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护古树名木 共享生态河北

青龙“保姆式”养护古树名木

2023-04-23 10:01:27 来源:秦皇岛日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5月31日,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龙潭村到处郁郁葱葱,一走进村内的五道沟自然片区,扑鼻花香便盖过了草木的清新。

带队来养护古树的青龙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王华说到,那棵在此生长了300多年的暴马丁香树,一定又已经花开茂盛、华盖满头了。

走到树前,看着“老朋友”的状态如此好,王华和同事们一脸欣喜。紧接着,他们开始仔细地观察起枝干、花叶的状态,有针对性地为树冠喷洒药剂——这是一支专为青龙境内古树“治病”的小分队。

最近一个月里,青龙这支由120多人组成的树木“医疗队”已分成小组,翻山越岭地“问诊”了近千棵登记在册的古树。

为了保护好森林资源中的瑰宝,近年来,青龙对境内的古树进行了全面地巡查、梳理,将名木古树重新录入“户口”,进行责任清晰的“保姆式”养护。每年一次的病虫害防治行动的脚步,也一直在继续。

 8328株沧桑古树有了新“户口”

5月31日中午,青龙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还在为龙潭村的古暴马丁香树喷洒药剂,村主任孙海军也赶来协助工作。

老孙今年60岁,打小就在这棵大树下玩耍,当年,连最年长的老人也说不清它的岁数。“直到这两年,县里又查了一遍,好多信息咱才知道,它有380岁了,是国家二级保护古树,能长到现在的模样,特别‘金贵’。”孙海军说。

暴马丁香树为灌木或小乔木,一般最高不超过10米。而龙潭村的这一棵,树干笔直粗壮,已经达到14米,树冠幅围9米,形状圆润,一眼看去,如古代女子盛装戴上的凤冠,钗花满头,雍容华贵。

如果你曾在院落里,为捧出一簇簇白色小花、散发满园香气的丁香树驻足过,一定会被眼前这棵暴马丁香的繁盛而震撼,那一树云团般的白花吐蕊,引来数不清蝴蝶飞舞,在开阔的山野间,依旧芳香浓郁。

“这几年,树的情况非常好,县里还重新给它修了护墙。现在,村里发展旅游、治理了环境,老树也保护得越来越好,咱看着高兴。”孙海军说。村里人对老树的感情很深,都很感谢一趟趟地为它而来的人们。

2017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响应上级部门号召,全面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工作,组织专业人员摸排、发动百姓提供古树信息,查清古树名木资源的基本情况、保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逐一进行登记,建立起专门的档案。

普查结果显示,全县共有古树名木8328株,其中古树6828株、名木1500株,分属19个科、26个属、31个种。这些树木分布于青龙15个乡镇,几乎全部位于野外山岭间,呈现出“多、奇、大、珍”的特点。

马圈子镇三十六磙子村树龄500岁的古榆树,树高和冠幅都达到了30多米,身躯雄伟,茂密参天;肖营子镇下抱榆槐村的古杏树傲立崖边,树分双干,树龄118岁仍抱果丰硕,年年红杏绿叶相映;龙王庙乡郝杖子村的古流苏树,已生长了200多年,植株高大优美、枝繁叶茂,花期如雪压树……

如今,青龙境内的8328株古树名木已经全部登记入册,并进入到动态化的监管养护中,仅在龙潭村,就有两棵古树榜上有名。

“龙潭村另一棵古树,是500多年的栗树。这次普查,我们根据青龙种植板栗历史悠久的情况,把栗树也统计了进来。凉水河乡下草碾村的那棵千年板栗王,也修葺了防护措施。”王华说,“摸清底数后,我们每年都要对古树进行后续保护和病虫害防治。”

 山间“问诊”筑牢古树保护屏障

离开龙潭村,王华和同事们又赶往草碾乡的青龙湖保护湿地公园,那里还有一棵百年古松在等待他们的探访。

对于不同种类的树木,工作人员已可以熟练地采取针对性治疗方式。来到这棵四五人才能合围的古松面前,他们将一个害虫诱捕器轻轻地挂在了老树的腰间。

“树和人一样,岁数越大,健康风险就越大,任何病虫害都可能致命。”王华说,“六七月份,是松树病虫害高发期,松毛虫、松大蚜等害虫活动频繁,一定要做好预防。我们对树木情况的了解,也在于形成了完备的防护管理体系。”

近两年,摸清古树名木底数后,青龙满族自治县马上开展了保护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林长负责制,层层认领,定期组织林业专家对全县名木古树进行巡查会诊,及时掌握树木生长状态,开展病虫害防治,建立起责任明晰的“保姆式”管护机制。

这样的工作方式,让青龙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通过大枝支撑、固体添堵树洞、垒砌挡墙、施有机肥等多种措施,青龙已经养护45棵古树名木,包括油松、五角枫、板栗、柏树等树种,共投入资金24万元。

在现场,工作人员为古松布置完诱捕器后,又开始细致地喷洒药剂,大树随风轻摆厚重的枝丫,仿佛向人们的温柔相待致意。

“青龙是林业大县,山林面积广阔,要及时走到每一棵古树前,是个艰巨的任务。”王华说,“但这也是我们一定要去做的。”

“这些古树名木,挺立过漫长岁月,有的在先辈手中种下,陪伴了村庄一代代的烟火,有的在山野间顽强生长,它们是大自然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科研价值。如果不加以保护,遗憾将难以弥补。我们的行动会一直继续下去,这是一件意义长远的事。”工作人员说。

来源:秦皇岛日报

责任编辑:刘阳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