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厅 第一时间传递河北权威声音文字实录

“河北省‘我为群众办实事’—10件民生实事推进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1-11-23 19:0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何珊摄

11月23日下午,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举行“河北省‘我为群众办实事’—10件民生实事推进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吕新斌向大家介绍河北省10件民生实事推进情况。并与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利迁,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进军,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尹文晶,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胜群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袁金辉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袁金辉。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袁金辉:

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出席今天的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河北省‘我为群众办实事’—10件民生实事推进落实情况”。

今天,我们专门请来了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吕新斌先生,请他介绍我省10件民生实事推进情况;同时,我们还邀请到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利迁先生,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进军先生,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尹文晶先生,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胜群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吕部长作介绍。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吕新斌。记者何珊摄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吕新斌:

尊敬的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发布会,感谢大家对河北省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关注和支持!

11月19日,省委宣传部举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就20项民生工程的推进落实情况向媒体朋友进行了通报,中央驻冀媒体和省直主要媒体予以深入报道,在此,我代表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今天我们举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大家通报10件民生实事进展情况。首先我先向大家简要通报总体情况。接下来,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有关负责同志将就牵头负责的民生实事情况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河北省委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度重视,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坚持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省委书记、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王东峰同志率先垂范,亲自审改活动实施方案,亲自谋划10件民生实事,亲自部署主题擂台赛、电视问政等工作抓手,多次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推进会、座谈会等专题会议,多次作出批示指示,提出明确要求,示范带动各级领导干部和党组织层层抓好落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正谱同志到河北工作后,在主持召开的第一个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就特别强调,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扎实推进20项民生工程、10件民生实事。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张政同志靠前指挥、具体指导,多次主持召开调度会、策划会、交流会等进行专题部署。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落实省委要求和东峰书记批示指示,注重统筹协调,强化“挂图作战”,打造特色品牌,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走深走实。全省各级党组织加强协调、强力推进,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一抓到底的工作合力。广大党员干部用心学党史、真心办实事,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的热情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动力,以为民办实事的实际成效践行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党组织实施办实事项目12万多个,开展服务群众活动78.3万多次,惠及群众6900多万人次。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地推出政策举措11000多项,其中9000多项已经落实。围绕深化政务服务,推出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3.9万余项,其中3.1万余项已经落实。格外关注革命老区,各级各部门出台支持革命老区发展政策举措3000多项,为老区办实事3200多个,服务老区人民153万人次。

从组织推动方面来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明确拉出四张工作清单,建立办实事推进台账。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台账管理,列出4方面工作清单,明确月报制度,每月更新台账、定期交账,持续跟踪问效。一是围绕省委《实施方案》五方面重点工作,建立重点任务清单。二是聚焦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梳理形成重点民生项目清单。三是立足发挥省直部门职能作用,建立省直部门责任清单。四是着眼激发调动基层内生动力,推动各地建立办事清单。

第二,创新搭建三个推进平台,打造办实事特色品牌。一是擂台赛形成品牌效应。围绕“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主题,省级已举办三季7场擂台赛,河北广播电视台同时段收视排名第5,网络平台点击量突破1000万人次。各地举办擂台赛94场次,565个单位现场PK,参与群众357万余人次。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给予高度评价,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简报》推介了我省做法。二是电视问政解民忧办实事。聚焦群众关注的就医、养老、停车等问题,各地推出电视问政节目310多期,超过560万人次收看。三是新媒体平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河北新闻网“我为群众办实事”民声直通车联通5500余家党政部门和单位,收到群众留言6.6万余条,解决5.8万多件。各地开办市长信箱等网络问政平台123个,收到群众诉求87万多件、办结82万多件。

第三,精心绘制五张作战图,明确办实事方向路径。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五个一批”目标要求,制定河北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向图、任务图、流程图、责任图、效果图,实行“挂图作战”,形成闭环管理。以上“五张作战图”在各地各单位“办实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承德市以“督办令”严格台账管理,下发督办令28次,提示函9次,派出巡查组36次,确保让群众看到变化。沧州市盐山县结合换届工作,明确新任村级党组织做好“开门一件事”。衡水市冀州区建立红黑榜机制,通过晾晒评比充分调动干部为民办事积极性。 

第四,选树推广一批先进典型,形成办实事引领效应。及时梳理总结和选树宣传办实事的先进典型、特色做法,引导各地各单位创新内容、形式和载体,增强办实事实际效果。一是选树发布9个“我为群众办实事”最美人物,从不同侧面反映我省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的精神风貌。二是通过网络直播形式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衡水市水利局、沧州市新华区委政法委、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唐山市滦南县民政局分别介绍了办实事的典型经验,27.8万人在线观看。三是总结推广了各地特色做法。衡水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经验做法受到中央指导组关注和肯定。沧州市新华区“136智慧网格管理体系”做法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批示,邢台市线上“百姓议事厅”、廊坊市“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等做法产生广泛影响。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开展“回头看”,发挥好巡回指导组作用,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对照重点民生项目清单逐项梳理进度成效,开展验收评估,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二是聚焦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继续办好主题擂台赛,用好电视问政、新媒体平台等工作载体,推动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三是继续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加大宣介力度,形成典型引领良好效应。四是研究制定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意见,推动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回答记者提问环节:

一、燕赵都市报记者:据了解,今年我省实施了城乡幼儿园全覆盖这项民生实事,请问推进城乡幼儿园全覆盖是处于什么考虑,目前进展如何?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利迁。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利迁: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和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王东峰书记多次到幼儿园视察指导。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省学前教育资源迅速扩大、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入园远”的问题。为了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幼儿园,全省教育系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王东峰书记要求,加快推动实现农村幼儿园全覆盖。省教育厅组织各地结合农村实际,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在今年20项民生工程新建改扩建200所公办园的基础上,采取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形式,规划再建农村幼儿园302所,2021年全省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2所。截至10月底,502所幼儿园已全部提前完工,并超计划完成21所幼儿园建设。按照1.5公里服务半径标准,圆满实现了全省农村幼儿园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农村幼儿园日常运行保障,着力提升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确保建成一所、高质量投用一所,把农村幼儿园举办好、管理好、发展好,实现有质量的全覆盖,让学前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村幼儿。

二、河北新闻网:围绕“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今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了门诊慢特病网上申报认定,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胜群。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胜群: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提问。以往门诊慢特病申报认定,先由参保人提供病史资料,再由医保经办机构聘请专家集中时间进行评审。全省各地认定频次和待遇享受时间也不统一,有的一年认定1次,有的一年认定2次,认定通过后有的次月享受待遇,有的次年享受待遇。存在申报流程繁琐、认定周期长、频次少、待遇享受不及时等问题。聚焦让参保群众“看好病、少花钱、少跑腿”这一目标,今年我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下决心从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研究开发了河北省门诊慢特病申报认定系统。将原来定期到医保经办机构现场纸质申报,改为随时通过门诊慢特病申报认定系统网上申报。参保人利用手机登录“河北智慧医保”和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官网“个人网厅”,即可完成门诊慢特申报和资料提交。评审进度可在认定系统随时查询,认定流程更加透明,认定过程更具时效性。

其次,下放了认定权限。由原来医保经办机构聘请专家定期集中评审,下放到各级医疗机构随时认定。由原来一年只有1-2次认定,调整为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随时认定,解决了以往门诊慢特病评审认定周期长、频次少的问题。为解决居住偏远等人员跑腿负担,将认定机构延伸到乡镇卫生院,认定机构涵盖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目前全省已确定1133所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和13251名评审医师。

第三,统一全省待遇享受政策。慢特病资格通过后,参保人即时享受待遇政策。原来参保人从申报、提交资料到享受待遇,历时少则1个月,多则1年,现在认定通过后,参保人可即时享受待遇,进一步增强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

从今年7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行了门诊慢特病网上随时申报、医疗机构及时认定、医保待遇即时享受新模式。同时,对认定行为全程监管,定期组织对认定结果实行“背靠背”盲检,参保人可随时对认定结果进行复核,确保认定结果公平、公正。新的慢病申报认定模式,申报形式更加便捷,认定频次大幅增加,待遇享受更加及时。自7月1日新模式上线以来,截至11月15日全省共有22.5万人申报慢特病,有13.8万多人通过评审认定享受待遇。谢谢!

三、石家庄新闻广播:养老服务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请问今年以来我省在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进军。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进军:

谢谢您的提问。您提的问题非常好,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是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措施,也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我们以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为主线,突出兜底性、公益性、普惠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强力推进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此,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建设,强化兜底服务保障功能。截至目前,每个县至少建有1所,有入住意愿的失能特困老年人全部实现集中供养。二是加快推进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建设,采取单独建设、与其他公共服务和福利设施综合设置等形式,引导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和床边聚集,提升城镇社区老年群体获得感。全省4717个社区实现了日间照料全覆盖。三是加快推进农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骨干网建设,全省遴选2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打造县乡村衔接互通、功能互补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四是加快推进养老机构床位建设,新增养老床位1.8万张,增设护理型床位1.9万张,进一步增强养老机构服务能力水平。五是加快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依托互联网,在省民政厅门户网站搭建养老服务平台,提供养老机构信息查询、老年人入住预约等服务,通过信息手段为老年人选择养老服务提供便利。

谢谢!

四、长城新媒体记者:据了解,我省不断加大医疗机构建设力度,方便群众看病就医,请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尹文晶。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尹文晶:

省卫生健康委认真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围绕“三个聚焦”,强化“三项推进”,全力推进各级医疗机构建设,重点作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重点人群就医需求,全力推进各类医疗机构建设

一是立足于应对疫情防控,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机构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提升疫情防控救治能力,省卫生健康委分省市县三级谋划实施了一批传染病医院(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其中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3个、市级传染病医院(传染病区)6个,县级传染病医院(传染病区)117个。截至目前,51个项目已竣工,其余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二是立足于应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全面推进康复中心建设。为积极应对较大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我省以县级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康复中心建设。截止目前,全省各县级区域均建设了康复中心,实现了全覆盖。打通了康复服务向社区和居家康复延伸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对于满足术后患者、亚健康人群、老龄、残疾等人群康复需要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立足于“三胎政策”落地实施,进一步推进妇科儿科医疗机构建设。加强妇科儿科医疗机构建设,是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健康、积极应对“三胎”政策实施的重要措施。我省以妇科、儿童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妇科、儿科病区为重点,组织各地谋划实施了一批建设项目,其中,妇科医院(妇科病区)建设项目12个,竣工1个;儿童医院(儿童病区)建设项目11个,竣工2个。项目的建设实施,对于改善妇科诊疗环境和设施设备条件、补齐儿童专科医院(病区)建设短板、缓解儿童看病就医难等问题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聚焦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全力推进医联体建设

重点围绕构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从建立利益导向机制、调整管理体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政策改革,积极推进医疗卫生重心下移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截至目前,全省共组建医联体320家(城市医联体55家、县域医联体265家),纳入成员单位2627家,每个城市和县域均建成1家以上紧密型医联体。今年,全省医联体牵头医院选派中级以上医师进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实现了1962个乡镇卫生院和290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三、聚焦弥补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短板,全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

在农村地区,实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按照行政区划全覆盖,全省1962个乡镇卫生院和48796个村卫生室实现人员、工资、财务、药械等“十统一”管理,聘用乡村医生62757名。同时,以“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自2018年起,连续4年在全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全省90%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在房屋面积、科室设置、设备配备、人员配备等方面达到了基本标准。

在城市社区,实行医疗卫生机构网格化管理,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和卫生管理员四个层面规范化建设。今年在居住人口大于2000、小于1万的居民小区(网格)设置卫生服务点3772个,在居住人口小于2000人的居民小区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员17978名,实现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  

五、河北广播电视台:学校开展起课后服务,解决了困扰家长多年的“三点半”难题。请问省教育厅在解决“三点半”难题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利迁。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利迁: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开展好校内课后服务,解决“三点半”难题,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实事,也是落实中央和省委“双减”重大决策部署的关键措施,更是构建新时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教育系统聚焦解决“三点半”难题,把解决家长实际困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服务时间与正常上下班时间有效衔接,还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让家长不再为每天接孩子发愁。学校把课后服务纳入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从实际出发,“一校一案”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以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统筹推进劳动实践教育、家校合作共育、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前,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597万学生享受了课后服务,比年初增加了272万人,实现了“城乡学校全面开展,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受到家长的广泛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聚焦提升课后服务质量,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多元需求,在课后服务活动供给上力求做到丰富多元,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六、长城新媒体:异地就医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一直是医疗保障“放管服”改革的重点,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胜群。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胜群: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提问。以往异地就医后需回本地医保经办机构报销,不仅备案程序多、资料多,还得自己垫付医疗费用,异地就医备案还需提交个人申请、转诊转院手续等材料。“异地”成为了群众就医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因此,近几年我们一直把推进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医疗保障“放管服”改革的重点持续持续推进。先实现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再取消异地就医所有备案材料,再实现异地门诊直接结算。我们研究开发了“河北省异地就医备案平台”,实现了异地住院网上备案。同时取消了暂住证、转诊转院手续等所有异地就医备案证明材料,实现参保人仅凭身份证号即可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网上即时备案。我省还先后将北京15家、天津15家优质医疗机构纳入我省医保定点,实现了与省内就医同标准、同待遇,让京津优质医疗资源更好惠及我省人民群众。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省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两项异地就医改革举措:

第一,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医保省内就医“无异地”。一是刀刃向内,全面取消省内异地就医备案。自今年9月1日起,我省参保人省内异地就医无须备案,持社保卡或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就可到全省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门诊和住院直接结算,到定点药店直接购药,真正实现“省内无异地”。二是加强政策顶层设计,统一全省异地就医报销政策。省内参保患者在省内其他统筹区异地就医住院时,不再提高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实行同级别医疗机构同比例待遇政策。取消各统筹区门诊慢特病定点数量限制,省内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均可使用基本医保和个人账户直接结算,发生的门诊慢特病费用也不需要再回到参保地报销了。三是对于因特殊情况无法直接结算的群众,保留了手工结算的渠道。

第二,将跨省直接结算由住院扩大到门诊,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县区全覆盖。目前我省已有1445家医疗机构开通直接结算服务,已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28个外省(区、市)实现互联互通。参保人就医时只需支付个人应该负担的费用,按规定需要医保支付的费用由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与医院直接结算。减少了参保群众现金垫付的压力,结束了跨省异地就医先由个人全额现金垫付,再持发票回参保地报销的历史,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参保人少跑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活力,向服务要满意,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参保群众的幸福“指数”,通过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医疗保障获得感。 谢谢!

七、河北日报:请介绍下,在推进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进军。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进军:

谢谢您的提问。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是老年人和其家庭比较关心的问题。让入住机构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重点采取以下几个方面举措。

一是颁布《河北省养老服务条例》,将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固化为法律法规,增强政策执行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夯实“老有所养”法治之基,实现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的跨越。二是构建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格局,围绕“监管什么、谁来监管、怎么监管”三个核心问题,研究提出能操作、可实施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三是开展《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贯标达标,督促指导养老机构提高服务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和持续改进能力,守住服务安全红线。四是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引导养老机构自觉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内部管理、争创质量标杆,带动全省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五是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提升行动,在养老护理员中开展大练兵、大培训、大比武活动,组织举办了我省首届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健全完善省市县机构四级培训机制,累计培养培训养老护理员4万余人次,提升养老护理队伍技能水平。

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指导各地督促新增养老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登记、备案等手续,联合相关部门加强检查抽查,规范开展服务。二是开展《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国家强制标准实施情况评估检查,对不能如期达标的养老机构,限期整改到位;对拒不整改或无法完成整改的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处置。三是继续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和人才培训提升行动,持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谢谢!

八、河北新闻网:今年,国家出台了优化生育的政策,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入托前婴幼儿照护是许多家庭面临的难题,请问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省卫健委采取了哪些措施?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尹文晶。记者何珊摄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尹文晶: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不足,已成为当前许多家庭不愿生、不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群众“无人带孩子”困难,释放生育潜力,我省通过三项举措,积极推进全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支持指导家庭照护、扶持推动社区照护、规范发展机构照护管理等方面,明确了我省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重点任务,为婴幼儿照护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21年,我委联合省发改委、省教育厅印发了《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方案》,在机构规范、人员配备、服务管理、安全保障、收费标准、试点示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具体举措。联合省妇联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河北福嫂·燕赵家政”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支持取得育婴师、保育员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河北福嫂”进入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

二是强化协同推进。联合发改等部门共同组织中央预算内投资托育项目申报,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托育机构,2021年全省共15家单位申报国家项目,增加了1885个普惠托位供给。联合教育、广电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幼有所育”民生实事擂台赛,通过石家庄、邢台、唐山、保定等地的示范引领、典型带动,为全省发展托育服务、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提供了样板。

三是强化试点带动。按照“一年试点先行,三年全面铺开,五年巩固提升”总体思路,分阶段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2020年启动了省级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工作,今年制定了星级机构认定标准。目前,已对160家省级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进行了星级认定。目前全省有照护服务机构2118余所,可提供7万余个托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婴幼儿看管难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增加服务供给,逐步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群众“无人带孩子”的后顾之忧。

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袁金辉:

感谢8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5位嘉宾的翔实发布和解答。如果大家还有关心的问题,会后可以和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

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