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故事征集展示活动

红色家风故事 │李海全:言传身教塑造善美家风

2021-11-12 19:37:2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一本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种家风,可以塑造一个人。

父亲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是一名退伍老兵。他曾对我说,之所以选择献身军队,是因为当年爷爷在抗战期间被日军抓去当壮丁修炮楼、惨遭虐待,去世时头上还留有倭寇刺伤的刀疤。爷爷弥留之际告诉父亲,“勿忘家仇国恨”。“为国效力,保卫家园”,父亲从小就把这个志向镌刻于心。

高中毕业后,父亲担任村里的民兵连副连长,在县人武部组织的射击训练中三发三中、29环,获得全县第一名。1970年,父亲如愿参军入伍,在部队中当过通讯员、文书、副班长、班长,还成为全连射击标兵。“我是一个战士、一名军人,必须全力以赴履行军人的职责。”在这个朴素的信念下,父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因工作突出先后7次受到部队嘉奖。

李海全与父母合影。作者供图

后来,因为爷爷奶奶相继病重,家中生活困难,父亲无奈,选择退伍回乡尽孝。那个年代,父亲拉扯我们四兄妹读完初中已是不易,虽然没能再供我们继续上学,但依然经常教育我们,要像战士一样自强不息。

每天早晨,父亲都会到村委会打扫卫生,填写各种表格,然后挨家挨户查看房屋安全、落实村内高龄老人补贴、办理学生助学金……村中的事虽然不大,但事关国家政策的落细落实。“我曾是一个兵,又做了40多年的共产党员,大事干不来、小事不要停,应该为党奋斗终身。”父亲虽退伍多年且年事已高,但他乐在其中。

李海全与家人合影。作者供图

2004年,我中专毕业后在父亲的鼓励下报名参军。离家那天,父亲对我说:“要勤学肯干,当一名好兵!”我牢记父亲的嘱咐,参军后勤学苦练,先后获得“优秀士兵”“优秀班长”“优秀士官”“优秀党员”等荣誉。工作之余也不放松学习,积极参加成人高考,并取得本科学历。

李海全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时在南苏丹授勋留念。作者供图

“怕困难,怕牺牲,还算什么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这是你的使命,你的责任。”2014年,非洲出现埃博拉病毒,父亲得知我所在的部队组织援非医疗队后,毫不犹豫地支持我报名。之后,我随医疗队远赴大西洋西海岸的利比里亚,帮助当地抗击疫情;去年12月,我又随队参加国际维和医疗队,如今正在距离祖国万里之遥的非洲腹地南苏丹(瓦乌)执行国际维和任务。这些都离不开父亲识大体、讲大义、甘于奉献的品德熏陶。

李海全(右一)在南苏丹参加授勋仪式。作者供图

父亲时常告诫我:“要戒骄戒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一次,父亲去县城办事,走到东风渠滨河公园,看到广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打造的军人荣誉主题公园“建功军营区(现役军人)”有我的照片和先进事迹。他立即打电话给我:“取得荣誉,我为你高兴。你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爸爸就更高兴!”父亲就是这样,时时严格督促,给予我鞭策。

家风似薪火,代代相传。父亲这个至今奋斗不息的老兵,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塑造了我今天的品性与成就。

(口述人:李海全,系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维和医疗分队队员;执笔人:王均波,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4医院)

【“红色家风故事”专题】

责任编辑:孙明霞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