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故事征集展示活动

红色家风故事 │ 王彦博:父事三记

2021-07-08 18:22: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父亲节,一个外国的舶来品。虽然对西方节日不太了解,但对中华民族尊长敬祖的认知,却是一以贯之地笃行。此刻,家乡原黄埔军校毕业生、河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村辈喊爷爷的刘治平,对我父亲“可是个大好人”的由衷赞叹,似乎又在耳边回响。父亲与我从未言及的“夜追村侄”“编戏教妇”“巧保人才”的件件往事,也在我的采访挖掘中,如影像般一一展现……

父亲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加入党组织的。1942年,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各家各户都关门撤户,而担任村党支部宣传委员的父亲,一刻也没有停止工作。为培养村里的孩子们,让他们学知识、有文化,父亲常在夜晚带着20多名村里的学生潜至“坟沟”,借着月色和围灯讲课授学。一天晚上,得知一个叫张斗的学生没来,父亲立马想到前几天张斗的父亲曾流露出让儿子辍学的想法。与张斗邻住的一个学生说:“刚オ看到张斗他爹拉着他,像是奔城里去了。”

父亲马上安排学生们温习功课,自己三步并作两步地返回村里,叩开老张的家门。张斗母亲抖着手说: “城里缺一个做饭的,我也不愿意把孩子送那儿,可家里已经两天揭不开锅了,怎么着也得叫儿子逃个活命吧……”父亲立马骑上家里的自行车,飞也似地冲进夜色,很快截住并追回张斗父子,还连夜为他们筹集来半袋子高粱。父亲嘱咐张家人:“先吃着,以后我接着想办法,绝不会饿着孩子!”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夜追村侄”的故事仍被乡亲们传诵。被追回的张斗非常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工作,成了一名公务员。

图为作者王彦博。 河北省总工会供图

仿佛是与生俱来,父亲始终是闲不住的“社会活动家”。上世纪50年代,村里的一家媳妇虽年近天命,却多年偏执如一地虐待婆婆,让老人百般受气,还勒令婆婆吃饭不能用碗,只给一只“旧盔”做餐具,弄得丈夫不敢惹、儿女不敢说,家庭不和。每当父亲规劝这个“刁妇”,不是挨骂,就是被斥之:“你再说你养着去……”村里乡亲看在眼里,谁也不敢吱声。

后来,父亲想出以演戏的方式促不孝媳妇改正的方法。他以这家人为原型,通过一个多月的“爬格子”,创作并组织排演了共分5场的河北梆子剧本《盔破家和》。

剧本中写到,“刁妇”5年后也为儿子娶了媳妇,但新人进门后的第一顿饭,就用早已备好比婆婆奶奶的“旧盔”还差的“破盔”,给刁妇婆婆当饭碗。刁妇火冒三丈,新人说:“我奶奶用这个多年了,眼下我进门,您也成婆婆了,村里人都让我学着您对奶奶那样侍奉您。您不用这破盔子,谁用?”一席话使刁妇婆婆茅塞顿开,遂决定摔掉破盔子,让自己的婆婆婆用上好碗,并发誓从自身做起,带头孝敬婆婆,为儿媳做个榜样……

开演那天,父亲特意把戏台搭在“刁妇”家门口,村里也提早做了宣传,村里村外千余名观众,挤得水泄不通。

锣响戏开,那名“刁妇”一开始并未想到戏的内容对准的是自己,随着剧情的发展,她慢慢坐不住了,看着村里村外观众们投来的鄙夷目光,渐渐低下了头。到结尾时,她看到剧中“刁妇”改变了态度,在儿媳的引导下实现“盔破家和”,更体会到这部戏是在教育自己。从那时起,她给儿孙定了一条家规:“不孝顺老人的女子,就是金枝玉叶,也不能进家门。”

村里有一位功臣叫刘治平,上世纪30年代末考入黄埔军校28期,1942年毕业时,主动请缨到陕西潼关驻地,任见习营长,带领战士们打响潼关保卫战。解放战争时,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感召下,刘治平投诚人民解放军。新中国成立后,为照顾家母,他从部队自动脱职回村务农。

由于有历史“阴影”,刘治平回村不久,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村里的脏活累活全部给他。父亲认为,党对投诚人员是有政策的,况且,刘治平能写大至丈余、小到绳头的一手好字,操琴导戏也是行家,放着这样的人才不用,岂不可惜?

自1960年开始,父亲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努力为刘治平提供机会,大街小巷的标语由他书写,村里新建的6块板报由他布置,业余宣传队的乐队由他负责培训;节假日,村里村外的“吹歌会”等活动,也都由刘治平筹划组织。所有的活动内容,父亲都会一一把关。

上世纪80年代后,刘治平先后办起“家庭文化站”“家庭板报”,还出版了《胡林之声》小报,被聘为县政协委员,多次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的文化座谈会。1985年11月5日,父亲走完了帮后教人的一生,享年78岁,刘治平赶到灵前,一声声“恩师”哭得泣不成声……

而今,远居津门的张家子嗣、长驻村里的“刁妇”家人与刘治平的后辈们,还在叨念我父亲的善良,并以此鼓励和鞭策晚辈。我想,一个人既然来到世上,无论生在哪个历史阶段,都应该做些对社会与世人有益的事,哪怕只是做成一件好事,也算是在人生的档案里,为自己添加了一个红点……

(作者:王彦博,工作单位:安平县文联)

【红色家风故事持续征集展示中,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点此进入活动专题,详细了解活动要求。活动咨询电话:0311-67562519】

责任编辑:宋娜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