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就愧对党员这个称号”
——扶贫志愿者赵德智对话全国劳模刘连山

要重视基层锻炼 理论实践相结合

有文化、有理想、有信念的新青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希望现在的青年一代,一要认真领悟党的精神,学习理论知识;二要重视基层锻炼。基层工作尤其需要塌下心、扎进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青年人更快更好成长。

扫码阅读手机版

新青年对话老党员 | 全国劳模刘连山:不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就愧对党员这个称号

春赏梨花千顷雪,夏听野雉伴涛鸣,秋尝脆梨观红叶,冬览虬枝挂雾凇。河北衡水市阜城县霞口镇刘老人村,每年梨花盛开、梨果飘香,前来观光、赏花、摘果的游客人数达到5万余人次。

由原来的单一农业村,发展成现在的休闲旅游名村,刘老人村经历了怎样的蜕变?赵德智和刘连山的对话由此展开。

“不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就愧对党员这个称号”


自2011年3月刘连山回村任职以来,刘老人村由原来的单一农业村,变成了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韵味浓厚的休闲旅游名村,先后荣获20多项荣誉,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建红旗村、全国文明村、生态旅游村。

赵德智:您是2011年上任阜城县刘老人村党支部书记的,当时村里是什么情况?

刘连山:刘老人村党支部是“老先进”,曾连续30多年获得“红旗党支部”的称号,但村子也存在不少问题,村“两委”班子成员老龄化严重,村民思想较为落后,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不够。当时,镇党委政府给我做工作,村里的一部分老人也找我谈心,让我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我受前任老支书的影响很大,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担任刘老人村支书,干到了80多岁。我觉得应该向老支书学习,不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就愧对党员这个称号,愧对村里的老百姓,所以我决定挑起这个担子。

赵德智:上任后,您首先抓了哪些工作?

刘连山:首先抓好群众基础。当时我先找司法局,申请给村民做一次普法宣传教育。为什么要做普法宣传教育?在村里开展工作后,我发现有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是因为部分村民不知法、不懂法,并且因此沟通起来也比较困难。当时我就想,要提升刘老人村整体素质,老百姓得懂法,懂法才能尊法!再一个就是倡导大家孝敬老人,每年重阳节都会举办“老人宴”,让村里的老人们收获幸福感。家家都有老人,孩子孝顺了,老人高兴了,村里很多工作开展起来也顺利了不少。

赵德智:群众基础抓好了,村民支持咱们工作了,那么在党员和村干部方面,又做了哪些改变呢?

刘连山:刘老人村有47名党员,上任之初,我就先抓党员的思想工作,定岗定职,将事情都摆在桌面上处理,逐渐形成了刘老人村自己的管理风格。

比如在土地流转这件事上,当时先跟党员谈话,要求大家对政策理解到位,严格按相关规定落实,积极跟村民沟通。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近3000亩土地流转,全部流转到刘老人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密植梨。

另外在村务管理方面,我要求村干部和党员以身作则,同时针对村“两委”班子还有考勤制度,早上5:30在村委会办公室集合。为什么这么早集合?是为了方便村民办理一些开证明信、盖章等事情时不耽误他们正常上班。这一集合就集合了十年,每年春节也都有人在村办公室值班,看村里的监控。我们村里都说,起得最早的是谁?是我们的村干部!

在村务管理上采用了“3322”工作法,就是正职攻坚制、党员联户制、每天议事制;定岗位职责、定服务对象、定奖惩措施;自我监督、村民监督;党员党性教育、村民“六好”教育。落实到工作上,一个党员管理十户人家,既是对党员的约束,也能对村民村务情况及时反馈。

赵德智:从咱村现在情况看,这些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吧?

刘连山:对,三年之后村里跟以前比就有了质的变化,遇到问题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们都是第一个往前冲,去解决问题,群众对村里的事都积极参与,村风也有了很好的改善。

“发展是需要靠文化带动的,这才是长久致富、长胜不衰的根本”

刘连山不仅带领全村百姓增收致富,还借助美丽乡村建设之机,充分挖掘该村的运河文化、村史文化、梨文化,着力打造百年梨园文化旅游景区。

赵德智:为了刘老人村有更好的发展,您有哪些规划?

刘连山:刘老人村在历史上是非常繁华的地方,村内梨树繁茂,紧邻大运河,是商贾贸易往来之地。我们将以梨产业为依托,走生态旅游观光的富民之路,同时借助地理优势发展大运河文化,争取让年轻人都回村发展。

赵德智:咱村的梨树是如何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

刘连山:刘老人村一直有种梨的传统,早年间,刘老人村的梨甘甜多汁,非常好吃,但后来品质下降,梨价也不好。我就想,这可能是在梨树管理上出了问题。于是我们开始坚持不打药、下有机肥,结果第二年、第三年都没啥改善。那会儿真是忍不住犯愁,但还是坚持走了下去,第四年,终于有了明显的变化,老梨树“救活”了!当时挺难的,老百姓都跟着这么整,干着干着就着急了,我只能劝大家,别着急,贵在坚持!咱们随时监测梨树生长,一定能成!最后验证坚持是对的,老百姓都说,跟着干是对的!

为了品种问题,我们去保定高阳考察7次,最终决定推广密植梨和特色梨果种植,进行精细化、无公害化管理。我们多次召开群众会、座谈会,还请来专家谋划,制订了品牌化、企业化、电商化、生态旅游化的 “四化”发展模式和思路。这中间最难的是百姓的思想转化工作,但只要做通了大家的工作,其他改革就都好推进了。目前我们对5000余株百年老梨树注册了“百年老梨”商标,“百年老梨”又焕发了生机。

赵德智:咱村的“百年梨园”名气很大,准备怎么用好这块招牌?

刘连山:“百年梨园”是村里的龙头产品,但我始终认为文化才是根基,发展是需要靠文化带动的,这才是长久致富、长胜不衰的根本。刘老人村的民宿、采摘、梨花节已经办了很多届,但是还有很多资源没能利用起来。村东边就是运河,要想办法深挖文化,同时,梨树枝的工艺品、梨花宴、梨花茶等也都可以利用起来,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

赵德智:您什么时候入党的?您觉得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

刘连山:我是1984年入党,我始终觉得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党群一条心。在刘老人村,起带头作用的不仅是我,还有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家长年义务看护1100个农田防渗管道出水口,每年轮流自驾机械义务翻耕300亩集体土地,每名党员都有自己明确的治安巡逻、纠纷调处、植树护林等责任岗。大家都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群众认可的“主心骨”。

我觉得一名党员践行初心使命,一定要遵循两方面,一是永远跟党走,听党的话;二是要事事争先,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总之,按照党的要求来做,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就是合格的党员。(杨慧丽)(感谢共青团衡水市委对本文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