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袁隆平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 享年91岁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巨星陨落 致敬缅怀 袁老走好!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1月3日在长沙表示。自1961年偶然发现天然杂交稻以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让中国水稻亩产由300公斤上升到1000公斤以上,为解决人民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袁隆平对年轻人最大的期盼

今天,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你长眠我常念。送别的日子,不禁忆起他对年轻人的喜爱和期盼。在被问到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时,袁隆平说,“希望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靠这些年轻人。”听到了吗?这就是袁隆平对年轻人最大的期盼。

2021-05-24 14:36:36[详细]

送别袁隆平

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铭德厅开始。

2021-05-24 14:00:43[详细]

袁隆平的这些老照片,看着看着就哭了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

2021-05-24 13:55:00[详细]

袁爷爷留下的这粒种子,我们如何传承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院士,用一生诠释着这句话。

2021-05-24 09:59:44[详细]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两个梦想造福全

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网络,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寄托哀思,表达对袁老的敬重和悼念。这位老人为解决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饥饿问题倾尽一生。虽然袁隆平院士离开了,但他留下的种子已改变了世界,而他两个未竟的梦想也将继续指引后人,为消除全球范围内的饥饿而努力。

2021-05-24 09:25:00[详细]

受习近平委托 许达哲看望袁隆平家属并转达亲切问候

​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23日下午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专程看望了袁隆平同志的家属,转达习近平对袁隆平同志的深切悼念和对其家属的亲切问候。

2021-05-23 18:22:00[详细]

铭记,袁隆平说过的那些话!

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今天,一起回顾袁隆平说过的那些话,记住这位解决了数亿人粮食问题的英雄↓↓↓监制丨徐冰主编丨蒋安琪编辑丨张云婧校对丨高少卓。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的追求。

2021-05-23 14:01:50[详细]

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

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一颗是编号为17606的“吴孟超星”——两位科学家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他们身上最闪光之处,就是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让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

2021-05-23 11:12:47[详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稻济世 万家粮足

在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很多新来的研究生第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都是在稻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发文明志:全体干部职工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业,继续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拼搏,开拓前进。夜空中最亮的星,将指引我们前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杂交水稻》杂志副主编胡忠孝说,自己出生于湖南郴州莽山山区的农村,是袁隆平院士的精神激励着他选择了农学,激励着他一直向着杂交水稻的前沿探索。

2021-05-23 11:12:27[详细]

泪目!网友集体缅怀袁隆平:您是看着我们吃完午饭才走的

一起缅怀,愿袁老一路走好,天堂满是稻花香~监制:张春梅赵净策划:关宇玲设计:刘启阳。

2021-05-23 11:11:25[详细]

稻香泽被华夏 英雄本是老农

袁隆平科研团队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中国已经实现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杂交稻的三次重大技术创新。袁隆平和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重要成员顶着巨大压力,重新研究两系不育系的光温敏特性,最终找到解决方法,让两系法起死回生,再次成为世界作物育种史上的重大突破。资料图片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1-05-23 11:10:55[详细]

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5月24日上午10:00举行

记者今天从袁隆平同志治丧办公室获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第六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至第十一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兹定于2021年5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

2021-05-23 14:16:25[详细]

陈洪新:被袁隆平引为知己和伯乐的河北人

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国杂交水稻历史上,有一位河北人被袁隆平引为伯乐和知己。他曾和袁隆平组成“黄金搭档”,一起为中国杂交水稻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甚至被袁隆平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祖”。

2021-05-22 21:23:00[详细]

视频丨袁隆平家里的灯全亮着,照着袁老回家

5月22日16点50分,载着袁隆平灵柩的车队驶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红网时刻5月22日讯(记者曾鹏辉张盟张必闻王义正吴公然何青)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有袁老曾经奋斗的岁月,培养的人才,以及曾经伴随他的一草一木。

2021-05-22 18:22:28[详细]

视频丨大批长沙市民聚集湘雅医院,送袁老最后一程

”从长沙芙蓉路到营盘路,市民鸣笛送别。今天下午,大批长沙市民聚集在湘雅医院,送袁老最后一程,他们高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红网时刻5月22日讯(记者张盟潘锦)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021-05-22 17:09:48[详细]

视频丨载着袁隆平灵柩的车队驶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载着袁隆平灵柩的车队驶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尽管长沙下着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门口挤满了人,市民们打着伞,送袁隆平老先生最后一程。红网时刻5月22日讯(记者吴公然何青)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021-05-22 17:58:40[详细]

泪目!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给母亲的一封信

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妈妈,稻子熟了作者|袁隆平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

2021-05-22 17:57:50[详细]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

耄耋之年仍投身稻田之间,这位“90后”,成为中国人心中真正的巨星。“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与世长辞,国人泪目。如今,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已突破1500公斤大关,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

2021-05-22 17:02:15[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