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在河北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3-05 18:44:03  责任编辑:王春锐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河北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把河北的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接起来,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积极主动作为,推动河北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打破思维定势,强化协同发展意识

    “‘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曾是阻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璐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的背景下,京津冀三地必须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的意识。

    比如在交通布局、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上可以三地一起做规划,以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产业的合理分工等,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对河北来说,要更多从分担京津的城市功能、疏解京津大城市病等方面来定位和发展自己。

    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认为,要抓牢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河北必须在生态环境方面承担更大责任,必须千方百计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协同发展提供更大的生态空间。作为环保部门,要自觉地将我省的环保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盘子里来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提升宏观运作能力。坚定地把好新建项目的准入关口,不利于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的项目,环保审批一个也不放行,还要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进污染治理特别是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治。

    省商务厅厅长李石表示,省商务厅将结合自身职能,以主动促互动,强化与京津商务部门的对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快构建三方携手推进、三位一体发展的大流通、大开放新格局。创新京津冀商务工作协调机制,共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流通市场体系,推动京津冀市场融合对接、一体化发展。提升京津冀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联手打造招商引资平台、产业承接平台、自由贸易区平台,为扩大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是最大的受益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昌介绍,目前,我省与北京市签订了《关于深化工业与信息化合作的框架协议》。由工信部规划司牵头,召开了京津冀三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席会议,就环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及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推进等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承接北京锻铸造和家具等行业产业转移方案。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深化京津冀产业合作,努力抢抓京津功能辐射外溢机遇,编制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地图。

    立足自身优势,主动谋划、率先作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是河北借力京津人才、科技、政策资源优势,打好四大攻坚战,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重要机遇。”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员田学斌说,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河北要把自身的发展诉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求对接起来,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在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框架下,主动谋划、率先作为,积极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优化城镇布局、增强承载能力。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永久认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既要树立全局思维,服从大局,为首都分忧、为京津服务,又要在协同发展中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作为省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省发展改革委将全程参与首都经济圈规划、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京津冀城市群规划的编制工作,筛选确定一批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平台,全力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加快建设津保、京沈、京张、津石等客运专线,创新协调对接等机制,推动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运输发展至关重要。”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金浩表示,我省交通系统将加速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围绕这一目标,将重点加快现代化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加快现代化港口群建设,培育知名大港;加快机场体系建设。同时,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尽快实现京津冀区域内货物运输的“无缝衔接”和旅客运输的“零距离换乘”。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朱正举表示,全省住建系统将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参与京津冀城市布局的调整,加快建设一批生态环境好、商务成本低、生活质量优的城市,提高河北城镇化水平。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以京津为核心,共同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