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沿线诸多地名的形成。它们或是以长城沿线地理特征命名,或是从长城防御体系中衍生出地名,抑或是直接引用长城“关”“口”的名字。

■文/魏雨、王雪威、张辉

杂志6月38.jpg

雄关  咽喉要地护卫一方安宁

山海关,河北省著名旅游景区,这里每天都会迎来大批游客。山海关关城东门箭楼上,“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格外引人注目,到此的游客纷纷在箭楼下驻足拍照,欣赏雄关的壮美。

山海关的名称从何而来,又缘何被称作“天下第一关”?

时间回溯到明朝初年。当时,为加强军事防御,朝廷在长城沿线设立卫所,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海卫城修筑,因此地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

大气磅礴的“山海关”,其实是一个完全写实的地名。

长城绵延万里,沿线雄关隘口不可胜计,但依山傍海修筑的,只有山海关一处。这里的山,指的是山势陡然拔起519米的角山;海,指的是渤海——山与海的距离,只有不到8公里。

在这短短8公里距离上,长城将高山、雄关、大海连成一体。

从老龙头至角山这条8公里的通道上,除了山海关关城,还构筑了包含瓮城、罗城、翼城、前哨城堡、海防卫城等在内的大量防御工事,它们和长城共同组成一套坚固的城防布局,这样的布局称得上是长城线上最牢固的关城体系。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山海关覆盖了从渤海之滨的老龙头到燕山深处九门口的范围,在这条长城线的险要地段,设置了南海口关、南水关、山海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滥水关、三道关、寺儿峪关和一片石关10个关隘,它们拱卫森严,互为犄角,共同构筑起山海关的大纵深防御体系。”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专家、河北长城保护协会会长孟琦说。

设计如此严密的防御体系,足以窥见山海关战略地位之重要。

从地图上看,连接华北和东北的辽西走廊,东边是大海,西边是连绵的崇山峻岭,这条狭窄的通道,最宽处十几公里,最窄处仅有几公里——山海关就处在这条通道最南端。

从古至今,这里始终是华北通往东北的要冲。

“山海关自古就是战略要地,至明代修筑山海卫城后,山海关真正成为雄关要塞。明与清的对峙中,山海关的作用体现得尤其明显,明王朝几乎动用了全国之力保卫山海关,它的存在,在当时真可谓‘天下安危系于一垣’。”孟琦说,山海关是万里长城东部的第一座雄关,扼守华北通往东北的大门,“它也是长城沿线最科学、最严密,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军事防御体系,这是山海关被称作‘天下第一关’的原因。”

关,长城上最高等级的地名,多设于咽喉要塞,规模建制宏大。在河北省现存近2500公里的长城上,屹立着多座雄关。

如果说山海关是扼守燕山东麓、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那么在太行山一线内长城诸关口,则守卫着由西进入华北的通路。其中,紫荆关、倒马关与居庸关合称拱卫京都的内三关,历史上地位同样极其重要。

内三关,河北占其二。

夏日临近,位于易县西北的紫荆关游客渐多,紫荆关漂流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不少来自京津的游客。近年来,随着紫荆关的修复,南天门和内城、外城多段城墙恢复了往日样貌,昔日雄关重现于拒马河畔,与此同时,围绕紫荆关的旅游项目也逐渐兴起。

杂志6月39.jpg

长城的雄关要塞中,紫荆关可谓历史悠久,关于它的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紫荆关是当时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

“紫荆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称谓,战国时期叫上谷关,东汉时叫五阮关,北魏称子庄关,宋、金时期又改称金坡关,后来因关城所在的山多紫荆树而改称‘紫荆关’。”孟琦说。

紫荆关因其地势险要,遂成为重要关隘,它西据犀牛山,北临拒马河,南有古十八盘山路。《畿辅通志》记载:“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时至今日,这里仍是华北通往山西、内蒙古的交通要冲。

紫荆关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事,有明一代,在土木堡之变、靖难之役、李自成农民起义等历史事件中,这里都曾经历战火。

紫荆关西南方向,今唐县西北60公里处,便是“内三关”中的倒马关。

从高处俯瞰,倒马关关城依山势而建,平面呈东西长方形,一半于山下,一半在山上。关城四周,唐河水从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

据记载,倒马关古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

倒马关名称由来,颇为形象。按照《太平寰宇记》所记载,倒马关地势险峻,仄径崎岖难行,马匹登越极易跌倒,所以称倒马关。相传,宋代名将杨延昭曾驻守于此,由于地形陡峭,他的战马就曾在此失前蹄跌倒。

1937年9月23日,八路军115师骑兵营带着“务必于24日8时前占领倒马关”的任务,向倒马关出发。前往倒马关的山路,都是崎岖陡峭的羊肠小道,莫说骑马,步行都容易摔倒,骑兵营指战员只能牵马摸黑行进,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于24日早7时到达倒马关。

骑兵营到达倒马关时,发现日寇板垣师团一部已占领长城关西碉堡,另有日寇百余人由长城北坡向倒马关爬进。紧急关头,骑兵营营长刘云彪当即命令二连攻碉堡,又以一个连的兵力抢占制高点,以阻击登山之敌。最终,日军被迫放弃倒马关向南逃窜。此次战斗歼敌数十人,骑兵营伤6人牺牲4人。

倒马关一役,完整实现了作战意图,展示了鲜明的战术特点,开八路军华北敌后抗战之先声。这场战斗虽小,却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它的胜利,也拉开了平型关战役的序幕。而骑兵牵马夜闯倒马关的故事,也为倒马关留下了新的传奇。

隘口 从军事防御到交流融合

展开一张《河北省明长城分布图》可以看到,长城沿线除了漫漫雄关,绵延的山脉中还分布着众多隘口。河北以“口”著称的地名尤其多,仅燕山一线,就有喜峰口、冷口、潘家口、董家口、古北口、刘家口……

口,长城上又一较高等级的地名,地位仅次于“关”。简单地说,关隘一般大者称“关”,小者为“口”。

杂志6月40.jpg

“关”“口”众多不仅是河北长城沿线显著的地名现象,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极具长城特色的历史地理坐标。

近两年,来潘家口水库的摄影师明显多了起来,他们大多为拍摄万里长城绝无仅有的一处盛景——水下长城。潘家口水库建成后,处于库区的喜峰口一部分没入水中,从而形成了水下长城的奇观。

如今的喜峰口,长城的防御功能早已褪色,然而在几十年前,这里还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1933年春,日本侵略军占领热河后,向喜峰口进犯,在这里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当时,中国军队武器全面落后,没有重武器,枪还不够一人一杆,但是凭借喜峰口长城的地利优势,中国士兵在与敌人的战斗中不落下风。在一次夜袭日军的战斗中,歼敌千余人。喜峰口战役中,中国士兵用大刀杀敌,极大鼓舞了民族士气,由此产生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

“长城抗战打响后,中国军队在山海关、冷口、喜峰口、古北口、滦东等地展开抗击敌人的战斗,利用长城的地利天险,有效阻击和延缓了敌人的进攻。喜峰口的胜利,是中国军队自‘九一八’以来的首次大捷。”孟琦说。

因长城抗战而为后人所熟知的一个个带“关”“口”字眼的河北地名,正是蓟镇长城在冀东大地上标注出的形胜冲要之地。

喜峰口作为军事隘口的重要地位,由来已久。

喜峰口,古称卢龙塞,东汉末年曹操辽西征乌桓,就经由此地。宋、辽、金时期,这里称松亭关。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令大将徐达在燕山山脉兴建重要关隘,喜峰口是其中之一。

今日之喜峰口,由于关城已淹入水下,其形势之险要已难再见。然而站在喜峰口外远眺,两侧高山对峙,依稀能看出隘口的模样。曾在潘家口水库做长城修复工作的孟琦,看喜峰口之险有不一样的视角,“从水库之中仰视两侧山峰,未没入水中的长城沿山势陡然而起,形势之险可见一斑。”孟琦说。

长城之上所设隘口,或置于高山间的谷地,或在河流汇合转折之处,或在一马平川但属咽喉要道之地。燕山一脉的隘口,多分布于有河流的高山之间。

冷口,位于今迁安市建昌营镇,明初所建,古称青陉。据《四镇三关志》记载:“冷口关,洪武年建,通大川,平漫。各墩通单骑,冲。”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

古北口,位于河北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区交界处,地处蟠龙、卧虎二山间的谷地,潮河水在山间回旋流淌。在古代,这里长期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线,也是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通道。史载这里“通大川,平漫通众骑,极冲。”

潘家口、董家口、刘家口等隘口,也都是扼守山间水口,据此守护长城之内的安宁。

隘口起初是为实现军事隔离的目标而建,但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随着长城逐渐具备了开放和贸易功能,口,又成为沟通内外的桥梁。

说到长城的开放和贸易功能,就不能不提张家口。

那么,张家口的“口”究竟在哪儿呢?

杂志6月41.jpg

今天,在张家口市区北端,东西向矗立着两座山——东太平山、西太平山。两山之间夹一条清水河,出山口处,自然形成一处水口。这个水口,便是张家口名字中“口”的由来。

据记载,明朝初年,该水口附近有张姓人家居住,水口遂名“张家隘口”,后简称张家口。“后来,为了防守这个隘口,在它南面五里左右的地方,修筑了一座戍卫堡城,堡城名称以隘口命名,称张家口堡,张家口堡也就是今天位于张家口市区的‘堡子里’。”孟琦说。

堡,同样是长城防御体系下的衍生地名。明朝“九边”体系中,镇是最高级别的单位,镇以下分路,各路之下设置卫所,卫所以下设堡。

张家口,原本只是长城防御体系下的一个小堡,它是如何从一个堡发展到今天的一座城市?事情还要从长城上的另一个关隘说起。

大境门,坐落于张家口市区北部,城门上,“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苍劲有力,为大境门增添了恢弘之势。在很多人印象中,大境门是张家口的北大门,其实不然,大境门最初只是长城上的一个普通关隘。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境门,始建于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从大境门向东步行约百米,有一处低于地面的凹地,凹地上有一个被围栏保护起来的小门,小门高不足3米,宽一米半有余。它叫西境门,又称小境门,是大境门的前身,也是明长城上的一处关隘。

“明代,隆庆和议之后,明朝与蒙古结束了数十年的剑拔弩张局面,达成互市协议,那时,中原需要草原的马匹和皮毛,草原需要中原的丝茶,于是双方商定在边境上开设贸易场所‘马市’。”孟琦说。

就这样,因军事防御而修筑的小境门,摇身一变,成了当时长城内外贸易交流的纽带。围绕在小境门周围,慢慢形成了“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张家口也逐渐发展成一个陆路商埠。

大境门建成后,张家口的贸易地位进一步巩固。始于明、盛于清的张库大道,进一步给张家口带来了繁荣。清代,晋商做生意分为走西口和走东口,西口指的是山西的杀虎口,而东口就是张家口。

翻看地名册,长城上的关隘几乎都称“关”“口”,只有大境门被称作“门”。而且大境门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并称长城四大关隘,可见其地位之高。

对此,长城文化研究者分析,比起拒敌“关”外,大境门更多的则是开“门”迎客,交流互通,这大概就是它作为长城关隘,却被称作“门”的原因。

任何历史时期,长城之上的关隘都不仅是军事的屏障,同时还是交流的口岸,是联系长城内外的桥梁,亦是民族间融合的舞台。长城地名“口”字含义的异同,反映的正是这种交流融合的过程。

杂志6月42.jpg

卫堡 从长城地名到人间烟火

今天的怀安县柴沟堡镇南大街,一座红色仿古屋檐、悬挂大字招牌的熏肉老店门前常常停满外地车辆,人们排队购买远近闻名的“柴沟堡”熏肉。

“柴沟堡”熏肉的历史超过200年,它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柴沟堡镇,在河北及周边省份的大小城市,总少不了“柴沟堡熏肉”的铺子。“柴沟堡”三字早已出离地名出处而指代某种加工方法,成为吸引一众美食爱好者的“金字招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柴沟堡的地名由来也与长城有关。

与张家口堡类似,最初,柴沟堡也是长城关堡体系的一部分。据记载,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朝在当时的“柴沟营”的东部夯土重修堡城,命名为“柴沟堡”。

在长城防御体系中,“堡”是最基础的防御单位,因此数量最多,根据统计,在张家口域内有上千个堡,仅蔚县域内就有八百村堡之说。

“这些围绕长城防御修筑的堡,以军堡居多,开始是官兵屯田驻戍,用于军事防御,后来随着家属随军落户以及民众投靠,堡的规模逐渐发展起来,如张家口堡、柴沟堡、来远堡等,都属于这类情况。”孟琦说。

长城相关地名中,“堡”的等级虽然不高,但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却超乎人们的想象。如果说,柴沟堡留给后世的是暖暖的人间烟火气,那另一个带“堡”的河北地名,则书写了历史的冷峻。

土木堡,位于今张家口市怀来县,原为驿城。该堡唐末始置,原名统漠镇、统幕城或统幕店,明代讹称为土木堡,明永乐初年置堡,永乐二十年(1422年)重筑,后因战争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一桩足以载入史册的事件在这里上演。

当年,明英宗率军北伐,在土木堡,蒙古瓦剌部以3万士兵击垮明朝50万军队,并俘虏了御驾亲征的明英宗,史称“土木堡之变”。第二年,瓦剌挟英宗南下,攻破紫荆关后从南部进攻北京,这一事件险些改写了历史。

“‘土木堡之变’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内长城的修建。”孟琦说,明朝虽然在王朝建立之初就开始修长城,但真正大规模、全面修筑长城,是在英宗统治时期,特别是土木堡之变后。

长城地名等级中,“堡”之上还有“卫”“所”“镇”等,这些记载了厚重历史的长城建筑,有的虽已不存,但沿用下来的地名,为我们讲述了它当时的地位。

在长城地名中,含有“卫”字的地名往往等级较高。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推动下,从2022年开始,张家口市万全区复原以前万全右卫城的主要生活区和街道原貌,修复城中玉皇阁、文庙、指挥使官署等古建筑。预计到2023年年底,项目一期就能运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这座承载数百年历史的长城卫城注入了新活力。

杂志6月43.jpg

“在明代,宣府镇辖宣府前、左、右卫,万全左、右卫,怀安卫等11卫和云州、龙门等7个千户所,城堡若干。这当中,万全左、右卫城是战略地位上仅次于宣府镇城的存在。”孟琦说。

今日万全区的名称正是源于万全左、右卫城的修筑。万全地处坝上坝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地“北枕长垣、面临洋水、左挹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在此建城实乃“万全之策”,万全由此而得名。

除了“卫”,名字中含“所”的也属于较高等级地名,如今天赤城县的龙门所。

长城地名单位中,镇城是最高的一级。

宣化,明代称宣府镇,就是长城九边重镇之一。

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古城的中轴线上,清远楼坐落于此。今日站在清远楼上极目四望,残存的古城墙,正南的拱极楼、西边的大新门勾勒出600多年前宣府镇城的宏伟轮廓。

宣府镇城地位之重要,从当时的城内布局可以看出来。《宣化府志》记载了宣府镇城的布局:“方二十四里有奇。旧有七门,东曰定安,西曰泰新,南曰昌平、宣德、承安,北曰广灵、高远。”

“当时宣府镇城不仅在北方诸镇中首屈一指,就是在全国的城市中规模也不小。”孟琦说,明代宣府镇城七门一关,仅次于京师的九门格局,它不仅是军事防御中枢,本身也因为城墙高大,成为具有独立作战功能的军事堡垒。

据记载,宣化早在唐代就开始建城,元代称宣德府,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扩建成为宣府镇城后,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因距京师最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宣府镇城在明代被列为“极冲”之地,特别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宣府镇城更是保卫京都的咽喉要地,于是便有了“九边冲要数宣府”之说。

遍数河北与长城相关的地名,数量多,等级丰富而类型全,这些流传下的地名,不只承载了历史和过去,时至今日,即便长城的作用和意义早已发生了变化,这些地名却仍在记录着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转自河北日报)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责任编辑:赵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