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艺术评论| 无私的追梦者——评话剧《桂梅老师》

2022-09-01 11:55:41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参演剧目,话剧《桂梅老师》在石家庄人民会堂精彩亮相,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的传记剧,由云南省话剧院、云南省戏剧家协会联合出品,将代表云南省角逐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桂梅老师》以感人至深的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师德风范,树立了一位以拳拳母爱、涓涓深情教书育人的共产党员形象,桂梅老师的无私奉献和执着信念打动了无数观众,她探索形成的“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教学模式,用红色基因树人铸魂,也在剧作中得到了细腻展现。

《桂梅老师》的编剧可谓独具匠心,围绕“如何讲述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的话题,让宣讲团成员与桂梅老师展开对话,回望主人公的“来时路”,如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串联起一个个鲜活笃实的故事,带领观众零距离触摸感知桂梅老师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为实现初心誓言而百折不挠的意志。这种对话的形式,既容易引出一个个故事的“话头”,很自然地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同时,又是带着问题开启和转入下一个故事单元,随着疑问的消释,桂梅老师的形象也越来越丰满生动,可亲可敬,这比用抽象概括的言语平铺直叙地讲述她的“事迹”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桂梅老师》以发展的眼光、朴实深情的笔触展开对主人公心灵和精神世界的描摹。桂梅老师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女杰”,更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正如话剧开场时,桂梅老师屡次强调的自我定位:我是个普通人。随着剧情的进展,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她平凡中的伟大,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讲台上下的桂梅老师以其言传身教和无私之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华坪女子高中的学生和儿童福利院的孩子都尊称她“张妈妈”,在桂梅老师的鼓励和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山区女孩走出大山,知识带给她们掌控自己命运的意识和力量,为她们打开了更加广阔的人生境界——更丰富,更精彩,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桂梅老师是个“穷人”,她穿着露出破洞的裤子去北京参加党代会,被新华社记者拦住,询问个中缘由,由这绝无仅有的“奇景”引出背后的“奇情”。她到外面开会,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请求将每天125元的伙食费提出来带回去,因为那些钱可以供福利院的孩子们吃一个月,每次参加县里的茶话会,她都要把剩下的瓜果全部兜走,带回福利院给孩子们吃。她身患多种疾病,时有生命之忧,却不为之多虑,只想提前预支自己的丧葬费,以便用到福利院的孩子们身上。为了开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到处募捐,拿着自己的一摞证书,请求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却遭到一些人的无端猜疑和恶意嘲讽,她忍辱负重、含辛茹苦,不计得失,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要改变大山里的女孩子们失学、辍学、早婚、在贫困和愚昧中挣扎沉沦的命运轮回。

看上去如此“抠门儿”和寒酸的桂梅老师却是一个精神和情感上的“富翁”,她耳闻目见、亲身经历的一切——对福利院的孩子们而言,喝一杯酸奶都是奢侈的享受。山里的女孩,即使考上高中,家里也难拿出学费,或者外出打工,或者放羊、种地,贴补家用,很多十五六岁就要出嫁,踏上那条山里女人祖祖辈辈循环的老路。这些令人心酸和悲伤的见闻使她变得愈加克己和忘我,将三十万元奖金捐给福利院,为自己的外甥治病却无能为力。丈夫早逝,自己也时刻遭受多种病痛的折磨,却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忍耐力坚持工作。为了募捐的事情,未能赶回家与哥哥见上最后一面。桂梅老师克服一己、一家的艰难困苦,将伤恸埋在心底,却耗费全副心神甚至生命专注于“教书育人”的事业。舞台上,桂梅老师一分一毫地计算着物质上的开销,动情地倾诉着对丈夫和亲人的思念,述说着萦绕心头的对亲人的抱愧,却始终无怨无悔地坚守着理想,传递着爱。正如她常说的,爱是需要良性循环的。桂梅老师就是爱的动力源和传播者。

《桂梅老师》讲述的每个故事都直抵人心,令人情不自禁,感动落泪,作为一个执着的追梦者,她最大的梦想是筹建免费的华坪女子高中,这也是全剧的高潮。编剧王宝社十几年来关注采访张桂梅的事迹,他为这个“追梦者”梳理了梦想日渐清晰和坚定的过程,有很多瞬间,桂梅老师感到“心被扎了一下”的刺痛,正是这些“刺痛”激发了她的梦想。最初是桂梅老师在民族中学任教时,不时遇到教室里的“空课桌”,这些课桌的主人大部分是山里的女孩子,因家庭贫困等原因辍学。再是桂梅老师在家访时,看到山坡上放羊的女孩,迷茫的眼神望着远方,对她说“想读书”。随着孤儿院的孩子们渐渐长大,桂梅老师发愁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怎么才能支持这些衣食都依靠救济的孩子上高中?民族中学的校长曾说桂梅老师所带的班级只要有三个人考上高中就行,实际上她十倍完成了任务,但大多数考上高中的女孩很快辍学,或打工,或嫁人,总之半途而废。这令桂梅老师十分痛心,坚定了她要办免费女高的决心。那些因愚昧而产生的家庭悲剧,更使她忧心如焚,抱着“能捞一个是一个”的信念,她倾尽心血帮助山里的女孩通过读书彻底改变命运,斩断贫困和愚昧的代际传递。

华坪女高终于建起了教学楼,却无围墙,无保安,无食堂,无厕所,无法洗澡,总之,一切生活必须的设施十分简陋,仅仅三个月,老师纷纷辞职,一些家长领回学生,学校陷入困境。桂梅老师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坎儿”,她甚至想办好移交之后,到虎跳峡自杀,是留下的六个党员给了她信心,她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共同的信仰凝聚起巨大的力量,支撑他们将教书育人、扶贫济困的事业进行到底。

《桂梅老师》更新了观众对大多数英模传记剧的刻板印象,桂梅老师不同于概念化、标签化、同质化的榜样形象,她身上有着人性的丰富维度和复杂交响。她极其坚强,贫穷、困窘、病痛、孤独,遭人误解、奚落,这一切都不能打倒她,她有能屈能伸的豁达胸怀,有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强悍韧性,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助力她跨越坎坷,将好事做到极致。但她又有极其脆弱的一面,常常独自哭泣,这泪水,有苦涩,有痛楚,更有同情,有感恩,可谓五味杂陈,如同她常说的一句话——“哭了就知道怎么做了!”她是一位充满温情和大爱的母亲,又是一个极其严厉的“大魔头”,一旦触碰到她为人处世的底线,她批评起来不留情面。她有极强的党性原则和组织观念,这方面不容许有丝毫的亵渎和忤逆,否则会遭到她雷霆万钧的斥责和反击。桂梅老师鲜明的个性、高尚的人格、深挚的情感,使这部剧具有了征服人心的感召力。

纵观全剧,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桂梅老师》的戏剧冲突源于人物心灵的撞击和情感的内在张力,完全是一种“非虚构”的舞台呈现。信仰的力量、无私的爱心让桂梅老师的梦想照亮了现实,她的精神魅力如一泓永不枯竭的清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川平)

责任编辑:王建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