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对我的信任,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李克存对话乡村振兴“领头羊”范振喜

坚守初心、脚踏实地

新时代的广大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以建党百年为新起点,坚守初心、脚踏实地,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为党增光添彩!

扫码阅读手机版

新青年对话老党员 | 乡村振兴“领头羊”范振喜:老百姓对我的信任,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视频摄制:刘佳傲 刘佳琪

8月4日,李克存走进古长城脚下的周台子村,这个美丽的村庄由四万平方米的公园簇拥,碧波清泉、花卉树木、曲径回廊……别有一番韵味。曾连续三年驻村扶贫的李克存对范振喜很是敬佩,一见到范书记他有很多话想说……

李克存对话范振喜。 邵帅摄

“老百姓对我的信任,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1981年,19岁的范振喜入伍,1985年退伍回到家乡工作,1987年被推选为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把一个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的特困村,建设成为拥有固定资产八亿元、集体年收入20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3.1万元的富裕村,并且是实现了村庄城镇化、产业多元化、福利制度化、养老一体化的和谐富裕新农村,创造了贫困山区村庄建设的奇迹。

图为范振喜。 受访者供图

李克存:最近您都在忙些什么?

范振喜:我刚参加完滦平县第十六次党代会和第十七届人代会。近期我和村两委班子立足新发展阶段,共同研究、科学确立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争取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上再立新功。

李克存:现在周台子村早已今非昔比,您是不是特别欣慰?还记得您1987年刚上任的时候村里是什么情景吗?

范振喜:真的是很欣慰。通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7年我上任时,当时这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可以说是“一穷二乱人心散”,村部办公室低矮破旧、窟窿满屋,仅有一张三条腿的办公桌、一把破椅子和一个没有摇把的电话。当时村里老人跟我说,外村姑娘都不愿意嫁给周台子村的小伙子。

李克存:当时看到这样的情景,您是啥想法?

范振喜:我当时心里也发了狠,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还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以尽快的时间、最短的年限让周台子村率先富裕起来。

说干就干,我们开始清理陈欠、治理乱砍滥伐、整顿矿点,兴建村办企业,村集体慢慢有了收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李克存:当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吗?如何克服的?

范振喜:困难很多,比如办工厂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1995年谋划建一个年加工5万吨铁矿石的选厂,资金缺口70多万元。怎么办?只能是不等不靠,想办法。我们就跟村民们借,并承诺:赚了是大伙的,赔了村干部砸锅卖铁也绝不欠百姓一分钱。就这样,走家串户,跑了半个月,终于筹齐了建厂钱。而且,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厂当年就收回了投资,兑现了承诺。随后又建起10多个村办企业,为村子发展蓄积了后劲。

范振喜受邀到清华大学作报告。 受访者供图

李克存:接下来村里还做了哪些工作?

范振喜:我们本着“边挣钱边改造,边改造边挣钱”的工作思路,从2002年起,按照“四个统一”标准,对村庄进行了彻底改建和重建,前后历经10年,呈现给村民一个崭新的周台子村。以前居住在七沟八岔的600多户村民都集中到中心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村民的幸福感得到大大提升。

李克存:从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到和谐富裕的新农村,这变化真是太大了。您有什么秘诀吗?

范振喜:秘诀其实就一个词——创新。我们周台子村率先进行了土地流转,从2006年开始,以“反租倒包”的方式实现土地集中流转,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此外,还率先进行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全村村民每人获得2万元权属,每年可分得2000元红利。这些创新举措,经过实践证明都是非常成功的。

范振喜受邀观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受访者供图

李克存:您对老百姓的信任是怎么理解的?

范振喜:对我个人来说,老百姓对我的信任,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为了这份信任和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我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心、对百姓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乡亲们信任我,我就要多为他们干实事,绝不能让乡亲们失望。


“我的生命已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全体村民”

1991年,范振喜患上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乡亲们自发捐款10多万元为他筹集手术费用。1993年5月,出院后不到3个月,他就回到工作岗位。由于术后并发症,加之劳累过度,范振喜先后患上脑梗塞、干眼病等多种疾病,五次病倒在岗位上、四次接到病危通知、经历了三次大手术,至今每天服用大量药物。

范振喜与李克存合影。 邵帅摄

李克存:能讲下您患病的情况吗?

范振喜:1991年秋天,村里各项事业走上正轨。为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我到外地考察项目,不慎接触了化学原料,随后便高烧不退、浑身无力,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白血病。当时条件有限,这种病极有可能在几个月内致死。

李克存:您这也可以说是鬼门关上走了一遭了,这次生病对您有什么影响呢?

范振喜:为了给我做骨髓移植手术,乡亲们自发捐款,有的几十元,有的几百元,既有乡亲们打工挣来的血汗钱,也有老人的养老钱,还有小孩子的压岁钱。我深深记得,有一位村民颤颤巍巍打开手绢,把一沓零钱递给我说:“这是我卖鸡蛋攒下的50多块钱,你拿着吧。”短短几天,乡亲们给我凑齐了10万块钱的救命钱。面对乡亲们的深情厚谊,我忍不住几次落泪,心里想,我这条命已经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全村的父老乡亲,说什么我也要挺过去,活着回来。

1993年5月,我出院后不到三个月,就回到工作岗位。有人劝我,你只剩半条命了,不保命还干啥呀?我非常理解这是对我的关心,但是我这条命是乡亲们给的,就是拼尽全力也要报答乡亲们这如海的恩情,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乡亲们的富裕拼搏到底!

要实实在在地干好事、干成事

范振喜1985年4月入党。多年来,他践行党的宗旨,带领村民创造了贫困山区建设的奇迹。他的事迹被中组部拍成电教片《用生命创造辉煌》《拼了命富百姓》,根据他的真实故事拍摄的电影《咱们是亲人》全国上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农模范人物”、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视频摄制:刘佳傲 周颖

李克存:您是什么时候入党的?您认为党员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范振喜:1981年,我参军入伍,1985年4月在部队光荣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是党让我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党让我一步步秉承忠诚进取、敢于拼搏、甘于奉献努力走到今天。

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对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忠诚”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忠诚于党、忠诚于事业、忠诚于人民。

李克存:您获得了那么多荣誉,事迹还被拍成了电影,您如何看待这些?

范振喜:这些荣誉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同时也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我想说:只要老百姓需要,活一天就要奋斗一天。

视频摄制:刘佳傲 刘佳琪

李克存:可以说这也是您的初心吗?

范振喜:对,我理解的初心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就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

自从走上村支书的岗位,我一直把大家对我的信任装在心里,把这份责任扛在肩上,给老百姓实实在在办事、谋事、干事、干好事、干成事。

李克存:您认为青年干部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呢?

范振喜:结合这么多年的经历,我觉得青年干部首先要对国家、对事业、对人民绝对忠诚,要有直面困难和挑战的勇气,要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实践,脚踏实地、顽强拼搏,能够为确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记者周颖 实习生刘佳琪、赵天璇)(感谢共青团承德市委、滦平县委宣传部、滦平县融媒体中心、共青团滦平县委对本文提供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