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志愿风采

陈志伟,场馆“守门员”变得更开朗

2021-12-02 09:59:30 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扫码阅读手机版

陈志伟仔细检查每一个通行者的证件

“您好,请出示您的通行证,谢谢”“对不起,这个区域仅允许证件含有3级蓝色标志的人员通行”,这位背对着声光电智能冰场、面向进场人员说话的人叫陈志伟,是五棵松体育中心体育领域的一名志愿者。在11月的“相约北京”国内冰球测试活动期间,他全程参与了场馆志愿服务。而让他最难忘的是竞赛场地通行控制员的身份,让曾经不擅开口讲话的他,也能自如地用英语和外籍人士交流了。

陈志伟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他的志愿工作领域为“体育竞赛场地通行控制”,具体来说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场馆内特定的岗位上核验来往人员的工作证件,引导通行人员扫描健康码。当通行人员工作证上的权限符合岗位区域的权限时,陈志伟就予以放行,而对于不符合通行权限的人员,他就要果断劝离,并随时通过手台上报各类特殊情况。陈志伟的这些工作,说起来轻松,但因为各个岗位上的权限可能会因当天比赛的时间和重要程度有所调整,所以作为一名通行控制员,随时都要绷紧神经,责任一点也不小。

陈志伟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乐于“搭把手”

闭环内的工作是辛苦的,但能够参与到测试活动中,让陈志伟对于冬奥志愿服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冰球测试活动开赛前的一天,北京下起了雪。我下了班车往场馆走的这段路,变得非常湿滑,而且刺骨的北风一吹,也让人心情不佳。”陈志伟说:“但当我上岗后,场馆工作人员和保洁阿姨在经过关卡时都送上了热情的问候,这很快就驱散了我心中所有的负面情绪,立马打起精神去面对每一个经过自己岗位的人,认真履行职责并报以微笑。我想,这就是因为受到良好氛围的感染吧。”虽然,陈志伟每天的工作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但当他看到场内的外籍制冰师投来赞许的目光、开着刷冰车的工作人员远远地向自己点头致意的时候,所有的小挫折都不算什么了。

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每天承担“把关”的任务,其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对不善言谈、性格内向的陈志伟来说更是如此。通过志愿服务,使自己的性格发生一些转变,或许这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对我而言,收获最大的就是敢于主动开口,甚至能与外国朋友交流了。因为这种关卡型志愿服务岗位,需要的就是主动与人沟通,还要敢于拒绝不符合权限的通行者。经过这些日子的锻炼,我感觉自己开朗多了,像变了个人似的。”陈志伟说。

陈志伟已经适应了“守门员”角色

当然,敢于与陌生人交流只是陈志伟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收获之一,对于自己的工作职责,他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了更深入地思考。他给自己的角色起了个新名字——“咽喉要道上的守门员”。“我认为,场馆通行控制并不是毫无情感的机器检验,而是保障赛事人员和通行人员人身权益的一道‘生命关卡’。”他说:“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如果不符合通行权限的人员误闯限制区域,将会给自身和闭环内其他的赛事人员带来极大的疫情防控风险。而且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场馆内的来往出入人员肯定会有很多,所以,作为体育岗位通行控制志愿者,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盯紧从关卡出入的每一个人,为闭环内的赛事人员当好这个‘守门员’。”

责任编辑:赵荣昊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