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中国户籍改革进入深水区 平衡区域发展或是改革之根本

2014-03-20 17:16:38 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时冉王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始推行“农转非”政策开始,户籍改革已走过三十多个年头。然而,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户籍制度被捆绑了诸如住房、教育、养老、社保等诸多公共福利,使得“进城农民难享市民待遇”、“高额户改成本谁来承担”等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显。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人们对这一改革攻坚战给予更多期待。户籍改革为何成为难啃的“硬骨头”?进入深水区的户籍改革突破点又在哪里?

    24岁的刘丽丽(化名)离开山东农村老家来北京打工已经四年了,换过两份工作的她如今在北京一家医疗纠纷调节机构工作。像很多同龄人一样,刘丽丽带着“城市梦”在北京打拼。但和很多人不同的是,一纸农村户口让这个24岁的女孩在工作和生活中饱受歧视和委屈。她说:“有时候,户口本拿出来上面写着农业户口,经常会受到歧视,说你是农民工没素质,还说你是土包子。”

    目前,中国像刘丽丽的这样的“城市漂一族”约2.5亿人,他们被称为流动人口。他们来自农村或者小城市,虽然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却因为缺少一纸户口而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市民待遇。

    “上保险不一样,农村户口是上三险,城市户口就是四险。买房这方面,必须要5年以上纳税证明。不过,以我现在的收入状况也买不起。”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城市就业机会、生活资料供给不足,为了限制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口流动,中国的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如今,户籍制度已严重制约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但取消它却难走“回头路”。原因在于60年间,户口被附加了太多公民权益与社会福利,打破户籍壁垒必然存在利益再分配。对此,北京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位本地市民表示:“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已经人满为患了。开车上班根本走不动。买房难、买车难,还有小孩上学,像我们有北京户口的孩子想上好学校都不容易,竞争太激烈了。我觉得大城市的户口门槛不能降低。

    不过也有本地户籍人士认为应该开放外来人口的限制并不会影响本地户籍的利益:“人家(流动人口)也为你这个城市做出贡献了,为什么不能享受公平的待遇?不能因为怕竞争就不让外来人口落户。农村人优秀了可以来北京上学,你城里人竞争不过,就应该被淘汰。”

    一边是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一边是亟待解决的社会公平。尽管已经呼吁多年,但横亘在城乡、区域之间的这堵墙却迟迟难以打破,根本原因在哪儿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关键要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动力不足。他分析:“中央政府希望各地推进,但地方政府没有这个积极性。北京800多万流动人口,上海、深圳流动人口有1000多万,这些人在此工作,为城市做贡献,但他们的住房、流动儿童上学需要很大成本支出,各地对这些成本支出没有积极性。这就是追求短期效应,利用人口红利,但你的负担我不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中央出台措施,对各地解决外来人口设定解决指标。防止一些地方政府有所谓把外来人口赶出去的可笑说法。”

    有研究显示,目前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13万元,预计2030年前我国有3.9亿农民需要市民化。以此粗略计算,市民化所需公共成本约51万亿元。这对地方政府而言确实是一笔庞大的资金。不过,成本支出对政府而言真是无解的难题吗?

    重庆市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2010年8月全面启动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以来,已让近400万农民进城落户。重庆市发改委负责户籍改革的副主任徐强说,从重庆改革经验看来,通过有效借助市场力量,政府完全可以承受这样的改革成本。

    徐强表示:“就社保来说,是多元化的分摊,社保人员有自己缴纳的部分,企业缴纳的部分,有国家社保基金的基础养老金部分,这是多元化的分摊。再比如,如果农民退出宅基地,可以在地票市场上进行交易,购买地票的企业支付了成本,所以说政府的压力是可以承受的。”

    经过多年改革,如今地级市及其以下的小城市落户已基本放开。不过有研究显示,全国20%的流动人口集中在五个大城市,大多数的流动人口仍希望到户籍门槛并未放松的大城市落户。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段成荣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类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如果继续保持现有的城乡、区域发展格局,大城市必须要逐步放开户籍限制,但长远而言,区域平衡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他说:“户籍改革要突破字面意义,从发展格局来改变,要让更多城市发展起来,不要让所有的机会和项目都放在少数的几个大城市。从根上讲就是要区域均衡发展。”

    不过,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拥有优质的资源、较高的收入以及丰富的就业机会的城市无疑更具吸引力,在城市落户、在大城市扎根依然是很多人的梦想。

    “为了下一代更好的教育,为了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为以后发展做一些努力吧。” 刘丽丽说。

【责任编辑:孙明霞】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