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北十大新闻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十大新闻人物

郭进考:49载求索只为一粒“金种子”

2023-01-03 17:50: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人物名片】

郭进考,曾任石家庄市农科院院长、河北小麦育种首席科学家,现任河北省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49年来,先后育出33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品种,推广到8个省份,累计种植面积4.2亿亩,增产小麦105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创造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郭进考的49载育种生涯,始于一个朴素愿望。小时候“一个窝头掰三瓣儿”的光景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深处,让乡亲们“粮丰囤满”的梦想就此扎根心中。

1973年农校毕业后,郭进考被分配到石家庄地区农科所,定岗在小麦育种室。为了育出一粒“金种子”,他利用业余时间“嚼”了十几部农业专著,写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育种材料匮乏,他带领同事向外求援,哪里有专家就去哪里拜访。为缩短育种进程,他和同事们成了“候鸟”,河北、海南一年两种。

十几年磨一剑,1988年,郭进考课题组培育多年的冀麦26横空出世。当时普通小麦亩产只有二三百公斤,而冀麦26在大面积种植条件下,亩产达400多公斤,实现了小麦由中低产到中高产的跨越,成为本区域第6次品种更新的主要品种,并迅速推广到北方六省,轰动了半个中国麦区。

此后,郭进考团队又提出“降秆、稳穗、增粒”技术路线,培育出早熟高产品种冀麦38,1998年取得了亩产613.34公斤的高产,不仅刷新了河北当时高产纪录,也一举将河北小麦产量带入“亩产千斤”的新时代。该品种成为上世纪90年代全国10大品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为华北地区一年两熟制小麦高产提供了品种支撑。

就在河北高产新品种小麦连破纪录时,郭进考察觉到:高产品种多不耐旱,产量越高,需要的水越多。但现实情况却是,河北水资源短缺,是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郭进考团队随即把育种方向由单纯高产转到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上,开始寻找最“耐渴”的种子。

通过反复技术创新,最终,“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这一节水高产育种新方法被创造出来,并育出节水与高产相结合的新品种石4185,创亩产716.7公斤高产纪录,成为国家标杆品种,在全国8省(区)推广面积上亿亩,增产小麦21.2亿公斤,节水16.3亿立方米。

随后,石家庄8号、石麦15、石麦22……一批更优异的节水抗旱与稳产高产相结合的新品种相继问世,实现“一水保千斤、二水一千二”的新突破。

2021年,郭进考技术团队培育出的具有节水、抗倒、抗寒、高产等特点的超高产节水品种“马兰1号”通过省级审定,当年创下亩产超800公斤的纪录。

33个优良品种的成绩,没有让郭进考止步。目前,他的团队在和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等单位合作,进行种质资源交换使用、杂交后代异地选择。他的育种之路,仍在麦田延伸。

(文/河北日报记者赵红梅)

【网友评价】

网友“清明风月”:被郭进考专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感动,他本是就是一粒精神的种子。

网友“上上签”:我们种的就是郭进考团队培育的小麦品种,产量不错,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农业科学家。

责任编辑:李亚萍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