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城精神 传承爱国情怀】一起游长城③|绿色长城:人与自然融合互动生态之旅

2021-12-31 19:06: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12月24日,“弘扬长城精神 传承爱国情怀”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为深入挖掘长城河北段蕴涵的文化,讲好长城历史和当代故事,传承弘扬长城精神,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探索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四大主题12条精品线路,感受万里长城的文化魅力和精神价值。

今天推出第三篇《绿色长城:人与自然融合互动生态之旅》,一同探访长城河北段周边的绿色生态风光,与自然共呼吸。

金山岭长城。河北日报通讯员王占山摄

长城河北段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和冀北燕山—太行山的山地交错带、高原山地到平原地形过渡带和半湿润、半干早气候过渡带,沿线有87家森林公园、28家风景名胜区、32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本路线整合长城沿线各类自然景观和生态文化景观,包括长城海岸度假游、锦绣长城生态游、塞上长城自驾游。

●线路一:长城海岸度假游

秦皇岛——乐岛海洋王国——白鹭岛——老龙头景区——天下第一关及山海关古城——秦皇求仙入海处——西港花园——新澳海底世界——秦皇岛野生动物园——鸽子窝公园——秦行宫遗址博物馆——碧螺塔海上酒吧公园——秦皇岛

总里程:约90公里

【特色景点】

>>老龙头景区

老龙头入海石城。河北日报通讯员周红摄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关城以南5公里处,自身形成半岛伸入渤海之中,是明长城中唯一的“海中长城”。其制高点澄海楼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是登高看海的好地方。

走下澄海楼,朝入海石城走去,则是另外一番观感。置身“龙头”入海之处,澎湃的海浪声环绕耳畔,再回望沧桑的古长城,一动一静之间,形成了一种至美的和谐。

>>西港花园

西港花园一角。河北日报通讯员欧振国摄

西港花园由秦皇岛港昔日最繁忙的生产作业区域西港区部分区域改建而成,包括秦皇岛港大码头、甲码头、乙码头、南栈房,老港路、靠山路和青松路沿线以及太平湾堆场部分区域。

花园主要景观皆由港口废弃的设备设施重新设计和改造而来。其中,游船码头由秦皇岛港开埠码头大码头改造而成,港口历史遗址公园原为乙码头,铁路公园原为1号楼调车场,文化艺术展馆由1905年秦皇岛港开埠后建成的第一座大型库房南栈房改造而成。

●线路二:锦绣长城生态游

北京市——金山岭长城——花楼沟长城文化村——金山岭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北京市

总里程:约500公里

【特色景点】

>>花楼沟长城文化村

承德市滦平县巴克什营镇花楼沟村位于金山岭长城脚下,是“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赏完金山独秀长城风光之后,可以到脚下的花楼沟长城文化村参观。1980年,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就是从这里爬上了金山岭长城的制高点,尽情纵览雨后长城,并拍摄长城雄姿。

花楼沟村因长城上著名的敌楼“花楼子”而得名,“花楼子”曾是金山岭长城最精美的敌楼,同时拥有清代行宫御路文化,大清御道曾穿村而过,在这里,游客可追溯历史脚步,行摄长城脚下人文风景,感受“普通话文化之乡”独特的语言魅力。

>>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

初秋白草洼层林尽染。河北日报资料片

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燕山山脉,位于承德市滦平县境内,距金山岭长城25km,山势连绵蜿蜒,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原生态天然白桦林。

白草洼有“四海”生态园之称。在这里,能看到全国罕见的古桦群,此为“林海”;赏高山之巅的萋萋白草,此为“草海”;观海拔1700余米之上波涛迭起的“石海”;远处是层层“云海”此起彼伏。

●线路三:塞上长城自驾游

张家口大境门景区——草原天路——沽源五花草甸——滦河神韵风景区——库伦淖尔旅游度假区——大汗行宫旅游景区——童话草原景区——神仙谷·七彩森林景区——中国马镇旅游度假区——永太兴疏林草原旅游区——御道口草原风景区——塞罕坝机械林场

总里程:约500公里

【特色景点】

>>草原天路

张家口坝上草原天路初夏风光。河北日报通讯员马佳琦摄

草原天路起自张承界,终于冀蒙界,全长约323.9公里,已于2019年实现全线贯通。它顺着野狐岭起伏的山势而筑,把野狐岭的风光尽收眼底,被网友赞为“最美风景大道”“中国的66号公路”,每年接待的游客都超过300万人次。

夏秋两季是欣赏草原天路沿途风光的最佳季节。夏季驶上草原天路,一望无际的绿色尽收眼底,伴着凉风习习,让人暑意全消;秋季青黄相间,层林尽染,莽莽苍苍,铺天盖地。而到了冬季,草原天路被皑皑白雪覆盖后,又别具一番滋味。风车、森林、雾凇,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出千奇百怪的光影。

>>塞罕坝机械林场

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望海楼。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

塞罕坝林场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属于森林-草原交错带。塞罕坝林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的科技进步史。59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扎根高寒坝上,植绿不息。昔日的漠漠荒原变成百万亩茫茫林海。

如今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林的世界、花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这片森林里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2017年1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综合自河北旅游杂志、张家口日报、中国网、塞罕坝机械林场网站,赵少甫整理)

责任编辑:赵少甫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