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教师现状窘迫 白天上课晚上搬砖比比皆是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4-17 16:20:57  责任编辑:孙婷

    “农村留不住好教师”,他说,“村里的老师到镇上去了,镇上的老师到县城去了,县城的老师到市里去了。民进中央对一百个县做调查发现,农村教师流失的问题很严重,在我们调查的对象里面,很少有愿意长期扎根和服务乡村的。”

    代表委员们的呼吁,推进教育公平,需要把更多的教育资源继续投向薄弱地区,尤其是妥善解决中西部和农村学校的师资短板问题。这也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反思:我们该拿什么奉献给他——大家心目中的最美乡村教师?

    为深入了解和研究福建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发现问题、补齐短板,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底开展了全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农村学校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较为艰苦,农村教师向城区流动现象突出。优于教师待遇的职业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年轻骨干教师向往的目标,报考公务员及参加沿海发达地区学校招考的教师人数不断增加。

    一些农村学校实际成了优秀教师的实习基地和培养基地,新进的教师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一旦崭露头角,要么跳槽、转行,要么就被条件更好的学校“挖”走。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7208位教师中,有2684位教师表示“正努力争取机会调到县城学校工作”,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55%正在努力争取机会进城。

    问卷调查表明,农村教师认为影响自身工作积极性的最主要因素,依重要程度居前三项的分别是:工资待遇低,占88.19%;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占52.86%;工作负担太重,占42.59%。在问卷调查中,有79.85%的农村教师认为,“在工资待遇上给予更多倾斜”是吸引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最主要因素。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李立敏说,全省农村学校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城镇学校。农村学校留不住人才,留不住骨干教师,导致农村学校骨干教师“空心化”现象,从而进一步影响农村生源的流向,恶化农村教育生态。他介绍,目前福建省正进一步采取措施,推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拓宽农村教师补充渠道,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农村教师渴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希望拥有更好的生活和改变下一代的命运。许多专家认为,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已不足以支撑农村教师留在农村。要改变农村教师严重流失的现状,国家政策和社会力量都要高度关注。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数据显示,2013年除自然减员外,中国乡村流失教师31.4万人,占上年乡村专任教师数的13.9%。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援引这个数据,对农村地区教师大量流失表示忧虑:“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人文环境差,很难招聘到教师。愿意前往农村任教的教师受对教育的热爱、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热情、建设家乡的决心等情感驱使,但这样的热情缺乏物质和环境的支持,很难长久。”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连续三年在全国政协会上呼吁为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涨工资。“仅从道德上让他们奉献,可能会有短期效果,不是长远大计,”俞敏洪说,如果农村教师的待遇赶上或超过城市教师,一定会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深入农村,从而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和质量的均衡。

    “要建立更好的人才扶贫机制,让更多人才到中西部去,到农村去,以解决师资严重不均衡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说,当前亟待建立中西部地区与内地沿海城市、农村与城市之间教育上的交流合作。

    庞丽娟建议,农村地区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各地应切实落实教育法和教师法对教师队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薪酬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可以设立国家层面的艰苦边远地区义务教育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特殊贫困地区教师提供更多福利。(新华网)

相关新闻

乡村教师手术当天“弯腰上课”感动网友

2015-04-11 15:52:06

任丘市蔡村大街小学老师刘德新,在做完肾结石击碎手术的当天忍痛弯腰给孩子们上课,感动了全校师生。很多网友誉其为“最美老师”,说他生动地诠释了“教师”这两个字的分量。

沧州献县乡村教师孙增来拄拐坚守讲台39载(组图)

2015-04-08 10:49:10

简陋的教室,培育着附近6个村的学生。十年来,有2000多个孩子从献县淮镇中心小学走出乡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叫孙增来。孙增来老师今年59岁,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但他拄着双拐在讲台上已坚守了39年。

献县乡村教师孙增来:拄拐坚守讲台39年

2015-04-07 10:04:41

在献县淮镇中心小学,简陋的教室中,坐着的是附近六个村的学生。十年来,有2000多个孩子从这里走出了乡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叫孙增来。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