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志愿风采

陈海妮,珍惜与冰雪最美妙的缘分

2021-12-31 15:25:29 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扫码阅读手机版

11月6日,北京初雪,这是双休日中的一天。在不少上班族和学生们还在赖床的时候,陈海妮天刚蒙蒙亮就从学校出发了。陈海妮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大四学生,此外,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她的目的地是位于首钢园内的北京冬奥组委总部。

 从总部大门进去向东走不远,是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昵称为“筒仓”的由高炉改造而成的办公楼,而“五筒”就是陈海妮工作的地方。一天忙碌的工作就此开始,陈海妮对着电脑,认真地核对总部志愿者们的各项信息,统计志愿者数据,还要不停地与这些志愿者进行对接和沟通。这项工作很是琐碎,满屏的表格、数字,对工作者的细致和耐心要求极高,因为即使有一个数字出现差错,也许就会影响后续工作的推进。

陈海妮(前排右)经常参加学校的研讨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陈海妮今年20岁,已经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读研究生。尽管面临本、硕衔接的关键时刻,还有着很大的科研和学术方面的压力,但当北京2022冬奥会志愿者招募消息传来,陈海妮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陈海妮经过选拔成为了冬奥组委总部的一名志愿者。这对她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为从志愿者上岗排班信息的统计,到志愿者之家的设计,再到志愿者集体生日会的策划,陈海妮都要参与其中。在确认文件报表数据无误之后,她要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一位“为冬奥志愿者们服务的志愿者”。而且,陈海妮还要协助场馆志愿者经理开展志愿者培训、教育、激励保障、服务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既繁杂又非常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

从10月以来,陈海妮每周两次往返于学校和首钢园之间。从首都师范大学到位于京西的首钢园,距离并不近,学校为志愿者们安排了班车,解决了她们“上班”的交通问题。11月6日并非工作日,但陈海妮还是决定来到冬奥组委总部加班,把手头的工作尽快处理完毕。傍晚7点多,当她走出办公楼的时候,京城的初雪已将道路染得一片纯白,陈海妮一天的疲惫刹那间消失了。她在日记中记录了那一天的工作之后,写下了这样的话:“蓦然回首,第一次踏入北京冬奥组委总部时还是秋分时节,如今已是落叶纷纷、白雪飘飘的初冬。‘北京2022’,在我的眼中不仅仅是名字和数字,它代表着中国人的奥运梦。对于还在大学里读书的我们来说,在这最美好的青春时光,能有幸参与到北京冬奥会这样一场全球性体育赛事当中,是一种荣誉、一种使命,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初雪日与冬奥志愿服务共度,大概是最美妙的缘分吧。”

陈海妮将坚守在冬奥组委总部的志愿者岗位上

12月13日,在陈海妮的策划下,北京冬奥组委总部的首师大志愿者们在志愿者之家举行了第一个集体生日会,大家在一起唱生日歌、吹蜡烛、切蛋糕,为过生日的志愿者们送上温馨的祝福。在这充满爱心与关怀的氛围里,志愿者们许下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开启奥林匹克新篇章,我们一起向未来。”陈海妮表示,在冬奥会开幕前,冬奥组委总部的志愿者还会有所“动作”,大家要一起过一个冬奥味儿十足的中国年,每个人的热情聚在一起,温暖这个寒冷的冬天。

责任编辑:赵荣昊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