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故事征集展示活动

红色家风故事 │ 高敏:小时候“看不懂”的红色家风

2021-07-06 11:21:1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我是在一个50多口人的大家庭里成长起来的。现在想想,很是骄傲,可小时候却总想逃离,因为家里有一个近乎霸道的“统治者”。这个影响我童年、少年、青春时期的人,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小时候正赶上日本侵华,不能学习汉语、数学,只能学日语,一共只上了三年学。所以,我在上小学时,他嘱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好好学习啊!能写汉字多好啊,你们这一代多幸福!”爷爷还制定了很多家规,比如早上必须大声朗读课文、每天晚上坚持看《新闻联播》、本子要双面用完才能扔、不能在书上乱涂乱画等。我也曾“抗议”过,嫌爷爷定的规矩太多,“虐待”祖国的花朵。爷爷就说:“为党管好后代。”后来,我也懂得了爷爷的良苦用心。

图为作者高敏的爷爷奶奶。 河北省妇联供图

爷爷年轻时,农村成立生产队,他当起队长,这一当就是20年,家里也跟着“苦”了20年。丰收的时候,大伙儿都多分了粮食,因为爷爷是党员,要做表率,所以一定要比别人分的少;欠收时,爷爷担心别人家挨饿,自家粮食会分得更少。后来,我才明白了爷爷的使命担当。

当年,村里修路,需要占村民的地。那个时代,地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因此,大家都不同意。爷爷就表态:“可以多占我家地,多占我们家族的地,思想工作我来挨家挨户做。”后来,爷爷又给县里写请示,申请修路财政资金,还有一部分需村民自筹,爷爷就背着包去募捐,几天几夜不回家。当时,小小年纪的我不太理解,爷爷为了修路,怎么愿受这么大罪?如今,当我们开着车在村里顺行时,我想通了,那是爷爷的远见,也是爷爷身上的奉献和大爱精神。

从我记事起,饭桌上掉一粒米,爷爷都要捡起来吃掉。爷爷常说:“只有挨过饿,才知道吃饱了有多幸福。现在端的每一碗饭,都是当年流血牺牲换来的。”每当他这么说,小小的我就会想,“粮食不是用钱买来的吗?”后来,我知道了,那是忆苦思甜、不忘初心。

如今,爷爷成了一位90岁的老人,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教育问题上,我也成了那个“严苛、古板”的家长,就像一直反抗的爷爷。我不允许女儿买太多衣服,不允许在公开场合大声喧哗,吃饭时不允许掉饭粒儿,要帮家人做家务、说话声音要洪亮、早上必须背诵古诗……两相对照,我仿佛活成了爷爷。

爷爷的一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却把“共产党员”的称号镌刻在每一件小事里。渐渐地,我明白了,这才是他给我们最珍贵的“传家宝”。

(作者:高敏,工作单位:秦皇岛市昌黎县委组织部)

【红色家风故事持续征集展示中,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点此进入活动专题,详细了解活动要求。活动咨询电话:0311-67562519】


责任编辑:宋娜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