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刊>>

邯郸:大美红河谷 燃情岁月故事多

2021-07-13 10:21:50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邯郸,位于晋冀鲁豫四省要冲,有3100年的建城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邯郸西部的大山深处,八路军一二九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晋冀鲁豫中央局等党政军机关曾驻扎,大量红色遗存,为后人讲述着那段燃情岁月。

6月刊19.jpg

漫步“刘邓大军”的故乡

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坐落着革命老区涉县。这里山青水秀,这里历史悠长。八路军一二九师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运筹涉县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山,打响了抗日战争中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解放战争中上党、平汉等著名战斗、战役。八路军一二九师在涉县战斗生活达6年之久,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薄一波、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刘伯承元帅生前就常说:“四川开县是我的故乡,河北涉县是我的第二故乡。涉县人民养育了一二九师,也养育了我。”

在赤岸村,有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八路军一二九师旧址和将军岭等红色景点。其中,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处全面、详实记录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历史的纪念馆。作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背山面水,由下、上、后三个四合院组成。当年,就是在这样的小小的院落内,几位将帅领导广大军民开展了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革命斗争。

1986年刘伯承元帅在京逝世后,他的后人遵照遗嘱,将他的部分骨灰安放在赤岸村北的庙坡山上。之后,徐向前、李达、黄镇等20余位将帅的骨灰陆续安放在这里。1990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这里题写了“将军岭”岭名。80多年过去,一二九师精神已转化成新时代涉县精神,成为这片革命老区发展前进的最强引擎。

6月刊20.jpg

红色往事,历历在目

晋冀鲁豫边区,是我党领导创建的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涉县、武安一带作为边区根据地腹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南银行、新华广播电台等110多个党政军机关曾在此驻扎,留下了大量红色故事。

弹音村,位于涉县县城西北。村子附近的中皇山上,坐落着中国建造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娲皇宫。相传女娲在附近山上造笙簧,乐声悠长悦耳,村庄遂得名“弹音”。

在弹音村中央,有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四合院,原是村中举办祭祀、唱戏等大型活动的场所,抗战时期,这里成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驻地。

晋冀鲁豫边区创建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边区政府成立后,首先在根据地军民心中树立起廉洁的施政形象。颁布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政纲领》明确提出“建立廉洁政府,肃清贪污浪费”,《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暂行办法》则规定了对贪污行为的严厉处罚措施。而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更是以身作则,不搞特殊。

1942年的一天,杨秀峰的儿子杨为民7岁生日,工作人员自作主张为孩子包了一顿素馅白面饺子。杨秀峰看到饺子便问:“今天食堂吃的是饺子么?”工作人员回答:“不是。”杨秀峰说:“把饺子端走吧,我们今天不吃。”妻子孙文淑看着孩子有些心软,劝杨秀峰通融一次,杨秀峰却说:“我身为负责干部,自己做出的规定自己不执行,家里的人都说不服,我怎么还能说服群众?”工作人员只得把饺子端走,送给了根据地医院的伤员。上行下效,边区政府廉洁俭朴蔚然成风。

如今,这座四合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正房、北屋、戏台和西耳房等建筑,边区政府当时的会议室、办公室中,设立了“晋冀鲁豫边区陈列室”和“边区农民生产生活用具展室”专题陈列展。一件件实物、一幅幅战时发展生产的图片、图表,把人们带回了那段根据地建设的艰苦岁月。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边区成为我党我军同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军队作战的重要战场。解放战争转入反攻阶段,它又成为支援我各路大军彻底消灭蒋家王朝的重要后勤供应基地。就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武安成为晋冀鲁豫广袤地区的首脑机关驻地,边区各机关于1945年11月至1946年2月和1946年11月至1948年5月先后两次进驻武安午汲、伯延和冶陶、三王村一带,直至大决战前夕的1948年5月离开武安,抵平山县与晋察冀边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并组成相应的华北各机关。

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司令部旧址,就在武安市冶陶镇冶陶村。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土地会议,补充和完善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专门研究财政问题的华北财经会议,统一了边区货币;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南征会议,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解放战争开始战略反攻。旧址较好地保存了中央局机关大院、老一辈革命家旧居、窑洞等革命建筑。如今,旧址已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每年都接待着来自各地的游人参观学习。

6月刊21.jpg

在山底村“当一天八路军”

太行山向东绵延,由山区逐渐过渡到丘陵。峰峰矿区义井镇山底村,就位于太行山余脉的鼓山脚下。

“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刚到村口,耳畔便传来电影《地道战》中雄壮有力的主题曲。街道两侧黄泥墙上“兵民是胜利之本”等宣传标语,仿佛把人带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抗战时期,村民家中的锅台、碾盘、水井、驴槽等处,都有伪装的地道和射击孔,家家相连、户户相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底村群众利用1.5万余米的地道开展了灵活机动的抗日斗争,涌现出了刘玉宝、赵庭训等一批民兵英雄。

上世纪6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地道战》时,摄制组多次深入山底村考察,许多人物典型、故事情节就取材于山底村抗战时期的真人真事。如今,山底地道已成为全国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看革命电影,钻抗战地道,“当一天八路军”……五一假期,山底村迎来了一批批参观者,其中不少是开展研学旅行的中小学生。丰富的研学内容,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对抗战历史的了解。中午时分,孩子们走进村民开办的“八路军大伙房”等特色饭店,饸饹面、拽面等地道农家饭,他们吃得香喷喷。

近年来,当地政府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整治人居环境,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发展红色旅游的信心。办农家乐、采摘园,建军事拓展真人CS基地,2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责任编辑:赵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