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起点制订生态建设规划 将设计10条城市风道

2016-01-24 10:21:2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孔思远
福州的森林覆盖率已达55.6%,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绿地植被,已然成为福州值得称道的生态名片,空气质量,更是居全国城市前列。福州市副市长高明介绍,福州已经建成84座城市公园,步行500米就有绿地、公园、广场,每一个城镇人口,平均拥有绿地面积达43.43平方米。富有福州山水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正在成型。

    这几天,“中国十大最美湿地”之一的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众多游客。他们漫步在景观步道,欣赏迷人的湿地风光,更希望能目睹来此越冬的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候鸟。

    “湿地是地球之肾,在保持生物多样性和调节气候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杨渭平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片省内目前最大的湿地公园已被列入国家和省、市的保护规划,将永久造福人类。他还想象着,从这里吹来的清新的风,沿闽江而上,拂去城市上空的尘埃,带来更蓝的天空。

    这已不再是梦想!福州近日公布了正在编制中的《福州城市热环境与风道控制规划研究》,通过建设城市风道,将东南方向的海风引进福州城。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张帆告诉记者,市城乡规划局正与多家科研单位联手,设计城市风道模型,从建筑、市政道路、开敞空间、重要通风口等方面构建城市风道。

    如何建设风道?张帐告诉记者,超长、超高、超阔建筑的板状排列,一方面会阻挡进入福州城的风,另一方面容易形成热量积聚环境,增强热岛效应,导致夏天高温加剧。对此,将在规划上重点控制闽江入风口和闽江两岸的建筑宽度、走向、建设用地、建筑间口率。在市区,也会控制建筑形态、体量、密度,建筑绿化、选材、颜色及临街界面。

    “现在沿江一排建的新高楼,如金融街万达广场,在规划上我们已经避免板状结构,尽量呈点状、分散布局,以利城市通风,有的在地块拍卖阶段就已经定好了建筑的相关指标。在城市部分地段,我们会规划增加道路开敞度与植被种植,用相对开敞的空间保障通风量,比如增加内河两侧预留绿地的宽度。”张帆说,“尤其是将来的福州新区建设基本上都在上风向,一定要避免圈城式建设,不堵住风口,形成风涌效应。”

    记者了解到,福州市将设计10条城市风道,依托闽江乌龙江以及内河水网,将海上季风引入城内各处,有利于形成一个能降温、除霾的城市生态布局。

    风道规划只是《“生态福州”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近年来,福州以规划先行引领生态建设,还编制了《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福州市环境总体规划》《福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福州市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奖惩办法》《降低福州城区热岛效应技术导则》《福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海峡奥体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已达到国家生态城区标准的福州海峡奥体绿色生态城区,就是一次成功的城市生态建设试验。“片区内的绿地下方有开挖的区域,覆土深度均超过1.2m,满足种植需求。片区内还建设了集中式下凹式绿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停车场都采用林荫树阵形式,铺装都采用渗透性嵌草砖。”张帆还告诉记者,在片区内的飞凤山公园,主广场及主园路均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停车场也采用渗透性的嵌草砖,服务建筑屋顶则采用绿色屋顶。

    这样的绿地系统,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还将成为福州城区近年来夏季持续高温天气的“退烧剂”。

    经过努力,福州的森林覆盖率已达55.6%,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绿地植被,已然成为福州值得称道的生态名片,空气质量,更是居全国城市前列。福州市副市长高明介绍,福州已经建成84座城市公园,步行500米就有绿地、公园、广场,每一个城镇人口,平均拥有绿地面积达43.43平方米。富有福州山水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正在成型。

    这样的成效,也离不开生态规划的有力执行。福州市根据规划分解了73个生态建设重点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推动规划执行落实。目前全市生态规划重点项目执行率达100%。(庄研 游笑春)

    点评>>>

    规划上水平,化解“城市病”

    热岛效应、空气污浊、交通拥堵……这些都是“城市病”。化解“城市病”,首要是规划。

    如何做好规划?刚刚结束的全省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规划要注重前瞻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着眼长远,不能脱离现实,也不能囿于现实,要超越当下、面向未来,保证方向,目标正确。

    就福州而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不少环境问题。将来发展,还要面临更多生态保护的考验。城市规划如何切实落实好环境优先的原则,要心中有数,脑中有图。记者在福州采访,印象很深的就是当地在未来的城市生态建设中下大力气编制绿色发展规划。有些规划如风道建设、绿道网总体规划等立足实际,既有很强的前瞻性,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高标准地推进城市建设。

    规划上水平,就能减少“城市病”。同时,要建章立制,维护规划权威,使之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让城市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合理。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看着舒心,住得放心。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