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我们根本价值的体现”
——"冀青之星"郭振波对话首席技术专家詹仕凡

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无论做什么,一旦你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选择,那就要有应对各种难题的思想准备。就像我们,从进入石油院校那天起,就选择了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跑野外、上一线、扎根边疆、深入沙漠,都是我们的必修课,但是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轻言放弃,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扫码阅读手机版

新青年对话老党员|首席技术专家詹仕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我们根本价值的体现

同为物探“技术迷”,詹仕凡与郭振波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习惯走南闯北的两个人,一聊起来就有点刹不住车。

图为詹仕凡。受访者供图

“一线打拼,对我来说是痛并快乐着”

1983年,詹仕凡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从解释员、主任工程师到地调一处吐鲁番东疆前指总工程师,他在找油找气的一线最前沿工作了15年。

郭振波: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物探专业呢?

詹仕凡:我出生在湖南,在贵州念完了中学。参加高考那一年,县城来了一支打井找油的地质队,我当时很好奇,就经常跟地质队的队员交谈,看他们工作。当时我就觉得“找石油”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还能走遍全国,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就选择了西南石油学院的物探专业。

郭振波:您在一线工作了15年,这段经历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回忆?

詹仕凡:一线打拼,对我来说是痛并快乐着。

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到过华北油田、内蒙古、新疆吐鲁番、哈密、塔里木等地,石油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搞物探的”,这句话真是道出了物探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当然这是玩笑话,其实,搞物探让我觉得很快乐。在吐哈会战时期,我响应国家号召,带着研究所的人一起到吐鲁番盆地参加会战。每当打出一口高产井,大家的兴奋劲就甭提了,真是越干越有劲。想在回想起来,在东疆这一段时期的历练,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研发我们中国自己的特色解释软件”

詹仕凡十分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及推广应用,他带领“詹仕凡创意工作室”科研攻关团队,积极探索实现了多项勘探方法的创新,在地震勘探理论、技术和工程化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8件,软件著作权17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多项。

图为詹仕凡。受访者供图

郭振波:您担任地调一处总工程师后,便建议成立软件工作室,为什么提出这个建议呢?

詹仕凡:那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我们国家在石油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领域与西方先进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在石油勘探方面,中国在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进口有很大依赖性,也因此在技术、设备价格及使用范围上受限。要改变这种状况,快速发展我们自己的物探技术,就需要建立创新研究机构,集智攻关技术难题,所以我提出了这个建议,并牵头成立了“采集软件研究工作室”。

郭振波:工作室成立后都做了哪些工作?

詹仕凡:工作室致力于地震数据采集设计方法、试验资料分析、质量控制等技术研究及软件集成,所取得的研发成果以及这支骨干队伍,后来成为了东方地球物理公司KLseis采集软件研发的基础和重要力量之一。

詹仕凡带领团队研究讨论五维解释技术问题。受访者供图

郭振波:随后您在2003年参与国产GeoEast大型处理解释软件研发工作,带领团队成立“创意工作室”进行解释方法研究。成立这个工作室的初衷是什么?

詹仕凡:地震数据处理解释过程中,海量数据处理和多维度解释,是两大绕不开的难题。以前,我国石油物探行业基本靠购买国外公司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解释,但是随着国内地球物理服务公司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国外竞争对手对软件采取限售、限用手段对我们进行打压。为了打破封锁和技术垄断,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开始自主研发大型地震数据一体化处理解释软件GeoEast,同时为了快速实现从跟随到超越,决定成立“创意工作室”,聚焦原创技术研发,创新解释方法,支撑GeoEast软件发展。

郭振波:核心技术靠别人,难免被卡脖子,这是实践反复告诉我们的。

詹仕凡:是的,我当时决定从地震属性研究出发,不照抄西方模板,研发我们中国自己的特色解释软件。经过努力,我们完成了成像数据的解释从二维到三维、再到五维的跨越。维度的增加,虽然意味着计算量的大幅提升,但是显著提高了成像质量精度,特别适用于我国复杂多样的地质形态,保证了解释的成功率。这个软件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勘探应用过程中,裂缝预测的准确率由66%提高到92%,有力支撑了高产油井部署。

近年来,GeoEast软件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解释方法不断升级和趋于多元,国内使用率占比达到80%以上,成为中石油名副其实的“主力”软件。

“不能因为年纪大了就放弃学习”

2017年,詹仕凡开始了人工智能挑战性研究,通过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高校联合攻关,成立了油气智能探测研究机构,着力推进地震勘探数字化转型。

郭振波:您在2017年成立了油气智能探测研究机构,这个机构主要研究什么?

詹仕凡:2017年,我决定进行人工智能挑战性研究,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共同成立了“东方公司-西安交大油气智能探测研究中心”,从地震采集、资料处理、解释各方面开展智能技术研究。目前十多项智能技术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五六项技术有望进入实际应用,将为推进企业地震勘探数字化转型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郭振波:这么看,您又找到了研究的新领域?

詹仕凡:是的,地球物理勘探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面对石油天然气勘探难度及成本双重挑战,必须找到一条技术发展之路,在不断提升物探技术精度的同时,又能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而人工智能被誉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战略性技术,大幅跨越了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办法。下一步我将聚焦智能化技术方面研究,带领团队开展攻关。

詹仕凡研究触摸屏解释技术。受访者供图

郭振波:这么多年来,您一直坚持对产业前沿的探索,从您的身上,我看到了科技创新如何与时俱进。

詹仕凡:石油物探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行业,从业者必须时刻关注产业前沿,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尤其是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我们不能因为年纪大了就放弃学习,更应该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带头啃硬骨头,在攻克科技难题上做表率,为能源勘探开发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同时我也会努力培养年轻骨干,任何事业都不是在个人有限的工作时间段能够完成的,我们的事业需要一代代年轻人的不断加入。

郭振波:您是一位老党员,您认为党员应该如何保持初心?

詹仕凡:党员保持初心要落实到具体行业、具体岗位上,我作为一名党员,从近40年来,先后从事地震解释、野外采集、地震解释方法研究、软件开发等工作,从一线数据采集到解释方法创新,从个人智慧到集智攻关,一步一个脚印,致力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集成与应用。

石油人的初心,就是“我为祖国献石油”,为国家找到更多的油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我们根本价值的体现。(记者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