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组二等奖】文明不曾消失

2022-07-28 15:13: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石家庄市平山县平山中学20203 班   苗力扬

著名的文学家歌德曾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是这片历史悠久的热土散发着无比璀璨的光辉。

“礼”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展示给世界最鲜明的一面旗帜,但现如今的社会状况,已无法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大谈礼仪且引以为荣。科技经济高速发展,在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车水马龙的社会缺少了我们最本质的东西——礼。

燕山大学校长曾写过这样一句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一个人的仪表就代表着自己的整体形象。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仪表不仅要得体且要大方端庄,这样才能展现出一个有为青年文明激情有活力、敢作为的一面。

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谦恭之礼是我们心灵的一扇窗户。毛主席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就养成了尊师敬长的美德,即使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仍能以礼待人。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中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们敬酒,老人们拱手推辞道:“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爽朗地笑言:“尊老敬贤,应当应当。”伟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处于新时代的青年呢?

文明不曾消失,它穿梭于新时代青年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别人为自己倒水时切勿干坐着,应当以手扶杯点头致谢;用水壶倒完水放回原位时,壶口不应冲着他人;与长辈敬酒时自己的杯口当低于长辈的杯口;吃饭时端起碗,勿在盘子里挑拣;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礼仪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习惯,文明礼仪更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言。礼仪是发自内心真诚待人,身边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处处饱含礼仪。

文明不曾消失。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见到老师时热情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修养。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让文明在我们心中驻扎成长,守公德,严私德,争做文明有为青年。文明谈吐,文明举止,文明做人,文明做事,让中国传统美德弘扬久远,争做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吾辈青年定不负韶华,不负国家!

指导老师:王风梅

责任编辑:闫漪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