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冷凉蔬菜的论文写在了坝上高原”
——张佳祺对话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张立峰

练就攻关克难的过硬本领

​ 新时代的年轻人要发扬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练就攻坚克难的过硬本领,为党为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作为农学人,希望大家为农业生产现代化,为乡村振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奋发努力,勇担时代重任。

扫码阅读手机版

新青年对话老党员 | “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张立峰:我们把冷凉蔬菜的论文写在了坝上高原

“1991年,张教授到条件艰苦的坝上工作,一干就是30年,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张佳祺上过张立峰教授的课,再次近距离接触张老师,她有许多问题想问。

张佳祺对话张立峰。

“这既是我们的专业,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1991年,张立峰作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北方旱地农业专题”的主要成员,来到坝上地区。课题组引进与创新促进坝上作物生产的适用技术,快速增产粮食,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同步建设人工草场,促进草畜平衡;摸索坝上地区蔬菜播种时机,筛选适宜种植的品种。

视频摄制:  张旭、张金晓、张超

张佳祺:最近您在忙什么?

张立峰:最近在谋划两件事,一个是坝上农业节水的途径与技术路线的设计,另一个是以游憩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技术模式。伴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需求,坝上作为华北腹地的上风上水区,水土资源环境建设与乡村振兴成为区域发展的首要问题。

张佳祺:您最初是怎么与农业结缘的?

张立峰:我出生在农村,亲眼看到、亲身感受过农民的辛劳与缺粮的酸楚。恢复高考后,我报考了河北农业大学。暑假里跟着老师研究玉米的器官同伸关系与小花退化特征,相关结果发表在学报上。毕业后我留校任教,同时做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去了低平原的黑龙港地区,研究与示范粮棉增产技术,而后进入太行山区开发粮薯增产技术,最后来到坝上,解决粮草短缺、经济贫困、生态恶化的问题。

视频摄制:  张旭、张金晓、张超

张佳祺:为什么总是选择在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

张立峰:其一,这与我从事的耕作制度的专业教研方向有关系,它是服务于农田一线生产的技术体系,教学的案例、农业生产的需求,都应该到社会生产中去获得。其二,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样需要到社会中去,将自己所学付诸实践,由生产效果来检验。

作为农业大学教师,同时也是“北方旱地农业专题”的主要成员之一,传授知识与进行科研创新,提高区域农业的生产力,满足社会需求,这既是我们的专业,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张佳祺:您最初踏足坝上地区时是什么情景?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张立峰:30年前的坝上,人均占有粮食只有200公斤,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难以满足温饱。国家与河北省设立了旱地农业“张北试验区”项目,组织多单位、多学科科技人员联合攻关,为区域农牧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集成与创新关键技术。

张佳祺:项目推进顺利吗?遇到的困难多不多?

张立峰:初到坝上,连当地人的话都听不懂,吃水要到附近的小学去买。春播时风沙大,大风一来,就得蹲在沟边躲避,种完试验地,我们一个个成了“土人”。不过这些丝毫没有影响项目推进。

我们迅速展开攻关研究,创新了莜麦上梁、小麦下滩的作物布局,与莜麦产量翻番的技术体系。坡梁旱地通过增施氮肥、氮磷配施,使莜麦产量从亩产100斤提高到200斤,进一步通过趁雨追肥更是能达到400斤。增肥增产的经济效果达到了1:5,即增加一块钱的化肥成本投入,秋天能产出五块钱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产出比莜麦籽粒增产量更多的莜麦秸秆。这对于促进坝上地区粮草增产,快速解决人畜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视频摄制:  张旭、张金晓、张超

张佳祺:初战告捷,粮草短缺的问题实现了突破,之后解决什么问题?

张立峰:之后开始研究如何快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我们提出,要改变种植结构,突破原来的经济作物生产模式。经过反复讨论,我们确定引进种植喜凉性蔬菜。在对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市场蔬菜周年供应状况调研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白菜、萝卜、圆白菜等引进试种。

1996年春天,试验区免费给农民发放种子,我们再手把手教点播、覆盖、管理。9月初,在徐家村种植的37亩白菜长成了,售卖又成了问题。我们收购了一车菜,连夜拉往北京。菜车半路抛锚,错过了蔬菜批发时间,一车菜赔了3000块钱。幸运的是,两位深圳客商看中了我们的白菜。

张佳祺:幸运总是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这说明咱们的蔬菜质量过硬。

张立峰:菜好带来的是收益好。这一年,徐家村的白菜都由这两位客商卖到了深圳市场。一亩白菜产值近2000元,超过了十亩粮食。“一亩园、十亩田”的经济效益,促进了蔬菜生产的快速发展,开启了坝上市场农业的序幕,实现了坝上地区占耕地面积5%的蔬菜,带来农民1/4到1/3收入的效果。如今,坝上地区已成为我国夏秋季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北菜南运基地。

随着蔬菜的大面积推广,坝上对精细、高价值蔬菜开发的需求日益迫切。我们将相对喜温的架芸豆引种到坝上,实现了无虫害生产;进一步配套大棚栽培,创新了无虫、无病的绿色生产技术。一亩大棚架芸豆,产值15000元左右,是露地蔬菜的5到6倍。持续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的生产应用,让农田快速增收,农民实现了脱贫。

张立峰正在研究作物根系发育状况。 受访者供图

“做农业科技研究,需要也必须到实地去”

张北试验区科研团队从粮草增产到冷凉蔬菜突破,从人工草场建设到防沙治沙,所创新的系列技术,对促进坝上地区农民温饱、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等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相关科技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河北省科技进步奖项。

张佳祺:在坝上工作条件艰苦,您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坚持下来的?

张立峰:条件是艰苦。春季播种时嘴唇被吹裂,夏季田间管理胳膊晒爆一层皮,秋季耕地有一次让犁把鞋给割破了……头几年,有老教授的表率与鼓励,我走了过来。到后来,作为课题的主持人,是责任和为社会服务的追求让我坚持了过来。

做农业科技研究,需要也必须到实地去。坝上寒冷,试验区监测到冬季温度会降到零下37.5摄氏度,然而正是由于低温,我们开发了夏秋季冷凉蔬菜生产技术,使坝上地区成为我国第五大蔬菜生产基地。也正是亲身经受了冬季严寒,才激发我们研究了冬季利用自然冷源冻冰,夏季将冰破碎后用于蔬菜南运的降温材料。这又成为一项发挥坝上冷凉气候优势、低成本储运蔬菜的实用技术。环境恶劣,磨练人的意志,也给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机遇。

视频摄制:  张旭、张金晓、张超

张佳祺:农业科技工作者以苦为乐、服务“三农”的精神真让人感动。

张立峰:30多年的科研与技术推广,我们把冷凉蔬菜的论文写在了坝上高原,写在了太行山上。认知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揭示坝上寒旱气候特征,创新冷凉蔬菜生产技术,建设北菜南运生产基地,这本身就是一篇文章,是一幅要描绘在大地上的绿色篇章。这篇论文使农民读懂了坝上冷凉资源的生产潜力,学会了种植蔬菜的技术方法,助力农民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科技致富的道路。

张立峰与学生在田间研究。 受访者供图

张佳祺:您现在的教学工作侧重哪些方面?

张立峰:将生产发展对学科提出的新要求摆给学生,以明确学习的方向与增强社会责任感;将科研揭示的科学原理讲给学生,以丰富学科理论;将创新的技术方法演示给学生,以培养生产技能。

张立峰和张佳祺。

张佳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您是如何践行责任和担当的?

张立峰: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力戒私心,在团体中甘于付出,团结同事,共同进步。一切言行自觉地以党的宗旨为准绳,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记者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