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大众评论| 梦想挂枝头 花开别样红——黔剧《腊梅迎香》观后断想

2022-09-12 20:34:02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9日,“十三艺节”网上直播有六部剧。同一时间只能看一部,我决定观看黔剧《腊梅迎香》。之所以选择观看这部剧,很大程度上是黔剧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戏曲剧种对我的吸引。我虽然长期生活在华北平原,但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一种莫名的喜爱,喜爱这些文化天然的带有一种诗意的浪漫气息,尤其对少数民族地方戏曲剧种更是情有独钟。但是很惭愧,尽管我对贵州地区,对贵州地区文化一直心向往之,却对黔剧知之甚少。预告今晚有黔剧上演,遂紧查资料,以便更好地观摩剧目、理解剧目。资料显示:黔剧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是在贵州曲艺扬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清代康熙年间,贵州扬琴开始在贵州境内流传,1960年正式定名为“黔剧”。

果然,大幕开启,随着德龙主任那一锤锤的锣鼓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清新、淡泊、神秘、浪漫的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云雾缭绕的叠嶂层峦,而一首具有浓郁山歌情调和伤感情怀的地方歌谣“山对山哎岩对岩,游子亭上等妹来。双眼望穿无桥路,我的妹呀,不知你还来不来……”便从山崖间飘荡而来。随着剧情的深入,这种具有山歌特色的行腔方式以及独特的民族服饰便成为我们了解黔剧的最好切入点。正如资料所示,黔剧是在贵州曲艺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在每段的黔剧唱腔里,我们还能明显地感觉到其间所带有的说唱艺术的踪迹。这令我感到亲切。因为华北地区诸多说唱艺术以及从说唱艺术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曲剧种,可以说家喻户晓。另外,黔剧唱腔虽然用贵州方言演唱,以贵阳官话及黔西话为代表,属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其声、韵、调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但并不妨碍我们欣赏,无论其唱腔还是念白都晓畅易懂,几乎不存在语言上的障碍。这极大地消除了我心理上的顾虑,因为一开始我是做着“听不懂”的心理准备的——想着主要看字幕吧!其结果令我大喜!

虽说最初选择观看这部戏是因为剧种本身的魅力,但在观剧过程中,我渐渐被剧情所吸引,被主人公淳朴、善良的人性魅力所感染,更被她执着、坚韧、“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意志所震撼。黔剧《腊梅迎香》讲述的是贵州省在脱贫攻坚历史进程中,被誉为“当代女愚公”的邓迎香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自我成长的故事。

贵州深山腹地有一个叫麻怀村的小山村,祖祖辈辈脚下无路。19岁的迎香,一个长在富裕村的坝上姑娘,爱上了麻怀村的小伙子燕林。父母反对,族人施压,都没有撼动生性倔强的迎香炽热的爱情,她毅然自嫁穷山沟。然而命运弄人,厄运接踵而至。先是生病的儿子因为山高路远,死于就医的途中。为了改变麻怀村因闭塞而物质贫困、思想落后的现状,迎香提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设想,贯通一条穿山隧道。为了筹措开凿隧道的钱,丈夫燕林及村中的壮汉们远走他乡下井挖煤,不料没多久丈夫死于矿难。每次遇到关卡、遇到困境,善良的父母都来接她回家,可每次都是鼓荡在她心中的那个遥远而坚定的梦想和对这片土地上亲情、爱情、友情的眷恋让她留了下来。迎香在人生的艰辛、险关中成长。她始终走在不断挑战的路上,而每次置死地而后生的背后,都是梦想和爱化作有力的精神支撑,都有一个咬紧牙关一路向前的不屈的灵魂!正如歌中唱到:“心是一片土,种上一个梦,梦想挂枝头,花开别样红。”正是主人公迎香典型形象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个普通农民,邓迎香“愚公移山”般的感人事迹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更值得颂扬。但作为一部艺术作品,从结构铺排上并不复杂,虽然剧作重点描写了邓迎香三落三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悲惨命运,但其结构本身并没有形成具有内在爆发力的矛盾冲突,情节叙述简洁明了、人物情感朴素内敛。而最终打动我并使我泪流满面的,却是剧作结束后,背景屏幕上伴随着一张张现场工作图片和一面面朴实无华的笑脸而显示的那一串串无声的数字:麻怀隧道自动工以来,村民们手刨锄挖,燃烧蜡烛2300多支,投工5800多人次,凿出炮眼2000多个,燃烧煤油100多公斤,挖出砂石约1.5万立方米,几十户村民凿穿大山历时13年,开出一条宽4米、高5米、长约216米的山中隧道……这一工程如果放在机械化的现代大企业面前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大山深处贫困小山村几十户普通的农民来讲,是何等的意志、韧性和信念令其十三年如一日,用最原始的开山工具,顶风冒雪、忍饥挨饿,凿出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康庄大道”!从照片上,能看到他们虽设备简陋但毫不气馁的神情,看到他们虽身体疲惫仍灿若骄阳的笑靥,看到他们虽大山横亘仍倔强地、不屈地甚至是执拗地一锤锤、一锹锹向前凿、铲的身姿……我不由发出浩叹:天底下竟有这样的“愚公”“愚婆”!天底下真有能“移山”的“愚公”“愚婆”!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力量!联想中华民族远古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似乎觉得不再是一个个神话传说,而已经演化成当代活生生的现实人生。他们都是从最初改变自身的生存困境,发展到改变种族的生存困境,继而改变全人类的生存困境。从他们身上,我们体会到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潜能,看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之所以历尽苦难仍长盛不衰、奋勇向前的巨大生命力量!

美哉,黔剧!壮哉,《腊梅迎香》!幸哉,我今天选择看黔剧《腊梅迎香》!(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王露霞)


责任编辑:王建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