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山寨”博物馆并非个例 揭其背后的真相(图)

民间收藏山寨闹剧频出

    去年3月一部名为《大收藏》的电视剧就拍摄介绍了冀宝斋的多件展品,其中“三英战赵云”以及“商周年间的瓷器”引发网络上的诸多吐槽。在圈内,包括冀宝斋在内的诸多民间博物馆已经被当作笑话谈了许多年。

    番禺宝墨园中有个赵泰来藏品馆,被业内人士视作与冀宝斋同一级别的“奇葩”博物馆。其中收藏着大量青铜器、唐三彩、青花瓷、玉器等,但只有一个嘉靖年间的花瓶在下面标注是清代仿制,其余的赫然写着西周、春秋、唐宋元明清;甚至还有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及远古时代的石斧。而这位被称之为“国际收藏家”的赵泰来,还于今年2月在香港荷里活广场举办了一场“傅抱石国画精品展”,号称价值上千万。然而展览还没开幕,就被傅抱石的外孙女、佳士得拍卖师傅蕾蕾指认为“全部不是出自傅抱石之笔,而是拙劣的赝品”。

    今年4月,“林缉光艺术博物馆”在广东江门开馆。其中收藏了林缉光的600多件“藏品”,号称包括历代名家书画、商周青铜器和唐宋的金银瓷器。而林缉光本人因为高调操办此事,被公开揭穿其自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鉴证总顾问”两个身份为造假。其3月份在纽约组织的米芾画作《深山夜雨》拍卖也被视为闹剧——米芾没有传世作品,仅台北故宫有一件宋人的摹本。

    更广为人所知的是在2012年春节期间的大闹剧“汉代玉凳”。这些来自民间收藏界的闹剧背后,存在这样一种“民间幻想”: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遗留在民间的好东西不胜繁数,以前没看到的东西不代表不存在;博物馆没有的东西也不代表不存在,历史的记录也很有可能有假。正如冀宝斋的馆长王宗泉最喜欢说的那句话:“专家没见过的东西就是假的?”(来源:深圳商报)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李莎】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