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力尽一份力,不待扬鞭自奋蹄”
——青年干部陶鹏对话“最美方志人”吴贞顺

把奋斗作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

我读了一辈子的书。希望你们青年人都能够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在加强学习的同时,继续发扬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把奋斗作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用奋斗铸就最美的青春。

扫码阅读手机版

新青年对话老党员|“最美方志人”吴贞顺:有一份力尽一份力,不待扬鞭自奋蹄

6月18日,河北赤城县档案馆办公室,陶鹏时隔数月再次见到了吴贞顺。虽然在同一栋楼办公,但两人碰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最近的一次接触,还是吴老在编写《赤城年鉴2020》时,陶鹏到档案馆交材料那回。陶鹏还记得,面对深埋在资料丛中的吴老,他当时就很好奇是什么力量让这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依然坚守在史志撰写的第一线,这次有幸面对面长谈,让他终于揭开了谜底。

“我想把自己的青春才智献给赤城这片热土”

1968年,吴贞顺被分配到赤城县,先后担任县委常委学习秘书、宣传部理论科长、白草公社党委副书记、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对外贸易局党组书记兼局长等职务,2000年退休。

陶鹏:您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材生,本可高就,是什么让您选择把最美的青春献给赤城这片土地?

吴贞顺:我是农民出身,对基层有很深的感情,虽然我读大学出来了,但我对家里人说,毕业后,我第一当工人,第二当农民,最终,我也确实拒绝了进党校、出版社、报社的机会,辗转来到了赤城县。

1969年,我在大海陀公社官庄子村参加劳动锻炼。秋天,创业队收获的黄豆入库,一麻袋二百来斤,距库房一里多路,我用肩扛,一连扛了六麻袋,村民对我大加赞赏。第二年,赤城县修云州水库,我主动参战。1972年,赤城县改造黑河、白河、红河三条河,我又参加了“战三河”民兵师,任三团参谋长,与民兵一起垒坝、挖渠、疏通河道。

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当时他们日子过得很艰苦,即便是这样,还是做莜面、炸糕给我吃,你别看这些东西现在不起眼,在当时可以算是大餐了,这让我很感动。

赤城的民风淳朴,老百姓淳厚善良,这深深打动了我。后来也有很多次调走的机会,我都放弃了,在哪都是为党工作,不求职务高低、待遇厚薄,我想把自己的青春才智献给赤城这片热土,做一名地地道道的赤城人,我很幸福。

陶鹏:我听说赤城的领导干部都尊称您为吴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吴贞顺:这是因为工作之余我关心县里的业余教育事业,曾担任河北省委党校在职大专班、县统计局函授大专班、县电视大学、县总工会职工联校、驻军报考军校学员补习班的兼职教师和指导老师,为赤城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很多人获得了大专文凭,担任县级、科级领导职务。因为这,我还被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评为1984年度河北省多渠道办学先进工作者。

“有一份力就尽一份力,不待扬鞭自奋蹄”

退休后,吴贞顺主要从事《赤城县志》编写工作,后与他人合著《赤城历代行政区划》,在此期间还先后修编了《民政志》《教育志》《土地志》《人大志》《政协志》等19部专业志和部门志。他还参与了《赤城县大事记》《赤城英烈》《功勋永驻》等书的编写,指导了赤城县《教育志》《工会志》《交通运输志》《军事志》《黑龙山林场志》的编修。

2014年,吴贞顺被聘为张家口市第一批志鉴人才专家库成员,参加了张家口《桥西区志》《桥东区志》《涿鹿县志》的评审工作,后被评为“河北省最美方志人”。

陶鹏:退休后您没有享受清闲的生活,而是又挑起了赤城县志编写的重担,是什么机缘巧合让您从事这份工作的呢?

吴贞顺:我退休之后也闲不住,后来,县里邀请我编写《赤城县志》,我就答应了。我的想法很简单,虽然退休了,但我还要继续发挥余热,有一份力就尽一份力,不待扬鞭自奋蹄吧。

陶鹏:撰写方志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怎样才能撰写出一部优秀的方志著作呢?

吴贞顺:撰写方志著作确实非常辛苦,一定要做到勤学多问,还要深入调查,更要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放过一个疑点。

陶鹏:您能具体谈一谈吗?

吴贞顺:比如写《赤城县志》的时候,我翻阅了省内外十几部县区志书,为的是弄清志书的结构、内容选材、写作特点。我细读了赤城、龙关两县的旧志、府志、省志,理清两县的历代建制沿革和政区划分,还带着问题请教过方志界的专家、学者,拜访了很多在赤城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以及修志的同仁,向他们取经。

深入调查包括翻档案、找资料,实地调查研究,这是工作基础中的基础,也最困难、最辛苦。在征集资料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有的单位由于变动频繁,资料流失;有的单位因为工作人员水平有限,提供的资料无使用价值;有的单位资料多且杂,有的单位则没有资料……为了弄到翔实的资料,有些单位我去了七八趟,不过多跑几趟也值得,每当找到一份有价值的资料,简直是如获至宝。

实事求是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要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对不了解的事情,不作无据的猜测和想象。比如在改写“邮政”一节时,有一项“国内邮简业务”,审核时,有人提出“可能”是邮筒业务,但是“可能”就是不确定。直到县志付印前,我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最后还是拿上打印稿,跑到邮政局办公室求证,终于搞清了,是“邮简业务”而非“邮筒业务”,避免了一次失误。你别看只是一个字,修志半个字都不能马虎,要知道一字之差就可能谬以千里,这也是我们方志人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吧。

陶鹏:修志真的是一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编写这些著作时遇到过困难吗?

吴贞顺:第二轮《赤城县志》修订工作启动后,开始定为大编结构,正文设七编,上限起自1978年,下限断至2003年。2006年决定增设“拱京编”,同时将下限延至2005年。“拱京编”的设置,需要把自然环境编、经济编、教科文卫编中的部分内容抽走,使得已经基本成型的编章要进行大范围的修改,重新设置章节目。同时,下限延长了两年,一切跟对比有关的数字都要改写。而且,2007年我接任主编后,由分管部分编章的编写到负责全局工作,备感压力。加之当时编辑部只剩下我和另一名副主编,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困难可想而知,但也只能咬紧牙关,迎难而上。

陶鹏:从2000年到今天,20多年,是什么样的信念让您坚持了下来?

吴贞顺:热爱,就这一个词。为了完成作品,我的休息日几乎都成了工作日,有时候更是加班加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大都花在修志上。有时忙起来,吃睡也都在机关。2008年我把腿摔了,刚能下地,就拄着双拐去上班。

我不会用电脑,手抄本和放大镜就是我的工具,光抄写的资料就有几百万字。历经十年,《赤城县志》终于出版了,一出版就受到省市方志界专家的好评。尤其是对我撰写的《概述》给予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是“河北省第二轮志书编修以来又一篇上乘之作”。其实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版,我就心满意足了,不枉我坚持这么久。

“要加倍珍惜拥有的美好,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75岁时,吴贞顺又披挂上阵,主编《中国共产党赤城历史》。他决心在有生之年为史志事业做更多的工作。


陶鹏:听说,您还在编写赤城县史、赤城县党史等著作,您认为编写这些著作的作用是什么?

吴贞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今天的中国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我们的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赤城县发展到今天也是来之不易,也都是一代代赤城人奋斗出来的。我们能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艰苦奋斗,这些都需要我们记录下来,让后辈铭记。

我们现在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每一个党员都要在学习中有所感悟、有所启发,要明白,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个的来之不易,我们才能拥有今天的美好生活。要加倍珍惜拥有的美好,不断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


陶鹏:您1966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已经光荣在党55年了,还记得您当时的入党初心吗?

吴贞顺:感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也没有我的今天,我大学二年级就写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我对党还保持着最朴素的感情。是党给了我学习的机会,给了我工作,扎根在赤城,我就一个信念,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赤城。(共青团赤城县委供稿)