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双十”评选候选新闻人物3丨马峙英、李青:勇攀更高峰的科技领军者

2021-12-17 10:46: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人物名片】

马峙英,1958年10月出生于新乐市西五楼村,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河北省棉花育种首席专家、“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课题首席专家。多年来,他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在棉花育种理论技术和新品种选育、粮棉节水丰产高效技术体系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李青,1965年3月生,东旭集团总裁兼总工程师。平板显示玻璃技术和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分会理事长。专注我国新型光电显示材料和装备自主研发及生产、技术与工程管理等工作,为我国显示行业安全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1年4月,马峙英、李青获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021年4月13日上午,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备受瞩目的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颁给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马峙英、东旭集团总裁兼总工程师李青。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和农民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彰显人生价值。”这是马峙英的价值观。

20世纪90年代初,被称为棉花“癌症”的黄萎病在全国几个主要产棉区流行,河北省80%的棉田受到病害威胁。

“就像人体血管内部出现了疾病,这时候你在皮肤上抹点药,是治不好病的。”马峙英说,棉花一旦发生黄萎病,挂满棉桃的叶子会变黄脱落甚至枯死。他把棉花抗病育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当时,要攻克这一难题,绝非易事。马峙英带领棉花抗病育种团队,进行抗黄萎病育种基础研究与新品种选育攻关,誓把抗病品种培育出来。

他们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多个棉区的病田考察取样,走访并请教专家,细化研究方案,几乎把自己“种”在了棉田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余年来,马峙英团队搞清了棉花品种抗病反应类型和抗性遗传方式,构建了抗病育种的核心种质,创新了黄萎病抗性鉴定和选择技术。

他们培育的农大601棉花新品种实现了枯、黄萎病“双抗”新突破,入选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重大转化成果,是2015年全国推广面积十大品种,2017年位居全国大田作物授权品种面积前十排行榜。

同为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的李青,开风气之先当“创客”。

2004年起,液晶、等离子等平板电视放量增长,给传统CRT电视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是苦撑,还是转型?李青决定寻找新的出路,向平板显示产业要答案。

液晶玻璃基板是一个高技术、高投资行业。美、日等国一直把其作为核心技术进行严密封锁,垄断了全球100%的市场。长期以来,中国的彩电厂商要花费巨资进口液晶面板。

质疑声登时灌满了她的耳朵:国字号的大企业都没做成的事,你一个民营企业,心是不是太大了?

李青说,不是“心大”,是为了“两股气”。一个是骨气,不能永远看外国人的脸色搞生产;另一个是争气,为中国平板显示制造业争气,为中国人争口气。

但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技术可以借鉴,熬过了无数个通宵,李青屡试屡败。原来,包括李青在内的科研人员,没有人懂得生产工艺,而了解生产工艺的普通工人又没有专业技术背景来查找问题所在。没办法,李青就去车间找工人做师傅,一步步学。

工艺弄清了,查找造成缺陷的原因也很快取得了突破。李青带领团队发明了由澄清、冷却、搅拌、均化、供料五大功能仓组成的“五仓型”铂金通道,并且开发出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在国内率先攻克了玻璃液优质处理技术。

2010年,东旭集团主导投资、设计、建设的国内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五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建成,生产出我国首片国产第五代液晶玻璃基板,改变了国内平板显示产业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中国屏’使一台液晶电视机的价格由万元以上降到两三千元。”李青说,东旭做成了很多企业想干却不敢干的一件事。

对于如何实现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化的“双丰收”,李青说:“心无杂念是打开科学奥秘之门的钥匙。”正是这份专注让一个个科研设想变为现实。

(文/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读者网友评价】

农民把种子播撒在了田地,马峙英却把自己变成了一颗种子,种在了科研育种的棉田。大红的突出贡献奖证书证明,“棉花马”,他实至名归!——网友“一脸好奇”

带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长为可与国际巨头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李青一路打破技术壁垒,攻坚克难,在实业报国的路上,诠释着企业担当。——网友“小召”

点击进入专题投票:http://zhuanti.hebnews.cn/node_360955.htm

责任编辑:马南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