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美家风故事 │李宏塔家庭:“祖父的遗产仅一块大洋”

2022-05-27 15:08: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李大钊之孙李宏塔(前排左)回到家乡乐亭县,将自己的“七一勋章”捐赠给李大钊纪念馆。 作者供图

2021年7月14日,72岁的李宏塔回到家乡河北省乐亭县,亲手将刚荣获的“七一勋章”捐赠给李大钊纪念馆。

李宏塔是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他还有一个更具光环的身份——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之孙。他的父亲李葆华是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七一勋章”是党内最高荣誉,李宏塔非常珍视,更愿意将这最高荣誉献给祖父,作为红色家风传承人的最高献礼。

李宏塔父亲去世后,曾有记者采访,“您父亲留下了多少遗产?”“李大钊的子孙不需要什么遗产,有精神遗产就足够了。”李宏塔态度平和,没有一丝刻意,他的淡然发自内心,是世代传承的精神根植于血脉之中。

1918年,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1920年,又担任北大教授,加上在多所大学兼课以及稿费等,每月收入颇丰。然而,李大钊一家生活却非常简单。与同时期的北大教授置房、购车、休闲娱乐不同,他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用在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建党的事业上,当时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刚刚成立没有经费,李大钊就当众表示每月拿出80元解革命之需、同志之难。

李大钊牺牲后,《晨报》《顺天时报》等报道:“李大钊平昔不事储蓄,身后极为萧条”、李宅室中“空无家俱,即有亦甚破烂”、李夫人手中“仅有一元生活费用”。

在清贫和艰辛中成长起来的李葆华等子女不仅继承着父亲的革命事业,也秉承着父亲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一心为民的初心使命。

李大钊之子李葆华(右)与父亲的习好相同,热爱读书。这是他晚年在家中与孩子们讨论《李大钊诗文选集》的情景。 作者供图

李葆华一生从未向党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任何时候,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服从组织,没有意见”。日常衣着一套礼服、一件羽绒服,十几年不曾换过,身居高位多年的李葆华,生活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他一直居住的20世纪70年代建的房子内摆放的也是老旧家具,客厅的沙发坐下就是一个坑。

李葆华一家在北京香山李大钊烈士陵园合影。 作者供图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手书的对联,也是李家人珍视若生命的宝贵精神遗产,如同传家之宝、家族符号,镌刻在每一位李家后代的心上。

李大钊之子李葆华(右)和儿子李宏塔对弈。 作者供图

李宏塔在安徽担任民政厅厅长期间,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20年来,他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才将自行车换成电动车,自己还笑称是“与时俱进”;他曾4次主持厅里的分房工作,却没给自己留下一套,住在只有55平方米的两居室里,退休的时候,存折上的数字却不到1万元。

原来,李宏塔同祖父李大钊一样,把钱用在关爱贫苦百姓、无私助人的奉献中。到农村看到五保户家的房子漏雨、到福利院看到老人被子薄、到低保户家看到过年包饺子的面没买,他都会慷慨解囊,全力相助。

一根红线系三代,一种家风传初心。李大钊仅1块大洋的遗产,留下的却是丰盈的革命史迹、李家人珍视若生命的家风和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作者:甄珍,工作单位:唐山市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

(善美家风故事持续征集展示中,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点击下方活动专题,详细了解活动要求。活动咨询电话:0311-67562519)

【“喜迎二十大·共传好家风 2022年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专题】




责任编辑:孙明霞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