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美家风故事 │王利明家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22-09-09 08:51:5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我出生在一个这样的家庭,从曾祖父开始,开启了四代人从事教育事业的接力。曾祖父曾就读于私塾,学习刻苦用功。20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迫中断学业的曾祖父参加了革命。

曾祖父曾经受命于中共大名县委,组建了镇上的第一所学校。他一辈子历经坎坷,对教育倾注全部心血。可惜曾祖父早早去世,仅留下家谱里的寥寥数言:“雅中读书,刻苦自励,教授乡里,乐研善教……”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时间已过去70余年,但曾祖父传承给我们的爱国、乐教精神,却历久弥新。

受曾祖父影响,祖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到学校工作,当时学校建校不久,基础设施匮乏。作为老师,祖父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上课时间,祖父带学生识字读书;下课后,他带着学生砌墙垒院,建设校舍。

祖父一心扑在学校的事业上,在那所仅仅5间土坯房子的小学校里,走出的大学生却连续多年在县里遥遥领先。很多学生逢年过节都要来拜访祖父,祖父总是嘱咐他们说:“你们一定要做好人,要坚持读书、报效国家。”

我的母亲也是一名教师,儿时记忆中,妈妈很忙,每天天不亮就去学校,冬天给教室点炉子、夏天给食堂熏苍蝇,上课后还要巡视课堂、巡查校园……那时不明白,她为什么总是那么忙碌,直到后来帮她整理工作笔记,才真正了解了忙碌背后的真相。

“要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急于求成。”母亲这句话后面,记录了当年的一个故事。四年级班上有个学生厌学,说什么也不再回学校,母亲连续家访十余次,最后陪着家长把孩子送到县里餐馆打工,几天的生活磨炼,终于让孩子回心转意,再也没有出现厌学行为,孩子最终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

王利明母亲获得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作者供图

“要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带有偏见。”母亲这句话的背后,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个孩子因为多次和别人打架被班主任送到母亲办公室。母亲见他灰头土脸,就让他洗把脸,还拿出一块新毛巾给他用,孩子迟疑着不接,但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原来,这个孩子是气不过自己的妈妈被人嘲笑。母亲知道后没有批评他,陪他聊了很久,并鼓励他。后来,那个孩子参军,立了二等功,留在部队,一直驻守在边境线上报效国家。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十多个笔记本,写满了妈妈的工作笔记。2017年,妈妈获得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活在教师大家庭的我,从小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敬畏和向往,恰如歌声里唱的那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王利明老师于2017年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作者供图

自走上讲台,至今已有15年了。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我注重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让学生受教育、受熏陶,懂得“做事先做人”的道理,明白读书做学问的初衷和追求。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于2017年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19年获得河北省高校辅导员“大家访”活动先进个人,2020年获得河北省地矿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技术骨干人才”,2021年获得河北省新时代“冀青之星”等荣誉称号。

一门师表,三尺讲台,代代家传。在我们这个四代教育世家,曾祖父、祖父、母亲都给我树立了良好榜样。我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做“教育的行动者”“灵魂的塑造者”“文化的守望者”,用有温度、有情怀、有获得感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作者:王利明,工作单位: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善美家风故事持续征集展示中,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点击下方活动专题,详细了解活动要求。活动咨询电话:0311-67562519)

【“喜迎二十大·共传好家风 2022年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专题】




责任编辑:孙明霞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